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動物飼養設備,具體是一種羊羔自主吃奶裝置。
背景技術:
多數情況下,多產母羊一胎可以生出至少三只羊羔,然而母羊奶水有限,經常會有部分羊羔吃不到奶,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羊羔的生長發育,給養殖場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為了解決母羊奶水不夠的問題,養殖場會對羊羔進行人工喂奶,從而保證羊羔的存活率以及生長速度。傳統的人工喂奶是通過飼養員手持奶瓶逐個喂食,這種方法效率不高,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工成本,而且長時間用奶瓶喂奶會使羊羔產生依賴性,喪失自主進食的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羊羔自主吃奶裝置,避免出現羊羔吃不到奶的狀況,并且鍛煉了羊羔自主進食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羊羔自主吃奶裝置,它包括儲奶筒、豎直位于儲奶筒下側的奶嘴,儲奶筒為豎直布置的空心圓筒體,其上側敞口、下側封口,儲奶筒的上側設有相適配的筒蓋,筒蓋上開有透氣孔,奶嘴由上下共軸線相通且均呈空心圓筒狀的上嘴體和下嘴體構成,上嘴體的上側敞口、下側封口,下嘴體的上側、下側均敞口,上嘴體的內徑大于下嘴體的內徑,上嘴體與儲奶筒的下側垂直連接且與儲奶筒的筒腔相通,下嘴體內豎直地插裝圓形的頂桿,頂桿與下嘴體間隙配合,頂桿的長度足以使得其下端自下嘴體內穿出,頂桿的上端接有與頂桿共軸線且呈圓形的封板,封板水平地位于上嘴體內且擔放在上嘴體的下側,封板與上嘴體間隙配合。
為簡單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羊羔自主吃奶裝置簡稱為本裝置。
羊羔喝奶時,羊羔的嘴與本裝置奶嘴下端接觸,羊羔頂起或側碰頂桿使奶嘴出奶,供羊羔飲用。頂起頂桿時,頂桿上移,封板與上嘴體的下側分離,儲奶筒中的奶依次通過上嘴體和下嘴體并從奶嘴下端流出。側碰頂桿時,封板一端翹起,封板與上嘴體的下側只有一側接觸,另一側分離,此時奶嘴出奶。羊羔飲用完畢后停止觸碰頂桿,頂桿受自身重力作用復位,封板與上嘴體的下側接觸形成面密封,奶嘴停止出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奶嘴內部通過頂桿和封板控制奶嘴的開合,這種結構省去了人工喂養的麻煩,而且因為頂桿和封板可以自動復位,不會產生浪費。同時,本裝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適合在剛業內推廣使用。
為了使本裝置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裝置的優選方案如下:
作為優選的,所述儲奶筒由依次貼靠粘接的外筒、中間筒、內筒構成,外筒的厚度為5-8mm,中間筒的厚度為8-12mm,內筒的厚度為3-5mm,外筒的材料為不銹鋼,中間筒的材料為隔熱綿,內筒的材料為食品級的不銹鋼;外筒的上部還設有掛鉤。
儲奶筒由依次疊靠粘結的三層筒構成,外筒采用5-8mm不銹鋼外殼可以增加儲奶筒強度,不易損壞,中間筒采用8-12mm隔熱棉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讓羊羔吃到最佳溫度的奶,內筒采用3-5mm的不銹鋼內膽耐高溫、耐腐蝕、不會產生青苔,使用中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和氣味,保證了羊羔的生長健康。在儲奶筒外筒壁上安裝掛鉤可以將儲奶筒掛置在墻上,省去了專用的支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掛鉤固定本裝置相比其他方式更加方便拆卸和清洗,減少了后期的使用成本。
作為優選的,所述上嘴體內的上部接有水平布置且超出上嘴體軸線的壓板,壓板、封板之間接有豎直布置的彈簧,彈簧的上端與壓板緊密接觸,彈簧的下端與封板緊密接觸,上嘴體內的下側鋪有環形的橡膠圈,橡膠圈內的開口最大徑向尺寸等于下嘴體的內徑,封板擔放在橡膠圈上,封板與上嘴體之間的間隙為2-4mm。
封板上端設置彈簧,當羊羔頂起頂桿或側碰頂桿時,彈簧壓縮,奶嘴出奶,羊羔停止喝奶后,封板受自身重力和彈簧彈力雙重作用迅速復位,進一步提高了奶嘴的密封性。通過在上嘴體的下側鋪設環形橡膠圈,增加了奶嘴的密封性,防止在非使用狀態時出現滴奶的現象。
作為優選的,所述頂桿的下端面為圓弧面,頂桿與下嘴體之間的間隙為1-2mm,下嘴體外還設有乳頭套,乳頭套的下側高于頂桿的下端面,乳頭套的材料為食品級硅膠。
頂桿從下嘴體底部穿出,直接與羊羔嘴接觸,其下端面采用圓弧面可以防止羊羔被劃傷,保護羊羔的安全。在下嘴體外設置硅膠乳頭套,可以模仿母羊的乳頭,最大程度的降低羊羔使用本裝置的學習成本,使用食品級硅膠作為原材料更加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部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羊羔自主吃奶裝置,它包括儲奶筒1、豎直位于儲奶筒1下側的奶嘴2,儲奶筒1為豎直布置的空心圓筒體,其上側敞口、下側封口,儲奶筒1的上側設有相適配的筒蓋3,筒蓋3上開有透氣孔3a,奶嘴2由上下共軸線相通且均呈空心圓筒狀的上嘴體2a和下嘴體2b構成,上嘴體2a的上側敞口、下側封口,下嘴體2b的上側、下側均敞口,上嘴體2a的內徑大于下嘴體2b的內徑,上嘴體2a與儲奶筒1的下側垂直連接且與儲奶筒1的筒腔1d相通,下嘴體2b內豎直地插裝圓形的頂桿2d,頂桿2d與下嘴體2b間隙配合,頂桿2d的長度足以使得其下端自下嘴體2b內穿出,頂桿2d的上端接有與頂桿2d共軸線且呈圓形的封板2c,封板2c水平地位于上嘴體2a內且擔放在上嘴體2a的下側,封板2c與上嘴體2a間隙配合。
羊羔喝奶時,羊羔的嘴與本裝置奶嘴2下端接觸,羊羔頂起或側碰頂桿2d使奶嘴2出奶,供羊羔飲用。頂起頂桿2d時,頂桿2d上移,封板2c與上嘴體2a的下側分離,儲奶筒1中的奶依次通過上嘴體2a和下嘴體2b并從奶嘴2下端流出。側碰頂桿2d時,封板2c一端翹起,封板2c與上嘴體2a的下側只有一側接觸,另一側分離,此時奶嘴2出奶。羊羔飲用完畢后停止觸碰頂桿2d,頂桿2d受自身重力作用復位,封板2c與上嘴體2a的下側接觸形成面密封,奶嘴2停止出奶。
奶嘴2內部通過頂桿2d和封板2c控制奶嘴2的開合,這種結構省去了人工喂養的麻煩,而且因為頂桿2d和封板2c可以自動復位,不會產生浪費。同時,本裝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適合在剛業內推廣使用。
所述儲奶筒1由依次貼靠粘接的外筒1a、中間筒1b、內筒1c構成,外筒1a的厚度為5-8mm,中間筒1b的厚度為8-12mm,內筒1c的厚度為3-5mm,外筒1a的材料為不銹鋼,中間筒1b的材料為隔熱綿,內筒1c的材料為食品級的不銹鋼;外筒1a的上部還設有掛鉤4。
儲奶筒1由依次疊靠粘結的三層筒構成,外筒1a采用5-8mm不銹鋼外殼可以增加儲奶筒1強度,不易損壞,中間筒1b采用8-12mm隔熱棉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讓羊羔吃到最佳溫度的奶,內筒1c采用3-5mm的不銹鋼內膽耐高溫、耐腐蝕、不會產生青苔,使用中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和氣味,保證了羊羔的生長健康。在儲奶筒1外筒1a壁上安裝掛鉤4可以將儲奶筒1掛置在墻上,省去了專用的支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掛鉤4固定本裝置相比其他方式更加方便拆卸和清洗,減少了后期的使用成本。
所述上嘴體2a內的上部接有水平布置且超出上嘴體2a軸線的壓板5a,壓板5a、封板2c之間接有豎直布置的彈簧5,彈簧5的上端與壓板5a緊密接觸,彈簧5的下端與封板2c緊密接觸,上嘴體2a內的下側鋪有環形的橡膠圈,橡膠圈內的開口最大徑向尺寸等于下嘴體2b的內徑,封板2c擔放在橡膠圈上,封板2c與上嘴體2a之間的間隙為2-4mm。
封板2c上端設置彈簧5,當羊羔頂起頂桿2d或側碰頂桿2d時,彈簧5壓縮,奶嘴2出奶,羊羔停止喝奶后,封板2c受自身重力和彈簧5彈力雙重作用迅速復位,進一步提高了奶嘴2的密封性。通過在上嘴體2a的下側鋪設環形橡膠圈,增加了奶嘴2的密封性,防止在非使用狀態時出現滴奶的現象。
所述頂桿2d的下端面為圓弧面,頂桿2d與下嘴體2b之間的間隙為1-2mm,下嘴體2b外還設有乳頭套6,乳頭套6的下側高于頂桿2d的下端面,乳頭套6的材料為食品級硅膠。
頂桿2d從下嘴體2b底部穿出,直接與羊羔嘴接觸,其下端面采用圓弧面可以防止羊羔被劃傷,保護羊羔的安全。在下嘴體2b外設置硅膠乳頭套6,可以模仿母羊的乳頭,最大程度的降低羊羔使用本裝置的學習成本,使用食品級硅膠作為原材料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