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垂直綠化模塊,尤其涉及一種集水型垂直綠化模塊。
背景技術:
墻體綠化又叫垂直綠化、立體綠化。由于城市土地有限,為此就要充分利用空間,在墻壁、陽臺、窗臺、屋頂、棚架等處,栽植各種植物或高攀藤本植物。
垂直綠化有利于降低噪音,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增加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據測定,有植物遮蔭的地方,光照強度僅有陽光直射地方的幾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濃密的枝葉象一層厚厚的絨毯,可降低太陽的輻射強度,同時也降低溫度。特別是城市墻面、路面的反射熱甚為強烈,進行墻面的垂直綠化,就可大大減少這方面的影響。凡是有植物覆蓋的墻面溫度可降低2—7度,尤其是朝西的墻面,綠化覆蓋后降溫的效果更為顯著。同時,墻面、棚頂綠化覆蓋后空氣相對濕度可以提高10—20%,在炎熱夏季這大大有利于人們消除疲勞。
現有的垂直綠化模塊存在澆灌困難、澆灌不均勻、浪費水資源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便于澆灌、澆灌均勻、可收集雨水的集水型垂直綠化模塊。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垂直綠化模塊存在澆灌困難、澆灌不均勻、浪費水資源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澆灌、澆灌均勻、可收集雨水的集水型垂直綠化模塊。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集水型垂直綠化模塊,包括有墻體、第一集水箱、水泵、軟水管、第一電動繞線輪、拉線、滑軌、滑塊、硬水管、噴頭、土壤層、第二電動繞線輪、第二集水箱、第一出水口、電控閥、第一進水口和第二進水口,墻體左側設有滑軌,滑軌上設有滑塊,滑塊右側設有硬水管,硬水管后側均勻設有噴頭,墻體左側上部設有第二電動繞線輪,墻體左側下部設有第一電動繞線輪,第一電動繞線輪和第二電動繞線輪上繞有拉線,拉線分別與滑塊上下兩側連接,墻體上部中心設有第二集水箱,墻體下部中心設有第一集水箱,第一集水箱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水泵上設有軟水管,軟水管與硬水管底部連接,第一集水箱后側上部設有第二進水口,第二集水箱后側底部設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上設有電控閥,墻體內開有腔體,腔體內設有土壤層,土壤層左側均勻設有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與腔體連通。
優選地,還包括有排水管和第二出水口,第二集水箱右壁上部設有排水管,排水管底端與第一集水箱右壁下部連接,第一集水箱右壁上部設有第二出水口。
優選地,還包括有濾網,第一進水口上設有濾網。
工作原理:當下雨時,雨水落入第二集水箱內,第二集水箱儲存雨水用于植物澆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當植物需要補充水分時,工人首先控制電控閥打開,第二集水箱內的雨水通過第一出水口流入腔體,腔體內的一部分雨水通過第一進水口流入土壤層,流入土壤層的雨水對土壤層進行滋潤,另一部分的雨水通過第二進水口流入第一集水箱,當第一集水箱內的雨水達到一定量時,再控制水泵工作,第一集水箱內的雨水通過軟水管泵入硬水管,硬水管內的雨水流至噴頭噴灑出來,對植物進行澆灌,同時,控制第二電動繞線輪和第一電動繞線輪逆時針轉動,第二電動繞線輪將拉線收起,第一電動繞線輪將拉線放出,進而帶動滑塊及其上裝置在滑軌上向上運動,控制第二電動繞線輪和第一電動繞線輪順時針轉動,第二電動繞線輪將拉線放出,第一電動繞線輪將拉線收起,進而帶動滑塊及其上裝置在滑軌上向下運動,如此反復,使得噴頭對植物全面澆灌,澆灌時落下的雨水重新落入第一集水箱內,達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當對土壤層及植物表面澆灌完成,且滑塊回到初始位置時,控制第二電動繞線輪和第一電動繞線輪停止工作,再控制電控閥關閉。
因為還包括有排水管和第二出水口,第二集水箱右側設有排水管,排水管左端與第一集水箱右側連接,第一集水箱右側上部設有第二出水口,當第二集水箱內的雨水達到一定量時,第二集水箱內的雨水通過排水管流入第一集水箱,當第一集水箱內的雨水達到一定量時,雨水通過第二出水口流出,防止第一集水箱與第二集水箱內的雨水溢出,對行人造成傷害。
因為還包括有濾網,第一進水口上設有濾網,使得一部分雨水通過第一進水口流入土壤層時,防止土壤層上的土壤流出,造成水土流失。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便于澆灌、澆灌均勻、可收集雨水的效果,使綠化植物生長良好,增強有利效果,節約水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墻體,2-第一集水箱,3-水泵,4-軟水管,5-第一電動繞線輪,6-拉線,7-滑軌,8-滑塊,9-硬水管,10-噴頭,11-土壤層,12-第二電動繞線輪,13-第二集水箱,14-腔體,15-第一出水口,16-電控閥,17-第一進水口,18-第二進水口,19-排水管,20-第二出水口,21-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集水型垂直綠化模塊,如圖1-4所示,包括有墻體1、第一集水箱2、水泵3、軟水管4、第一電動繞線輪5、拉線6、滑軌7、滑塊8、硬水管9、噴頭10、土壤層11、第二電動繞線輪12、第二集水箱13、第一出水口15、電控閥16、第一進水口17和第二進水口18,墻體1左側設有滑軌7,滑軌7上設有滑塊8,滑塊8右側設有硬水管9,硬水管9后側均勻設有噴頭10,墻體1左側上部設有第二電動繞線輪12,墻體1左側下部設有第一電動繞線輪5,第一電動繞線輪5和第二電動繞線輪12上繞有拉線6,拉線6分別與滑塊8上下兩側連接,墻體1上部中心設有第二集水箱13,墻體1下部中心設有第一集水箱2,第一集水箱2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3,水泵3上設有軟水管4,軟水管4與硬水管9底部連接,第一集水箱2后側上部設有第二進水口18,第二集水箱13后側底部設有第一出水口15,第一出水口15上設有電控閥16,墻體1內開有腔體14,腔體14內設有土壤層11,土壤層11左側均勻設有第一進水口17,第二進水口18和第一出水口15均與腔體14連通。
還包括有排水管19和第二出水口20,第二集水箱13右壁上部設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底端與第一集水箱2右壁下部連接,第一集水箱2右壁上部設有第二出水口20。
還包括有濾網21,第一進水口17上設有濾網21。
工作原理:當下雨時,雨水落入第二集水箱13內,第二集水箱13儲存雨水用于植物澆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當植物需要補充水分時,工人首先控制電控閥16打開,第二集水箱13內的雨水通過第一出水口15流入腔體14,腔體14內的一部分雨水通過第一進水口17流入土壤層11,流入土壤層11的雨水對土壤層11進行滋潤,另一部分的雨水通過第二進水口18流入第一集水箱2,當第一集水箱2內的雨水達到一定量時,再控制水泵3工作,第一集水箱2內的雨水通過軟水管4泵入硬水管9,硬水管9內的雨水流至噴頭10噴灑出來,對植物進行澆灌,同時,控制第二電動繞線輪12和第一電動繞線輪5逆時針轉動,第二電動繞線輪12將拉線6收起,第一電動繞線輪5將拉線6放出,進而帶動滑塊8及其上裝置在滑軌7上向上運動,控制第二電動繞線輪12和第一電動繞線輪5順時針轉動,第二電動繞線輪12將拉線6放出,第一電動繞線輪5將拉線6收起,進而帶動滑塊8及其上裝置在滑軌7上向下運動,如此反復,使得噴頭10對植物全面澆灌,澆灌時落下的雨水重新落入第一集水箱2內,達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當對土壤層11及植物表面澆灌完成,且滑塊8回到初始位置時,控制第二電動繞線輪12和第一電動繞線輪5停止工作,再控制電控閥16關閉。
因為還包括有排水管19和第二出水口20,第二集水箱13右側設有排水管19,排水管19左端與第一集水箱2右側連接,第一集水箱2右側上部設有第二出水口20,當第二集水箱13內的雨水達到一定量時,第二集水箱13內的雨水通過排水管19流入第一集水箱2,當第一集水箱2內的雨水達到一定量時,雨水通過第二出水口20流出,防止第一集水箱2與第二集水箱13內的雨水溢出,對行人造成傷害。
因為還包括有濾網21,第一進水口17上設有濾網21,使得一部分雨水通過第一進水口17流入土壤層11時,防止土壤層11上的土壤流出,造成水土流失。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