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光溫室,尤其涉及一種連體日光溫室。
背景技術:
馬鈴薯原原種高床栽培的規模化生產需要使用日光溫室。目前,用于馬鈴薯原原種高床栽培的日光溫室有連棟溫室、單棟日光溫室以及單棟或連棟網棚。其中,連棟溫室生產馬鈴薯原原種的采光效果好,土地利用率高,但建造價格昂貴,耗能高,通風差,運營成本高;單棟日光溫室多采用“三面墻一面坡”的布局,導致溫室占地面積大,土地利用率低,自然通風量小,實現自動通風難度大,馬鈴薯原原種易得灰霉病、晚疫病等病害,而且需要使用棉被等保溫設施,存在高溫、高濕、弱光等缺點;單棟或連棟網棚難以實現自動遮陽,棚膜透光率低,保溫性能差,抗風載和雪載能力差,而且棚體四周封閉不嚴,容易進入害蟲,難以防蚜蟲等害蟲,每年更換棚膜成本高,澆水打藥需要靠人工完成,費時費力,人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體日光溫室,解決了溫室內高溫、高濕、弱光等關鍵技術難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溫室建造成本,節能省工,降低了病蟲害發生的概率,適合馬鈴薯原原種高床栽培的規模化生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連體日光溫室,其特征在于,該連體日光溫室包括軸線為東西走向的主通道和軸線為南北走向的日光溫室單體;其中,所述主通道包括主通道骨架、主通道底面和主通道覆蓋材料,所述主通道骨架包括設置在所述主通道兩端的主進出門和用于給進出設備、物料、人員消毒的緩沖間,所述主通道底面即所述主通道罩蓋下的地面,所述主通道骨架固定在所述主通道底面上,所述主通道覆蓋材料與所述主通道骨架的外側固定連接,對所述主通道進行全部封閉;所述日光溫室單體包括單體骨架、單體底面、頂部覆蓋材料、通風系統、遮陽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所述單體骨架包括設置在所述日光溫室單體一端的單體進出門,所述單體底面即所述日光溫室單體罩蓋下的地面,所述單體骨架固定在所述單體底面上,所述頂部覆蓋材料固定在所述單體骨架的頂部外側,所述通風系統用于封閉所述單體骨架安裝所述頂部覆蓋材料后兩側的剩余部分,同時實現所述日光溫室單體的通風;多個所述日光溫室單體分別通過所述單體進出門與所述主通道的一側固定連接,使所述主通道覆蓋材料與所述單體進出門無縫連接,從而使所述主通道與所述日光溫室單體內部形成一個大的閉合系統。
多個所述日光溫室單體對稱均勻布置在所述主通道的兩側,所述主通道兩側相對的兩所述日光溫室單體的所述單體進出門正好相對,整體形成“豐”字形布局。
所述主通道骨架還包括垂直于所述主通道軸線設置的主通道拱形鋼架和平行于所述主通道軸線設置的主通道龍骨,多個所述主通道拱形鋼架沿所述主通道軸線方向平行等間隔設置,多根所述主通道龍骨沿所述主通道拱形鋼架周向均勻布置并與所述主通道拱形鋼架固定連接;所述主通道底面兩側設置有預埋件,所述主通道拱形鋼架的底部與所述預埋件固定連接,從而將所述主通道骨架固定在所述主通道底面上;所述主通道覆蓋材料采用60目高密度防蟲紗網。
所述主通道拱形鋼架高3.3m、寬3.8m,相鄰所述主通道拱形鋼架之間的間隔為1.2m。
所述單體骨架還包括由中間的骨架上弦和兩側的骨架下弦固定連接而成的單體拱形鋼架,與所述日光溫室單體軸線平行的上弦龍骨,和與所述日光溫室單體軸線平行的下弦龍骨;所述單體拱形鋼架平面垂直于所述日光溫室單體軸線,多個所述單體拱形鋼架沿所述日光溫室單體軸線方向平行等間隔設置;多根所述上弦龍骨沿所述骨架上弦的周向等間隔布置并與所述骨架上弦外側固定連接,多根所述下弦龍骨與所述骨架下弦內側固定連接;所述單體底面四周設置有矮墻,所述單體骨架通過所述矮墻固定在所述單體底面上;所述頂部覆蓋材料固定在所述上弦龍骨上,同時封閉所述日光溫室單體的兩端,所述頂部覆蓋材料采用陽光耐力板;所述通風系統包括底聯圍裙和通風窗口,所述底聯圍裙下端與所述矮墻上端固定連接、上端與所述單體骨架固定連接;所述通風窗口的上端與所述頂部覆蓋材料的底部相連接、下端與所述底聯圍裙的上端相連接;所述通風窗口包括通風窗簾、通風電機和卷膜管,通過所述通風電機和卷膜管收卷或放出所述通風窗簾,實現所述通風窗口的開關;所述遮陽系統包括遮陽網、遮陽網軸和遮陽電機,兩根所述遮陽網軸平行對稱設置在所述單體骨架頂部中心軸的兩側,所述遮陽網設置在所述日光溫室單體的頂部外部并與所述遮陽網軸固定連接,兩臺所述遮陽電機設置在所述日光溫室單體頂部的一端,并分別與一所述遮陽網軸向連接;所述自動噴淋系統包括儲水罐、輸水管道和微噴頭,所述儲水罐采用半地下式設置,所述輸水管道采用PPR管道,所述輸水管道沿所述單體骨架的頂部中心軸線設置,多個所述微噴頭均勻間隔設置在所述輸水管道上。
所述日光溫室單體的跨度8m,所述單體骨架的頂部中心軸線與地面垂直高度為3.5m,相鄰兩所述單體拱形鋼架之前的間隔為1.2m;所述骨架上弦采用Ф25鋼管,所述骨架下弦采用Ф12鋼管;所述上弦龍骨采用∠30×2.5角鋼,相鄰兩所述上弦龍骨之間間隔60cm,所述下弦龍骨采用Ф25鋼管;所述單體進出門為高1.9m、寬0.9m的平開門。
所述矮墻為30cm高的磚墻,所述矮墻內部鑲嵌有尺寸為200×200×150mm的預埋座,所述預埋座上設置有鋼筋預埋件,所述鋼筋預埋件采用Ф18鋼筋,所述單體拱形鋼架的底部與所述矮墻內的所述鋼筋預埋件固定連接。
所述底聯圍裙和通風窗簾的內部采用60目高密度防蟲網紗,外部采用防紫外線塑料膜;所述底聯圍裙高50cm,所述通風窗口的高度為2m;所述底聯圍裙的上下兩端通過卡簧和卡槽的連接方式分別與所述單體骨架和矮墻相連接,所述通風窗口的上下兩端通過卡簧和卡槽的連接方式分別與所述上弦龍骨和單體骨架相連接。
所述遮陽網軸采用鍍鋅管;所述微噴頭的射程半徑為4m。
所述主通道底面和單體底面均用混凝土硬化;所述主通道內還設置有控制裝置,實現對所述通風系統、遮陽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的控制;同側相鄰兩所述日光溫室單體之間的間距為2m。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主通道與日光溫室單體無縫連接,內部形成一個大閉合系統,外部形成連體日光溫室,具有使用壽命長、光能利用率高、抗風雪載強度大、保溫性能好、生產成本低、管理方便、勞動強度小等優點,適合大規模、集約化生產馬鈴薯原原種。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主通道設置在中間并與每個日光溫室單體相連通,主通道可作為作業通道方便日常管理工作和機械操作,使用功能多樣化,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主通道設置在中間并與每個日光溫室單體相連通,可作為日光溫室單體的大緩沖間,同時主通道兩端又設有小緩沖消毒間,這樣的雙層緩沖消毒既避免了蚜蟲等害蟲的進入,又防止了病毒及其他真菌、細菌病害的入侵。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日光溫室單體軸線南北放置,使連體日光溫室整體采光面寬,光照充足,保溫效果好,室內土地使用率高。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日光溫室單體兩側通風量大,很好地解決了連體日光溫室的通風、降溫、除濕問題。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陽光耐力板能抗高原紫外線,使用壽命長,維修成本低。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連體日光溫室整體布局結構合理,抗風載雪載能力強,安全系數高。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與連棟溫室相比,建造投入成本低,可節約資金約40%。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內設微噴灌系統,可實現水肥一體化,省時省工省力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通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主通道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日光溫室單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日光溫室單體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連體日光溫室,其包括軸線為東西走向的主通道1和軸線為南北走向的日光溫室單體2。
其中,主通道1包括主通道骨架11、主通道底面12和主通道覆蓋材料13。主通道骨架11包括主通道拱形鋼架14、主通道龍骨15以及設置在主通道1兩端的主進出門16和緩沖間17;主通道拱形鋼架14高3.3m,寬3.8m,多個主通道拱形鋼架14沿主通道軸線方向間隔1.2m平行設置,且主通道拱形鋼架14平面垂直于主通道軸線;主通道龍骨15與主通道軸線平行,5根主通道龍骨15沿主通道拱形鋼架14周向均勻布置,并與主通道拱形鋼架14通過連接拤固定連接,用于對主通道骨架11進行加固;緩沖間17用于給進出的設備、物料、人員消毒;主通道底面12即主通道1罩蓋下的地面,主通道底面12兩側設置有預埋件,主通道拱形鋼架14底部直接與預埋件焊接,從而將主通道骨架11固定在主通道底面12上;主通道覆蓋材料13采用60目高密度的防蟲紗網,與主通道骨架11的外側固定連接,用于對主通道1進行全部封閉。
日光溫室單體2包括單體骨架21、單體底面22、頂部覆蓋材料23、通風系統24、遮陽系統(圖中未示出)和自動噴淋系統(圖中未示出)。單體骨架21包括單體拱形鋼架211、上弦龍骨212、下弦龍骨213以及設置在日光溫室單體2一端的單體進出門214;單體拱形鋼架211由中間的骨架上弦215和兩側的骨架下弦216拉花焊接而成,多個單體拱形鋼架211沿日光溫室單體軸線方向間隔1.2m平行設置,且單體拱形鋼架211平面垂直于日光溫室單體軸線;上弦龍骨212和下弦龍骨213均與日光溫室單體軸線平行,9根上弦龍骨212沿骨架上弦215周向間隔60cm布置并與骨架上弦215外側焊接固定,用于加固單體骨架21;3根下弦龍骨213與骨架下弦216內側焊接固定,用于防止單體骨架21變形;單體進出門214為高1.9m、寬0.9m的平開門;單體骨架21采用這種結構可以節省骨架材料,同時可抗10級以上風載和50年一遇的雪載。
單體底面22即日光溫室單體2罩蓋下的地面,單體底面22四周設置有30cm高的磚墻221,磚墻221內部鑲嵌有200×200×150mm的預埋座,預埋座上設置有鋼筋預埋件,單體骨架21底部直接與鋼筋預埋件焊接,然后砌墻并用水泥加固,從而將單體骨架21固定在單體底面22上。
頂部覆蓋材料23采用1.0×840型陽光耐力板(聚碳酸酯),長度6.95m,頂部覆蓋材料23通過自控釘固定在9根上弦龍骨212上。陽光耐力板材料強度大,防風抗雪效果好,材料表面涂有UV層(ultraviolet,即紫外線,UV層是指防紫外線涂層),防高原紫外線的破壞,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陽光耐力板透過率極高可達89%,很好的解決了日光溫室弱光的問題。
通風系統24用于封閉安裝頂部覆蓋材料23后單體骨架21兩側的剩余部分,包括底聯圍裙241和通風窗口242;底聯圍裙241高50cm,下端與磚墻221上端相連接,上端與單體骨架21固定連接;通風窗口242包括通風窗簾243、通風電機和卷膜管(圖中未示出),通過通風電機和卷膜管可以收卷或放出通風窗簾243,從而實現開關通風窗口242;通風窗口242的上端與頂部覆蓋材料23的底部相連接,下端與底聯圍裙241的上端相連接,單側通風窗口242的高度為2m,可以很好地解決通風、降濕和下部地面保溫的問題。
遮陽系統包括遮陽網、遮陽網軸和遮陽電機(圖中未示出),遮陽網設置在日光溫室單體2的頂部外部并對稱于日光溫室單體2的頂部中心軸布置;兩根遮陽網軸平行對稱設置在單體骨架21頂部中心軸兩側,遮陽網與遮陽網軸固定連接;兩臺遮陽電機設置在日光溫室單體2頂部的一端,并分別與一遮陽網軸相連接,通過遮陽電機和遮陽網軸可以由下至上向日光溫室單體2的頂部中心軸方向自動卷放遮陽網。
自動噴淋系統包括儲水罐、輸水管道和微噴頭(圖中未示出),儲水罐高2m,直徑1.5m,采用半地下式地設置在單體進出門214的右側,用于儲水、溶肥或溶藥;輸水管道為Ф25的PPR(polypropylene random,三型聚丙烯,又叫無規共聚聚丙烯)管道,沿日光溫室單體2軸線方向地設置在單體骨架21的頂部中心;40個射程半徑為4m的微噴頭均勻間隔設置在輸水管道上;自動噴淋系統可實現水肥一體化,實現自動化澆水、打藥、施肥,省時省力效果好。
多個日光溫室單體2對稱均勻布置在主通道1的兩側,整體形成類似“豐”字形的布局;日光溫室單體2通過單體進出門214與主通道1的一側固定連接,使主通道1的主通道覆蓋材料13與日光溫室單體2的單體進出門214實行無縫連接,從而使主通道1與日光溫室單體2內部形成一個大的閉合系統,防止病毒傳播介質、蚜蟲及其他害蟲的進入,避免了馬鈴薯病毒的傳播,保證了馬鈴薯原原種的質量;主通道1兩側相對的兩日光溫室單體2的單體進出門214正好相對;同側相鄰兩日光溫室單體2之間的間距為2m,用于物料運輸,便于操作和規模化生產。例如,主通道1兩側各設置10個日光溫室單體2,即每20個日光溫室單體2和一個主通道1組成一個連體日光溫室。
上述實施例中,主通道底面12和日光溫室單體2的單體底面22均用混凝土硬化,以保證主通道1和日光溫室單體2內絕對潔凈。
上述實施例中,日光溫室單體2的跨度8m,單體骨架21頂部中心軸線與地面垂直高度為3.5m,骨架上弦215采用Ф25鋼管,骨架下弦216采用Ф12鋼管;上弦龍骨212采用∠30×2.5角鋼,下弦龍骨213采用Ф25鋼管;鋼筋預埋件223采用Ф18鋼筋。
上述實施例中,日光溫室單體2兩端單體底面22的磚墻221內部鑲嵌有4個鋼筋預埋座,4根Ф30鍍鋅管直接與預埋座上的鋼筋預埋件焊接,然后砌墻并用水泥加固;2根∠30×2.5角鋼與鍍鋅管垂直方向連接,采用1.0×840型陽光耐力板進行封閉,用自控釘固定與骨架上。
上述實施例中,底聯圍裙241和通風窗簾243內部采用60目高密度防蟲網紗,外部采用防紫外線塑料膜防止老化,加以保溫防雨。
上述實施例中個,磚墻221上端、頂部覆蓋材料23底部的上弦龍骨212上以及單體骨架21上均固定設置有卡槽,底聯圍裙241上端和下端通過卡簧和卡槽分別與單體骨架21和磚墻221相連接,通風窗口242上端和下端通過卡簧和卡槽分別與上弦龍骨212和單體骨架21相連接。
上述實施例中,沿日光溫室單體軸線方向在日光溫室單體2頂部外部固定設置一卡槽,遮陽網通過卡槽固定在日光溫室單體2的頂部外部;遮陽網軸采用鍍鋅管。
上述實施例中,主通道1內還設置有控制柜(圖中未示出),實現對通風系統24、遮陽系統和自動噴淋系統的控制。
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結構、設置位置及其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