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取水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取水器,屬于灌溉設備領域。該取水器中,鉆土器頂部有出水口,下連接頭的底部有進水口;下連接頭與外管下管口連接,一級伸縮管軸向滑動地套在外管內,鉆土器與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二級伸縮管軸向滑動地套在一級伸縮管內。非灌溉狀態時,取水器埋于地下,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距地表的距離等于其管長。管灌或者滴灌狀態時,鉆土器鉆出地表,鉆土器從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拆卸,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與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同時與二級伸縮管的上管口相抵接觸。在噴灌狀態時,二級伸縮管從一級伸縮管中伸出,噴灌用灌溉接頭與二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該取水器能同時滿足管、噴、滴灌需求。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取水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溉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取水器。【背景技術】
[0002]在灌溉領域,為了實現機械化作物灌溉,一般采用取水器分別與位于地下的輸水管道以及位于地上的灌溉系統,例如管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系統連接,通過取水器來將輸水管道中的水輸送至灌溉系統中對作物進行灌溉。因此提供一種取水器十分必要。
[0003]現有技術多使用給水栓作為取水器,然而給水栓通常固定在特定位置處并高于地面一定的距離,為了田地的正常耕作,在非灌溉狀態時,需要將其拆卸保存,在灌溉時進行再安裝,使用不便且勞動強度高。此外,頻繁的拆卸和安裝容易對立管造成損壞。基于此,現有技術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地埋式滴灌專用自動伸縮取水器,其與輸水管道及滴灌系統相連,所述自動伸縮取水器包括套管、伸縮管、鉆土器及三通,所述套管埋于地下,并且所述套管與所述輸水管道相連,所述套管內部設置著所述伸縮管,所述伸縮管可相對所述套管管壁做垂直運動,使得所述伸縮管伸出或縮回地面,所述伸縮管的頂端連接著所述鉆土器或所述三通,所述鉆土器用于鉆土,所述三通用于連接所述滴灌系統,所述伸縮管位于地面以下時,所述鉆土器與所述伸縮管相連,所述伸縮管位于地面以上時,所述三通與所述伸縮管相連。
[0004]設計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0005]現有技術提供的地埋式滴灌專用自動伸縮取水器僅僅適用于滴灌,難以滿足多工取水灌溉需求,即無法同時滿足管灌、噴灌、滴灌需求。【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了一種能夠同時滿足管灌、噴灌、滴灌需求的多功能取水器。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取水器,所述取水器包括:外管、一級伸縮管、二級伸縮管、鉆土器、下連接頭、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噴灌用灌溉接頭;所述鉆土器頂部設置有出水口,所述下連接頭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口;
[0008]所述下連接頭與所述外管的下管口連接,所述一級伸縮管可軸向滑動地套裝在所述外管內,所述鉆土器與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所述二級伸縮管可軸向滑動地套裝在所述一級伸縮管內;
[0009]在非灌溉狀態時,所述取水器埋于地下,并且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距地表的距離等于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長;
[0010]在管灌或者滴灌狀態時,所述鉆土器鉆出地表,并且所述鉆土器從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拆卸,所述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與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同時所述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與所述二級伸縮管的上管口相抵接觸;[〇〇11]在噴灌狀態時,所述鉆土器鉆出地表,并且所述鉆土器從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拆卸,使所述二級伸縮管從所述一級伸縮管中伸出,所述噴灌用灌溉接頭與所述二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
[0012]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取水器還包括配水器,所述配水器包括上開口端、下封閉端和進水內腔,所述配水器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配水口,至少一個所述配水口與所述進水內腔相連通;
[0013]所述配水器的上開口端連接所述二級伸縮管的下管口,同時,所述二級伸縮管與所述一級伸縮管之間設有環形間隙,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體上端的內壁上設置有預定長度的內螺紋,所述二級伸縮管的管體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所述預定長度的并且與所述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
[0014]當所述二級伸縮管向上運動至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完全配合時,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體上部封堵所述配水口。
[0015]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配水器呈上端開口且下端封閉的圓筒形結構,
[0016]至少一個所述配水口設置在所述圓筒形結構側壁上,所述圓筒形結構的內腔作為所述配水器的進水內腔,并且與所述配水口相連通;
[0017]所述圓筒形結構的下端作為所述配水器的下封閉端,所述圓筒形結構的上端作為所述配水器的上開口端。
[0018]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配水口為至少兩個,至少兩個所述配水口沿所述配水器的周向均勻分布。
[0019]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體由自下而上順次連接的第一間隙段、封堵段和內螺紋段構成;
[0020]所述二級伸縮管由自下而上順次連接的外螺紋段和第二間隙段構成;
[0021]所述第一間隙段、所述封堵段、所述內螺紋段的內徑逐漸減小,同時均大于所述第二間隙段的外徑;
[0022]所述封堵段用于封堵所述配水器的配水口,并且,所述內螺紋段與所述外螺紋段螺紋適配。
[0023]具體地,作為優選,在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下管口外周緣上設置有一圈第一環形擋板,所述第一環形擋板與所述外管的內壁可滑動地密封接觸;
[0024]所述外管的上管口內周緣上設置有一圈第二環形擋板,所述第二環形擋板與所述一級伸縮管的外壁可滑動地密封接觸;
[0025]當所述一級伸縮管向上運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第一環形擋板與所述第二環形擋板相抵接觸。
[0026]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下連接頭的底部的所述進水口為圓孔形,并且與所述配水器的下封閉端同軸設置;
[0027]所述進水口的直徑小于所述配水器的下封閉端的直徑。
[0028]具體地,作為優選,所述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為三通;所述噴灌用灌溉接頭為噴頭。
[002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取水器能夠同時滿足管灌、噴灌、滴灌需求,并且在非灌溉狀態時可埋于耕作層以下,不會影響耕作。其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便于規模化推廣應用。【附圖說明】
[003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在地埋狀態下時,多功能取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2-1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在管灌或滴灌狀態下時,多功能取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2-2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在噴灌狀態下,并且配水器上的配水口未被完全封堵時,多功能取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3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在噴灌狀態下,并且配水器上的配水口被完全封堵時,多功能取水器的結構不意圖;
[0036]圖3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配水器的結構示意圖。[〇〇37]附圖標記分別表示:
[0038]1外管,[〇〇39]101第二環形擋板,
[0040]2一級伸縮管,[〇〇41 ]201第一間隙段,
[0042]202封堵段,[〇〇43]203內螺紋段,[〇〇44]204第一環形擋板,
[0045]3二級伸縮管,
[0046]4鉆土器,
[0047]401出水口,[〇〇48]5下連接頭,
[0049]501進水口,
[0050]6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0051 ]7噴灌用灌溉接頭,[〇〇52]8配水器,
[0053]801上開口端,
[0054]802下封閉端,[〇〇55]803進水內腔,
[0056]804配水口。【具體實施方式】
[005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58]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取水器,該取水器包括:外管 1、一級伸縮管2、二級伸縮管3、鉆土器4、下連接頭5、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噴灌用灌溉接頭7;鉆土器4頂部設置有出水口 401,下連接頭5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口 501。下連接頭5與外管1的下管口連接,一級伸縮管2可軸向滑動地套裝在外管1內,鉆土器4與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二級伸縮管3可軸向滑動地套裝在一級伸縮管2內。
[0059]在非灌溉狀態時,如附圖1所示,取水器埋于地下,并且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距地表的距離等于一級伸縮管2的管長。在管灌或者滴灌狀態時,結合附圖1所示結構,并如附圖 2-1所示,鉆土器4鉆出地表,鉆土器4從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拆卸,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 6與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并且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與二級伸縮管3的上管口相抵接觸。在噴灌狀態時,結合附圖1所示結構,并如附圖2-2和附圖2-3所示,鉆土器4鉆出地表,鉆土器4從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拆卸,使二級伸縮管3從一級伸縮管2中伸出,噴灌用灌溉接頭7與二級伸縮管3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
[0060]以下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取水器的工作原理給出以下描述:
[0061]當在非灌溉狀態時,該取水器埋于耕作層以下的土壤中,并且該取水器中的下連接頭5與地下供水管道相連通。[〇〇62]當進行灌溉作業時,有壓的灌溉水將從地下供水管道經下連接頭5的進水口 501進入外管1內,隨之經二級伸縮管3的管腔進入鉆土器4內,并從其頂部的出水口401射出,濕潤其頂部及周圍的土壤。隨后,該灌溉水將推動鉆土器4向上運動以切割被濕潤的土壤,直至鉆土器4頂出地面。在此過程中,一級伸縮管2連同鉆土器4一起向上運動,當鉆土器4頂到地面上后,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也到達地表位置。[〇〇63]此時,將鉆土器4從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拆卸下來,然后根據不同的灌溉類型來旋轉使用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或者噴灌用灌溉接頭7。舉例來說,如若進行管灌或者滴灌作業,如附圖2-1所示,只需將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與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連接,而二級伸縮管3因與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的相抵接觸(即受其抵擋作用)仍處于一級伸縮管2內,隨后將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與田間管灌或滴灌系統連接,進而實現管灌或者滴灌作業。[〇〇64]如若進行噴灌作業,如附圖2-2和附圖2-3所示,可待鉆土器4其從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上拆卸下來后,隨之從一級伸縮管2中拔出二級伸縮管3,使二級伸縮管3位于地面以上一定的距離,并使用噴灌用灌溉接頭7連接二級伸縮管3的上管口,從而實現噴灌作業。 [〇〇65]待灌溉作業完成后,取下灌溉接頭,在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上重新安裝鉆土器4, 然后依靠外力將二級伸縮管3壓入一級伸縮管2內(噴灌狀態時),再將一級伸縮管2壓入外管1內(噴灌、滴灌和管灌狀態時),最后將該取水器壓回地下即可。
[0066]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取水器能夠同時滿足管灌、噴灌、滴灌需求,并且在非灌溉狀態時可埋于耕作層以下,不會影響耕作。其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便于規模化推廣應用。[〇〇67]其中,使用鉆土器4來進行鉆土作業,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鉆土器4的結構為本領域所常見的,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其可以由順次連接的錐形空心鉆頭和空心鉆管構成,出水口401設置在該錐形空心鉆頭的錐頂處。作為優選,為了提高土壤潤濕的速度,還可以進一步地在該錐形空心鉆頭的錐壁上沿圓周方向設置多個出水口401。另外,盡管一級伸縮管2在外管1內可以軸向滑動,但是在其運動至最高點時,該一級伸縮管2的下管口并不能從外管1的上管口中脫離,且灌溉水并不能從外管1中溢出。類似地,二級伸縮管3 在運動至最高點時,其下管口也不能從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中脫離,并且在進行噴灌作業時,灌溉水只能由二級伸縮管3中流出,而不能從一級伸縮管2中流出。當取水器埋于地下時,通過使一級伸縮管2的上管口距地表的距離等于一級伸縮管2的管長,如此可保證一級伸縮管2運動至上限時,其上管口恰好位于地表,如此將利于通過灌溉接頭來連接放置在地面上的管灌或滴灌管道。而使用二級伸縮管3的上管口連接噴灌用灌溉接頭7,通過二級伸縮管3向上運動而提供的高度,來為噴灌作業提高足夠的噴灑空間。
[0068]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取水器還包括配水器8,如附圖3所示,該配水器8包括上開口端801、下封閉端802和進水內腔803,配水器8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配水口 804,至少一個配水口 804與進水內腔803相連通。該配水器8的上開口端801連接二級伸縮管3的下管口,同時,二級伸縮管3與一級伸縮管2之間設有環形間隙,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上端的內壁上設置有預定長度的內螺紋,二級伸縮管3的管體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預定長度的并且與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當二級伸縮管3向上運動至外螺紋與內螺紋完全配合時, 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上部封堵該配水口804。其中,當灌溉水進入外管1后,其將從二級伸縮管3與一級伸縮管2之間的環形間隙中進入配水器8上的配水口 804,進而進入一級伸縮管2 內進行以上所述的灌溉作業。具有特殊意義的是,當進行噴灌作業時,由于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上端的內壁上設置有預定長度的內螺紋,二級伸縮管3的管體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預定長度的并且與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如附圖2-2所示,配水器8上的配水口 804未被完全封堵,通過調整二級伸縮管3上外螺紋與一級伸縮管2上內螺紋的螺紋配合長度,可以相應地調整配水器8上配水口 804被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所封堵的面積,進而調整噴灌流量的大小。如附圖2-3所示,當二級伸縮管3上外螺紋與一級伸縮管2上內螺紋完全配合時,此時,該配水器8上的配水口 804將被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上部全部封堵住,由于配水器8中下封閉段的阻擋作用,此時,水流將無法進入配水器8,噴灌作業停止。可以理解的是,通過如上設置外螺紋和內螺紋,還可以在二級伸縮管3伸出至預定長度后,其能夠通過與一級伸縮管2的螺紋配合固定在一級伸縮管2內。
[0069]具體地,作為優選,如附圖3所示,該配水器8呈上端開口且下端封閉的圓筒形結構,至少一個配水口804設置在圓筒形結構側壁上,圓筒形結構的內腔作為配水器8的進水內腔803,并且與配水口804相連通;圓筒形結構的下端作為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圓筒形結構的上端作為配水器8的上開口端801。通過將配水器8設置成如上所述的圓筒形結構,其結構簡單,并且配水口 804在圓筒形結構的側壁上,更便于與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上部密封接觸。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對于該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來說,其不僅僅限于設置成圓筒形,還可以為其他幾個結構,只要其滿足在配水口 804被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全部封堵時,該下封閉端802能夠封堵水流使其不會進入二級伸縮管3內。
[0070]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使用配水口804來向二級伸縮管3內引入水流進行配水作業,為了提高配水效率,該配水口 804為至少兩個,例如為2個、3個、4個等。該至少兩個配水口 804沿配水器8的周向均勻分布,以保證配水的均勻性。[0071 ]進一步地,在配水口 804被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全部封堵后,為了確保其擋水作用, 保證水流不會進入二級伸縮管3,該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的周向側壁的高度根據實際應用環境以及該取水器的型號來選擇,以實現上述的擋水作用即可。
[0072]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取水器中,一級伸縮管2的管體由自下而上順次連接的第一間隙段201、封堵段202和內螺紋段203構成;二級伸縮管3由自下而上順次連接的外螺紋段301和第二間隙段302構成;第一間隙段201、封堵段202、內螺紋段203的內徑逐漸減小,同時均大于第二間隙段302的外徑;封堵段202用于封堵配水器8的配水口 804,并且,內螺紋段203與外螺紋段301螺紋適配。其中,一級伸縮管2的第一間隙段201和二級伸縮管3的第二間隙段302和外螺紋段301之間形成環形間隙,以利于使灌溉水由該環形間隙進入二級伸縮管3內。其中封堵段202的內徑較小,以便于封堵配水器8上的配水口804,可以理解的是,封堵段202的內徑與配水器8上配水口 804所在側壁的外徑過盈配合,同時,封堵段 202的長度應當大于等于配水器8上配水口 804所在側壁的長度。
[0073]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一級伸縮管2的下管口外周緣上設置有一圈第一環形擋板204,第一環形擋板204與外管1的內壁可滑動地密封接觸;外管1的上管口內周緣上設置有一圈第二環形擋板101,第二環形擋板101與一級伸縮管2的外壁可滑動地密封接觸;當一級伸縮管2向上運動至預定位置時(即向上運動至上限時),第一環形擋板204與第二環形擋板101相抵接觸。第一環形擋板204不僅可以實現封堵一級伸縮管2和外管1之間的間隙,更重要的是,其能夠與第二環形擋板101相抵配合,以對一級伸縮管2進行限位,防止其脫離外管1。
[0074]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下連接頭5來連接埋于地下的地下供水管道,具體地,下連接頭5的底部的進水口 501為圓孔形,并且與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同軸設置;進水口 501的直徑小于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的直徑。如此設置,以在配水器8與下連接頭5的底部相抵接觸時,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能夠封堵該下連接頭5上的進水口501,當灌溉水進入進水口 501時能首先推動該配水器8的下封閉端802,使其獲得一較大的沖擊力,進而便于伸縮管的向上運動。
[0075]另外,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6以及噴灌用灌溉接頭7均為本領域所常見的,舉例來說,管灌或者滴灌用灌溉接頭可以為三通,噴灌用接頭可以為噴頭。在進行滴灌或者管灌作業時,使用三通的下管口與一級伸縮管 2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例如螺紋連接),使用三通的左右管口與滴灌或管灌用管道可拆卸連接。在進行噴灌作業時,使用噴頭的接口與二級伸縮管3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例如螺紋連接)即可。
[007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利用上述的取水器在管灌、噴灌、滴灌中的應用。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取水器可適用于多種灌溉類型,可在不同季節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來隨時選擇,具有極高的適應性。
[007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器包括:外管、一級伸縮管、二級伸縮管、鉆土器、下連接頭、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噴灌用灌溉接頭;所述鉆土器頂部設置有出水口,所述下連接頭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口 ; 所述下連接頭與所述外管的下管口連接,所述一級伸縮管可軸向滑動地套裝在所述外管內,所述鉆土器與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所述二級伸縮管可軸向滑動地套裝在所述一級伸縮管內; 在非灌溉狀態時,所述取水器埋于地下,并且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距地表的距離等于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長; 在管灌或者滴灌狀態時,所述鉆土器鉆出地表,并且所述鉆土器從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拆卸,所述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與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同時所述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與所述二級伸縮管的上管口相抵接觸; 在噴灌狀態時,所述鉆土器鉆出地表,并且所述鉆土器從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上管口拆卸,使所述二級伸縮管從所述一級伸縮管中伸出,所述噴灌用灌溉接頭與所述二級伸縮管的上管口可拆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器還包括配水器,所述配水器包括上開口端、下封閉端和進水內腔,所述配水器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配水口,至少一個所述配水口與所述進水內腔相連通; 所述配水器的上開口端連接所述二級伸縮管的下管口,同時,所述二級伸縮管與所述一級伸縮管之間設有環形間隙,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體上端的內壁上設置有預定長度的內螺紋,所述二級伸縮管的管體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所述預定長度的并且與所述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 當所述二級伸縮管向上運動至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完全配合時,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體上部封堵所述配水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器呈上端開口且下端封閉的圓筒形結構, 至少一個所述配水口設置在所述圓筒形結構側壁上,所述圓筒形結構的內腔作為所述配水器的進水內腔,并且與所述配水口相連通; 所述圓筒形結構的下端作為所述配水器的下封閉端,所述圓筒形結構的上端作為所述配水器的上開口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口為至少兩個,至少兩個所述配水口沿所述配水器的周向均勻分布。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伸縮管的管體由自下而上順次連接的第一間隙段、封堵段和內螺紋段構成; 所述二級伸縮管由自下而上順次連接的外螺紋段和第二間隙段構成; 所述第一間隙段、所述封堵段、所述內螺紋段的內徑逐漸減小,同時均大于所述第二間隙段的外徑; 所述封堵段用于封堵所述配水器的配水口,并且,所述內螺紋段與所述外螺紋段螺紋適配。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級伸縮管的下管口外周緣上設置有一圈第一環形擋板,所述第一環形擋板與所述外管的內壁可滑動地密封接觸; 所述外管的上管口內周緣上設置有一圈第二環形擋板,所述第二環形擋板與所述一級伸縮管的外壁可滑動地密封接觸; 當所述一級伸縮管向上運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第一環形擋板與所述第二環形擋板相抵接觸。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頭的底部的所述進水口為圓孔形,并且與所述配水器的下封閉端同軸設置; 所述進水口的直徑小于所述配水器的下封閉端的直徑。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灌或滴灌用灌溉接頭為三通;所述噴灌用灌溉接頭為噴頭。
【文檔編號】A01G25/02GK205694753SQ20162061935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1日
【發明人】李仰斌, 謝崇寶, 張國華, 謝時友
【申請人】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 北京中灌綠源國際咨詢有限公司, 中灌潤茵(北京)節水灌溉設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