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綠化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副手柄聯動機構的綠籬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綠色植物受到越來越多人的熱愛和推廣,城市綠化面積日益增多,但由于綠色植物的生長速度快,人們不得不對其進行修剪、美化,全靠人工對大面積綠色植物進行修剪非常困難,投入的人力物力過大,由此實用新型了綠籬機,綠籬機屬于園林綠化專用工具,用來對樹枝、灌木等的修剪,操作方便、效率高。現有的綠籬機一般包括電機、動力機構、主手柄、副手柄以及刀片組件等,通過動力機構帶動刀片組件動作,對樹枝、灌木等進行修剪,減少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供了工作效率。
但這種現有綠籬機的不足之處在于:綠籬機為提高操作便捷性與舒適性,設置副手柄可以旋轉,但是,使用者在旋轉副手柄過程中不小心接通電源,綠籬機通電運行,會對操作者及周圍人員造成意外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綠籬機副手柄的聯動機構,通過設計有副手柄扳機和副手柄提鈕的聯動機構,保證副手柄旋轉過程中,副手柄扳機不能按壓,綠籬機不能開機運行,解決了副手柄在旋轉過程中意外開機造成意外傷害事故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綠籬機副手柄的聯動機構,包括:
機體、主手柄、副手柄以及刀片組件,所述副手柄上設置有副手柄扳機和副手柄提鈕,所述副手柄上還設置有兩端分別抵接所述副手柄扳機和副手柄提扭的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保持所述副手柄扳機和副手柄提扭中至少一個處于復位狀態。
優選的,所述副手柄上還設置有扳機擋塊,所述傳動桿的上端通過所述扳機擋塊與所述副手柄扳機的頭部連接。
優選的,所述扳機擋塊中部轉動設置在所述副手柄扳機端部一側的所述副手柄內,所述扳機擋塊設有抵靠所述副手柄扳機的旋轉端部的第一端及抵靠所述傳動桿上端的第二端。
優選的,所述副手柄扳機的頭部凸出設置有延伸部,所述扳機擋塊的第一端抵靠于所述延伸部。
優選的,按壓所述副手柄扳機,所述扳機擋塊第二端向下按壓在所述傳動桿上端,所述副手柄提鈕下端卡設在所述機體的端部上。
優選的,提拉所述副手柄提鈕,所述扳機擋塊的第一端向下抵靠在所述延伸部的上端,所述副手柄扳機的端部保持在復位狀態。
優選的,所述機體端部上設置有環形導軌,所述機體端部周長方向上開設有若干鎖扣孔,所述機體端部套設有旋轉座,所述旋轉座內部設置有柱形空腔,所述柱形空腔內設置有環形導軌座,所述環形導軌卡設在所述環形導軌座中。
優選的,所述副手柄設置在所述旋轉座上,所述副手柄前側的所述旋轉座上設置有護罩,所述副手柄扳機的尾部轉動設置在所述副手柄內部上端,且所述副手柄扳機與電源開關連接。
優選的,所述副手柄提鈕彈性設置在副手柄底部,所述副手柄提鈕下端設置有鎖扣,所述鎖扣貫穿所述旋轉座且伸縮設置在其中一個所述鎖扣孔中。
優選的,所述主手柄設置在所述機體上,所述機體端部內部設置有貫通孔,所述刀片組件穿過所述貫通孔與綠籬機內部的動力機構連接。
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副手柄扳機與副手柄提鈕以及扳機擋塊三者組成聯動杠桿結構,副手柄扳機與副手柄提鈕不能同時操作,即副手柄旋轉時不能開機,開機時副手柄不能旋轉,從而保障了副手柄在旋轉過程中,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2、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由副手柄扳機、副手柄提鈕、扳機擋塊組成,通過扳機擋塊的位置形狀,與其余兩個零件產生干涉,實現不可同時操作兩個零件,保證每次最多只能實現一個動作,提高了整個機構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是所述副手柄和所述旋轉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所述旋轉座和所述機體端部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4為綠籬機待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綠籬機運行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副手柄旋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副手柄扳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扳機擋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副手柄提鈕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副手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10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綠籬機,包括:機體500、主手柄、副手柄100以及刀片組件600,所述主手柄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機體端部400安裝固定于所述綠籬機機體500上,所述機體端部400與所述綠籬機機體500可一體成型或單獨成型后再安裝在一起,所述機體端部400上設置有環形凸緣410,所述凸緣410凸起設置在機體端部400輪廓外周上,即繞所述機體端部400外輪廓一圈,所述機體端部400周長方向上還開設有若干個鎖扣孔430,所述鎖扣孔430用于副手柄100的定位;所述機體端部上套設有旋轉座300,其內部設置有柱形空腔且沿所述綠籬機的長度方向兩端貫通,所述柱形空腔內設置有環形導軌槽321,所述環形凸緣410配合收容于所述環形導軌槽321內,使得旋轉座300可以圍繞環形凸緣410自由旋轉,而不會脫離機體端部400,所述旋轉座300外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卡槽330,用于固定副手柄100,所述定位卡槽330上開設有第一通孔331,所述第一通孔331與所述鎖扣孔430中一個位置相互對應,所述第一通孔331隨著旋轉座300的轉動可與若干鎖扣孔430中一個相對應;
所述副手柄100安裝于所述旋轉座300上,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副手柄100可與所述旋轉座300一體成型后安裝于所述機體端部400上,所述副手柄100下表面上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一通孔331始終相對貫通;所述副手柄100設置有副手柄提鈕120,所述副手柄提鈕120可沿所述副手柄兩端上下滑動設置在副手柄100的內側,所述副手柄提鈕120下端設置有鎖扣122,所述鎖扣122伸縮設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331以及鎖扣孔430中。當綠籬機正常使用時,鎖扣122向下插入在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331以及鎖扣孔430中,使得副手柄100通過鎖扣122與機體端部400位置相互固定,當操作者需要調整副手柄100位置時,將手提120向上提起,使得鎖扣122脫離鎖扣孔430,同時轉動副手柄100,副手柄100帶動旋轉座300在機體端部400上旋轉,自由調整副手柄100與綠籬機機體500的角度,當角度調整到合適角度時,放下副手柄提鈕120,使得鎖扣122又插入到相應位置的鎖扣孔430中,使得旋轉座300與機體端部400位置固定。
所述旋轉座300包括扣合設置的左旋轉座310和右旋轉座320,所述左旋轉座310和右旋轉座320通過卡扣340卡扣連接相互固定,所述旋轉座300扣合設置在所述機座端頭400上,方便拆卸維修,所述機體端部400尾部上設置有環形凸部420,所述環形凸部420凸起設置在機體端部400的圓周方向上,并與所述綠籬機機體500連接,所述旋轉座300端部對應設置有環形凹槽322,所述環形凸部420設置在所述環形凹槽322中,環形凹槽322繞著環形凸部420旋轉,使得旋轉座300轉動更穩定、方便。
所述副手柄100上端設置有副手柄扳機110,具體的,所述副手柄扳機110的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副手柄100內部,所述副手柄扳機110可被按壓或彈性復位,且所述副手柄扳機抵靠在電源開關上,所述副手柄扳機110被按壓時,所述電源開關閉合,所述副手柄扳機110彈性復位時,所述電壓開關斷開,所述主手柄上設置有主手柄扳機510,同時按下副手柄扳機和主手柄扳機,綠籬機轉動運行。
所述副手柄上還設置有扳機擋塊150,具體的,所述扳機擋塊150中部轉動設置在所述副手柄內,所述扳機擋塊150設置于所述副手柄扳機一側的旋轉端,所述扳機擋塊150可以繞著軸旋轉,所述副手柄提鈕120一側設置有延伸至所述扳機擋塊150的傳動桿121,所述傳動桿121與所述副手柄提鈕120接觸配合,所述傳動桿的一端通過所述扳機擋塊150與所述副手柄扳機的端部連接,具體的,所述扳機擋塊具有抵靠所述副手柄扳機的頭部的第一端及抵靠所述傳動桿的上端的第二端,由此,所述副手柄扳機、扳機擋塊以及副手柄提鈕形成聯動機構,當綠籬機處于不工作狀態時,也就是待機狀態時,電源開關處于斷開狀態,綠籬機不通電,綠籬機保持關機狀態,同時,副手柄提鈕120在彈性復位狀態,所述鎖扣122向下插入在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331以及鎖扣孔430中,旋轉座固定在機體端部400上,旋轉座無法旋轉;當綠籬機開機運行時,需同時按壓所述主手柄扳機和所述副手柄扳機,此時,副手柄扳機的旋轉端部將扳機擋塊150的第一端向上抬起,直至副手柄扳機處于工作狀態,電源開關閉合,綠籬機運行,而所述扳機擋塊150的第二端向下按壓在所述傳動桿121的頂端,所述傳動桿121抵靠于所述副手柄提鈕120上,使得副手柄提鈕120無法提拉,即所述副手柄提鈕鎖扣122向下插入在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331以及鎖扣孔430中,旋轉座保持在鎖止位置,無法旋轉,當釋放副手柄扳機時,綠籬機副手柄的聯動機構恢復到待機狀態;當需要旋轉副手柄時,提拉所述副手柄提鈕,副手柄提鈕120帶動傳動桿121的向上抵靠并轉動所述扳機擋塊150的第二端,即所述扳機擋塊150的第二端被抬起,對應的所述扳機擋塊的第一端被轉動向下抵靠在所述副手柄扳機110的上端向下壓,直到副手柄提鈕鎖扣122脫離所述鎖扣孔430,此時可以轉動副手柄,并且扳機擋塊150的第一端按壓抵靠在副手柄扳機110的端部,所述副手柄扳機保持在復位狀態,由于扳機擋塊150的低壓所述副手柄扳機110無法按壓,即電源開關斷開,綠籬機處于斷電狀態,釋放所述副手柄提鈕時,綠籬機副手柄的聯動機構恢復到待機狀態。由此可見,副手柄扳機與副手柄提鈕以及扳機擋塊組成聯動機構,按壓副手柄扳機,副手柄提鈕無法提拉;提拉副手柄提鈕,副手柄扳機無法按壓,兩個相互關聯的聯動機構,功能部件僅能操作一個,兩個相互獨立的動作,每次最多只能實現一個動作,有效保障人員安全。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機體端部400內部設置有貫通孔,綠籬機刀片組件600穿過所述貫通孔與綠籬機內部的動力機構連接。
另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副手柄前側的所述旋轉座300上設置有護罩200,護罩200始終隨著副手柄100轉動,為操作者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副手柄扳機的端部凸出設置有延伸部111,所述扳機擋塊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延伸部的上端,提高了扳機擋塊與副手柄扳機的接觸可靠性。
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副手柄扳機與副手柄提鈕以及扳機擋塊三者組成聯動杠桿結構,副手柄扳機與副手柄提鈕不能同時操作,即副手柄旋轉時不能開機,開機時副手柄不能旋轉,從而保障了副手柄在旋轉過程中,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并且,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由副手柄扳機、副手柄提鈕、扳機擋塊組成,通過扳機擋塊的位置形狀,與其余兩個零件產生干涉,實現不可同時操作兩個零件,保證每次最多只能實現一個動作,整個機構構成簡單,提高了整個機構的可靠性。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