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蘑菇栽培中使用的原料以廢棉絮、秸稈或它們的混合物為主原料,將其在適當溫度和濕度情況下進行滅菌發酵,生產適合蘑菇栽培的培養基。蘑菇栽培房通常以通道為基準,在兩側安裝寬1~2m、長20m左右的蘑菇栽培床或安裝多個,所述菌床的高度約1~2m左右,層疊成多層構成。
以往,為了進行向菌床上面鋪設培養基的上床作業,操作者利用另外的手推車等搬運接種了菌的培養基,手動把培養基灑在菌床上面并均勻展開,這比較困難。
專利申請10-1998-0032219號提供一種蘑菇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關構成包括箱子移送部、包括種菌供應器的培養基及種菌混合供應部或培養基上床部及表面平整接種部,培養基的上床及表面接種自動實現,箱子移送部依次構成有箱子移送用輸送帶及末端具有箱子推桿的箱子移送用汽缸活塞,以及兩側的箱子固定用汽缸活塞及豎直汽缸活塞,且箱子分離桿與豎直汽缸活塞聯動構成。
技術實現要素: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能夠使以往操作者需直接人力進行上床、撤床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在多層形態的栽培床上自動上床、撤床。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容易結合于栽培床上或解除,上床、撤床時,不向栽培床施加反作用力負載,作業性優秀,安全。
(解決問題的手段)
一種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所述裝置使蘑菇栽培用培養基上床于多層蘑菇培養床及撤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送裝置,其為塑料樹脂或纖維材料,具有與蘑菇培養床上面相應的寬度,呈厚度薄而長的形狀,能夠折疊及卷取;
培養基上床裝置部,其在培養基上床時位于蘑菇培養床的前方,把搭載了培養基的移送裝置的前端部向前方拉動并卷取,從而使從蘑菇培養床的后端后方供應的培養基沿著蘑菇培養床移送到前方并上床;
培養基后方搭乘部,其在培養基上床時位于所述蘑菇培養床的后端后方,使培養基搭乘于所述移送裝置的后端部的后方搭乘板上;
培養基撤床裝置部,其在培養基撤床時位于蘑菇培養床的前方,把搭載了培養基的移送裝置的前端部向前方拉動并卷取,從而使位于蘑菇培養床上的培養基撤床;
前方連接部,其在培養基撤床時,利用前方傾斜板,對相互隔開地位于所述蘑菇培養床前端的立柱和位于蘑菇培養床前方側的培養基撤床裝置部進行連接,對搭載了撤床的培養基的移送裝置下部進行支撐。
(實用新型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能夠使以往操作者曾直接人力進行上床、撤床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在多層形態的栽培床上自動上床、撤床。
另外,提供一種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容易結合于栽培床或解除,上床、撤床時,不向栽培床施加反作用力負載,作業性優秀,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撤床裝置整體圖。
圖2(a,b)是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撤床裝置詳細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撤床裝置詳細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裝置整體圖。
圖5(a,b)是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裝置詳細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撤床裝置減速器及驅動軸連接圖。
符號說明
1:蘑菇培養床
100:移送裝置
200:培養基上床裝置部
300:培養基后方搭乘部
400:培養基撤床裝置部
500:前方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涉及使蘑菇栽培用培養基7上床于多層蘑菇培養床1或撤床的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移送裝置100,其為塑料樹脂或纖維材料,具有與蘑菇培養床1上面相應的寬度,呈厚度薄而長的形狀,能夠折疊及卷取;
培養基上床裝置部200,其在培養基上床時位于蘑菇培養床1的前方,把搭載了培養基7的移送裝置100的前端部向前方拉動并卷取,從而使從蘑菇培養床1的后端1b后方供應的培養基7沿著蘑菇培養床1移送到前方并上床;
培養基后方搭乘部300,其在培養基上床時位于所述蘑菇培養床1的后端1b后方,使培養基搭乘于所述移送裝置100的后端部的后方搭乘板310上;
培養基撤床裝置部400,其在培養基撤床時位于蘑菇培養床1的前方,把搭載了培養基7的移送裝置100的前端部向前方拉動并卷取,從而使位于蘑菇培養床1上的培養基3撤床;
前方連接部500,其在培養基撤床時,利用前方傾斜板510,對相互隔開地位于所述蘑菇培養床前端的立柱3和位于蘑菇培養床1前方側的培養基撤床裝置部400進行連接,對搭載了撤床的培養基的移送裝置100下部進行支撐。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中,優選所述培養基撤床裝置部400包括:
下部框架410,其具備高低調節裝置415;
電動機M1和減速器420,其安裝于所述下部框架410上;
第1驅動軸430,其在兩側被第1軸承B1旋轉地支撐的狀態下連接所述電動機M1和減速器420,在旋轉的同時卷取所述移送裝置100;
第1被動滾筒440,其在兩側被第2軸承B2旋轉地支撐的狀態下支撐所述移送裝置100的下面;
豎直柱450,其在被所述第1下部框架410支撐的狀態下向上直立安裝;
上部連接桿460,其在所述豎直柱45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一體安裝,利用第2軸承B2支撐所述第1被動滾筒440,后端利用銷P1而與所述前方傾斜板510的兩側前端轉動地連接;
排出板470,其一體結合于所述上部連接桿460的前端。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中,所述前方連接部500包括:
前方傾斜板510,其后端利用第2銷P2結合于升降式中間結合件540上,利用第1銷P1結合于培養基撤床裝置部400的上部連接桿460上;
豎直加強桿520,其通過升降式上下結合件531,535可拆裝地結合于蘑菇培養床前方立柱3上,升降式上下結合件531,535的定位可通過固定裝置800如頂絲來實現;
升降式中間結合件540,其為了調節高度,與所述豎直加強桿520滑動連接,與所述前方傾斜板510的后端結合并支撐。
如圖4及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中,優選所述培養基上床裝置部200包括:
下部框架210,其具備高低調節裝置;
第二電動機及第二減速器,其安裝于所述下部框架210上;
第2驅動軸230,其在兩側被軸承B轉動的支撐的狀態下連接電動機和減速器,在旋轉的同時卷取所述移送裝置100;
第2被動滾筒240,其在兩側被軸承B轉動的支撐的狀態下,支撐所述移送裝置100的下面;
第2豎直柱250,其在被第2下部框架210支撐的狀態下向上直立安裝;
升降式滾筒支撐部260,其與第2豎直柱250滑動連接,利用軸承B支撐所述第2被動滾筒240。
如圖4及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中,中空升降件265在所述升降式滾筒支撐部260的后端一體結合形成,能夠沿所述第2豎直柱250升降,利用第3銷P3固定于在第2豎直柱250上與蘑菇培養床1高度相應的多個銷孔H1中的一個。
如圖4及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中,還包括重量物升降機構270,其安裝于上端固定桿285上,使所述中空升降件265、升降式滾筒支撐部260及第2被動滾筒240結合體升降,
所述重量物升降機構270包括使所述中空升降件265升降的升降線283、把所述升降線283卷取的滾筒部281、使所述滾筒部281旋轉的鏈條282;
還包括立柱距離調節裝置270,其調節中空升降件265、升降式滾筒支撐部260及第2被動滾筒240結合體與蘑菇培養床前方立柱3之間的距離,
所述立柱距離調節裝置270包括結合于前方立柱3上的陰螺紋支撐件271、結合于所述中空升降件265后端的陽螺紋調節件285。
如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蘑菇栽培用培養基自動上床及撤床裝置中,優選減速器420的輸出端425和所述第1驅動軸430的一側端形成有相應的槽和凸起,使得能夠相互陰陽結合及拆裝,借助于結合銷的插入、拔出而實現結合、斷絕,
第1驅動軸430在把纏繞的移送裝置100重新展開解除時使用,
培養基后方搭乘部300包括:
后方搭乘板310,其連接于蘑菇培養床1的后方,
上、下部豎直柱340,330,其支撐所述后方搭乘板310的后端,借助螺紋而能夠調節長度,
底部框架320,其支撐所述下部豎直柱330。
本實用新型就以上提及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并非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限定于這種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以下權利要求書確定,包括屬于與本實用新型均等范圍內的多樣修訂及變形。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附圖符號單純用于輔助對實用新型的理解,不對權利范圍的解釋產生影響,不得根據記載的附圖符號縮窄解釋權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