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產土豆的種植工藝。
背景技術:
土豆種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堿地之外,其他什么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但是一般的種植技術水的灌溉不好控制,影響產量。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產土豆的種植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高產土豆的種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播前準備,深翻土地,再整平,按每畝200千克~300千克施用農家肥,在土地中間開有多道灌溉渠;
b、將每個種薯切成6-8塊以上種薯塊,種薯塊進行消毒,將種薯塊平放在噴有水的土壤上,等待出芽,根部施用鉀肥;
c、放種薯塊時使薯芽向上,在薯芽面上覆蓋薄膜,然后覆土起壟高10厘米~12厘米,施用有機肥;
d、田間管理,當苗長3片~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每隔3-5天撒水,在成熟期中葉片噴灑微量元素,等待收獲。
消毒用瑞毒霉400倍~500倍液噴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深翻土地,增施農家肥,增加營養,土地中間開有多道灌溉渠,增加水份,長勢快,種薯消毒后發芽快,防治蚜蟲保證土豆無蟲害,在成熟期中葉片噴灑微量元素,增加土豆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實施例1
本發明的高產土豆的種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播前準備,深翻土地,再整平,按每畝200千克施用農家肥,在土地中間開有多道灌溉渠;
b、將每個種薯切成6塊以上種薯塊,種薯塊進行消毒,將種薯塊平放在噴有水的土壤上,等待出芽,根部施用鉀肥;
c、放種薯塊時使薯芽向上,在薯芽面上覆蓋薄膜,然后覆土起壟高10厘米,施用有機肥;
d、田間管理,當苗長3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每隔3天撒水,在成熟期中葉片噴灑微量元素,等待收獲。
消毒用瑞毒霉400倍倍液噴濕。
實施例2
本發明的高產土豆的種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播前準備,深翻土地,再整平,按每畝250千克施用農家肥,在土地中間開有多道灌溉渠;
b、將每個種薯切成7塊以上種薯塊,種薯塊進行消毒,將種薯塊平放在噴有水的土壤上,等待出芽,根部施用鉀肥;
c、放種薯塊時使薯芽向上,在薯芽面上覆蓋薄膜,然后覆土起壟高11厘米,施用有機肥;
d、田間管理,當苗長4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每隔4天撒水,在成熟期中葉片噴灑微量元素,等待收獲。
消毒用瑞毒霉450倍液噴濕。
實施例3
本發明的高產土豆的種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播前準備,深翻土地,再整平,按每畝300千克施用農家肥,在土地中間開有多道灌溉渠;
b、將每個種薯切成8塊以上種薯塊,種薯塊進行消毒,將種薯塊平放在噴有水的土壤上,等待出芽,根部施用鉀肥;
c、放種薯塊時使薯芽向上,在薯芽面上覆蓋薄膜,然后覆土起壟高12厘米,施用有機肥;
d、田間管理,當苗長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每隔3-5天撒水,在成熟期中葉片噴灑微量元素,等待收獲。
消毒用瑞毒霉500倍液噴濕。
深翻土地,增施農家肥,增加營養,土地中間開有多道灌溉渠,增加水份,長勢快,種薯消毒后發芽快,防治蚜蟲保證土豆無蟲害,在成熟期中葉片噴灑微量元素,增加土豆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