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械壓壟機。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針對干旱少雨地區,為減小土壤中的水分流失,保證種子的高發芽率與成活率,在播種后,一般要盡快進行壟溝的壓實工作,即所謂的“壓壟”。多年來常規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或畜力牽引一石頭制成的橢圓形壓輥,順其壟溝碾壓1~2遍。一般一個強壯勞力一天只能進行1~2畝的作業量,勞動強度很大,效率低下,傳統做法耗時耗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節約人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機械壓壟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機械壓壟機,包括呈T型的牽引架、帶油箱的汽油發動機和帶三角帶的變速箱;所述牽引架的前部上方設有連接在一起的所述汽油發動機和所述變速箱,其前部下方設有腳踏板;所述牽引架的中部設有駕駛員座位;所述變速箱覆蓋有防護罩;所述汽油發動機頂部設有排氣管;所述變速箱上設有變速桿、可調式把手支架和把手座,該可調式把手支架和把手座上設有可調式方向把手;所述可調式方向把手與所述變速桿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箱底部設有一組壓輥Ⅰ;所述牽引架的后部下方設有托架,該托架的底部設有輥軸;所述輥軸上對稱設有一組壓輥Ⅱ。
一組所述壓輥Ⅰ均通過軸連接所述變速箱,且該一組所述壓輥Ⅰ之間的間距為420~500mm。
所述牽引架通過支架與所述托架相連。
所述壓輥Ⅰ與所述壓輥Ⅱ均為中空且內填砂石料的橢圓形鐵輥,其表面設有凹凸條狀紋路。
一組所述壓輥Ⅱ之間的間距為1400~2000m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中前后壓輥均為中空且內填砂石料的橢圓形鐵輥,其表面設有凹凸條狀紋路,使用時,可根據土壤的軟硬程度不同,通過填充砂石料達到理想的承重效果。
2、本實用新型可根據壟溝的尺寸任意調整兩輥間距,靈活、方便。
3、采用本實用新型,單人操作,每小時作業量15畝以上,省時省力。相比傳統做法,工效提高了十倍以上。
4、本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轉彎靈活,搬運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汽油發動機 2—變速箱 3—防護罩 4—壓輥Ⅰ 5—變速桿6—可調式把手支架和把手座 7—托架 8—排氣管 9—油箱 10—牽引架11—可調式方向把手 12—駕駛員座位 13—壓輥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機械壓壟機,包括呈T型的牽引架10、帶油箱9的汽油發動機1和帶三角帶的變速箱2。
牽引架10的前部上方設有連接在一起的汽油發動機1和變速箱2,其前部下方設有腳踏板;牽引架10的中部設有駕駛員座位12;變速箱2覆蓋有防護罩3;汽油發動機1頂部設有排氣管8;變速箱2上設有變速桿5、可調式把手支架和把手座6,該可調式把手支架和把手座6上設有可調式方向把手11;可調式方向把手11與變速桿5相連;變速箱2底部設有一組壓輥Ⅰ4;牽引架10的后部下方設有托架7,該托架7的底部設有輥軸;輥軸上對稱設有一組壓輥Ⅱ13。
其中:一組壓輥Ⅰ4均通過軸連接變速箱2,且該一組壓輥Ⅰ4之間的間距為420~500mm。
牽引架10通過支架與托架7相連。
壓輥Ⅰ4與壓輥Ⅱ13均為中空且內填砂石料的橢圓形鐵輥,其表面設有凹凸條狀紋路。
一組壓輥Ⅱ13之間的間距為1400~2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