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油茶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667584閱讀:312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茶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油茶是我國種植歷史悠久的木本科油料作物,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廣泛種植于我國南方地區,油茶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左右,比橄欖油高出7%,油酸含量達80%-83%,亞油酸達7%~13%,并富含維生素a、b、d、e等,有“東方橄欖油”的美譽。茶籽油因其油質佳、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保健功能好而成為了全球最優質的食用植物油,長期食用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茶籽油除了用于食用,還可繼續深加工成為保健用油、注射用油等深加工產品。

目前,現有油茶的種植方法中,栽種所選擇的種苗通常是實生苗或者裸根苗,使用的肥料就是普通的農家肥或者購買常用的有機肥,這些在油茶栽培管理上的措施,并不能促成油茶種苗的成活,種苗成活率僅能達到60-70%,即使是成活的油茶種苗,由于后期所接收的肥料的營養不能滿足所需,進而導致油茶生長不茂盛、掛果率低,且茶苗栽種后需要長達6-8年才能掛果等,這樣將大大影響了油茶的應用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茶的種植方法,油茶樹掛果快、果實產量高,油茶籽的出油率達到60%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油茶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林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6-6.5的陽坡或半陽坡林地作為種植基地;每畝噴施10-12kg硫酸亞鐵,放置20-30天后,深耕,配合每畝施入400-500kg基肥,所述基肥為8-10重量份油茶餅、2-4重量份石灰、6-8重量份秸稈、16-24重量份草木灰、20-24重量份塘泥、20-24重量份禽畜糞混合腐熟得到;

(2)選擇種苗:選擇生長健壯、須根發達、主干直徑在2-5cm、無病蟲害的嫁接苗;

(3)種植:將苗木連根挖出,主根剪去1/3的長度,剪去2/4的須根,成為待假植的油茶種苗;按每畝50-80株進行栽植,株行距3-4m×3.5-4.5m;栽植時剪掉50%-70%的葉子,以減少植株水分揮發;扶正苗株,細土回填,分層壓實;

在油茶種植后的第二年進行豆科植物套種,豆科植物種植距離油茶樹40-60cm,每兩株油茶樹之間種植豆科植物6-7株;

(4)種植后管理:

松土除草:種植當年除草2次,第2-3年每年松土除草3次,時間選在雨季過后、旱季來臨之前,深度3-5cm;

澆水:造林后,在干旱季節每周一次水,要求每株澆5kg;

施肥:移栽當年起進行追肥,第二年3月新芽萌發時施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每株施肥0.1-0.5kg;11月上旬每株施肥0.5-1kg;所述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為5-8:8-12:2-4;移栽后第四年起,油茶掛果期間追施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每株追施1-1.5kg;所述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為8-10:7-8:8-11;

整形修剪:移栽第三年起,11月在油茶根部以上50cm處定干,并保留3-4個側枝作為主枝;第四年12月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2-3個分枝作為副主枝;

(5)采收:待茶果色澤鮮亮,果皮茸毛脫盡,果殼微裂,籽粒變黑發亮即可進行收割。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針對幼苗期的特殊營養需求,步驟(4)所用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有機質含量≥20%。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針對掛果期的特殊營養需求,步驟(4)所用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有機質含量≥1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方案選擇嫁接營養杯苗,相比于實生苗和裸根苗,種苗品種更純,保證優良品種的延續,不發生特性的退化,使得種苗成活率及掛果率提高;有機-無機復混肥是一種既含有機質又含適量化肥的復混肥。是對糞便、草炭等有機物料,通過微生物發酵進行無害化和有效化處理,并添加適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經過造粒或直接摻混而制得的商品肥料。本方案的基肥和在幼苗期、掛果期使用的肥料不同,針對不同時期油茶的習性提供營養不同的有機-無機復混肥,使得營養均衡供給,確保營養成分充足,增強種苗的抗性,為提高種苗及油茶成活率提供條件,為油茶掛果提供充足營養,縮短掛果周期,油茶種苗栽種4年后便可掛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油茶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林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6-6.5的陽坡或半陽坡林地作為種植基地;每畝噴施12kg硫酸亞鐵,放置20-30天后,深耕,配合每畝施入400kg基肥,所述基肥為8重量份油茶餅、2重量份石灰、6重量份秸稈、16重量份草木灰、20重量份塘泥、20重量份禽畜糞混合腐熟得到;

(2)選擇種苗:選擇生長健壯、須根發達、主干直徑在2-5cm、無病蟲害的嫁接苗;

(3)種植:將苗木連根挖出,主根剪去1/3的長度,剪去2/4的須根,成為待假植的油茶種苗;按每畝50株進行栽植,株行距3-4m×3.5-4.5m;栽植時剪掉50%-70%的葉子,以減少植株水分揮發;扶正苗株,細土回填,分層壓實;

在油茶種植后的第二年進行豆科植物套種,豆科植物種植距離油茶樹40-60cm,每兩株油茶樹之間種植豆科植物6-7株;

(4)種植后管理:

松土除草:種植當年除草2次,第2-3年每年松土除草3次,時間選在雨季過后、旱季來臨之前,深度3-5cm;

澆水:造林后,在干旱季節每周一次水,要求每株澆5kg

施肥:移栽當年起進行追肥,第二年3月新芽萌發時施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每株施肥0.1-0.5kg;11月上旬每株施肥0.5-1kg;所述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為5:8:4,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有機質含量≥20%;移栽后第四年起,油茶掛果期間追施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每株追施1-1.5kg;所述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為10:7:11,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有機質含量≥15%;

整形修剪:移栽第三年起,11月在油茶根部以上50cm處定干,并保留3-4個側枝作為主枝;第四年12月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2-3個分枝作為副主枝;

(5)采收:待茶果色澤鮮亮,果皮茸毛脫盡,果殼微裂,籽粒變黑發亮即可進行收割。

實施例2

一種油茶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林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6-6.5的陽坡或半陽坡林地作為種植基地;每畝噴施10-12kg硫酸亞鐵,放置20-30天后,深耕,配合每畝施入500kg基肥,所述基肥為10重量份油茶餅、4重量份石灰、8重量份秸稈、24重量份草木灰、24重量份塘泥、24重量份禽畜糞混合腐熟得到;

(2)選擇種苗:選擇生長健壯、須根發達、主干直徑在2-5cm、無病蟲害的嫁接苗;

(3)種植:將苗木連根挖出,主根剪去1/3的長度,剪去2/4的須根,成為待假植的油茶種苗;按每畝80株進行栽植,株行距3-4m×3.5-4.5m;栽植時剪掉50%-70%的葉子,以減少植株水分揮發;扶正苗株,細土回填,分層壓實;

在油茶種植后的第二年進行豆科植物套種,豆科植物種植距離油茶樹40-60cm,每兩株油茶樹之間種植豆科植物6-7株;

(4)種植后管理:

松土除草:種植當年除草2次,第2-3年每年松土除草3次,時間選在雨季過后、旱季來臨之前,深度3-5cm;

澆水:造林后,在干旱季節每周一次水,要求每株澆5kg;

施肥:移栽當年起進行追肥,第二年3月新芽萌發時施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每株施肥0.1-0.5kg;11月上旬每株施肥0.5-1kg;所述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為8:12:2,幼苗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有機質含量≥20%;移栽后第四年起,油茶掛果期間追施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每株追施1-1.5kg;所述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為8:8:11,掛果期有機-無機復混肥的有機質含量≥15%。;

整形修剪:移栽第三年起,11月在油茶根部以上50cm處定干,并保留3-4個側枝作為主枝;第四年12月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2-3個分枝作為副主枝;

(5)采收:待茶果色澤鮮亮,果皮茸毛脫盡,果殼微裂,籽粒變黑發亮即可進行收割。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