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大棚設備,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養殖大棚換膜機器人。
背景技術:
大棚養殖也稱暖棚養殖,是指在寒冷的季節給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畜禽圈舍上扣蓋一層塑料薄膜,充分利用太陽能和畜禽自身所散發的熱量,提高舍內溫度,減少熱能損耗,降低維持需要,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養禽經濟效益。
在大棚養殖的關鍵在于大棚,大棚主要由支架和大棚膜構成,現有技術中,大棚膜都需要人為手動去進行更換,大棚面積越大,更換起來越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更換大棚膜的養殖大棚換膜機器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養殖大棚換膜機器人,包括大棚支架,所述大棚支架由若干支架條相互平行排列而成,所述支架條兩端與地面固定連接,且整個支架條固定后呈弧形,所述大棚支架形成有兩端開口,所述大棚支架相對開口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內設置有卷成桶狀的薄膜,所述支架條上滑移連接有滑動塊,所述薄膜包括起始端,所述滑動塊與薄膜起始端連接,所述第二安裝槽內設置有卷軸,所述卷軸上連接有鋼索,所述鋼索一端收卷在卷軸上,另一端與滑動塊連接,所述卷軸上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卷軸與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動塊上設置有滑移槽,所述支架條位于滑移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移槽內壁設置有滾珠,所述滾珠與支架條接觸。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動塊包括有第一拼接塊和第二拼接塊,所述第一拼接塊和第二拼接塊相互鉸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拼接塊和第二拼接塊背向鉸接點的一側設置滑移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拼接塊的一端設置有鉸接槽,所述第一拼接塊位于鉸接槽部位設置有第一鉸接孔,所述第二拼接塊上設置有鉸接片,所述鉸接片位于鉸接槽內部,且鉸接片上設置有與第一鉸接孔同心設置的第二鉸接孔,所述第一鉸接孔和第二鉸接孔上同時穿設有鉸接軸。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移槽內設置有滾珠架,所述滾珠位于滾珠架和滑移槽內壁之間,所述滾珠架上設置有透孔,所述滾珠從透孔中穿出,所述滾珠架上設置有安裝片,所述安裝片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滑移槽內設置有與第一螺紋孔同心的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中同時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所述滑動塊一端設置有夾塊,所述夾塊一端固定連接有定塊,所述夾塊上還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內連接有動塊,所述定塊和動塊位于夾塊的同一側,且夾塊上形成用于夾持卷膜的夾縫,所述定塊上設置有第三螺紋孔,所述第三螺紋孔中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一端與動塊抵觸。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塊朝向夾縫的一側設置有夾持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安裝槽內設置有卷筒,所述薄膜收卷在卷筒上,所述卷筒上連接有第二轉動電機,所述第二轉動電機的輸出端與卷筒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若干所述支架條呈等距設置,且形成的形狀為半圓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在第一安裝槽中裝入卷成桶狀的薄膜,之后將薄膜的起始端抽出一部分,并且將滑動塊滑移到靠近第一安裝槽的一端,將薄膜的起始端固定在滑動塊上,之后通過啟動第一電機,使得第一電機的輸出端發生轉動,通過第一電機帶動卷軸轉動,卷軸轉動的過程中,對于鋼索起到一個收卷的作用,使得鋼索不斷被收卷在卷軸中。這樣通過鋼索的不斷收卷,可以起到對于滑動塊的拉動作用,使得滑動塊在支架條上運動,從而帶動薄膜鋪滿整個大棚支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對于大棚薄膜的安裝作用。無需人為手動進行更換,直接通過整個裝置就可以完成對于大棚薄膜的安裝,更加方便了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的支架條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的支架條爆炸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的a處局部放大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的滑移槽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滑移槽內部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動塊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大棚支架;2、支架條;3、開口;4、第一安裝槽;5、第二安裝槽;6、薄膜;7、滑動塊;8、起始端;9、卷軸;10、鋼索;11、第一電機;12、滑移槽;13、滾珠;14、第一拼接塊;15、第二拼接塊;16、鉸接槽;17、第一鉸接孔;18、鉸接片;19、第二鉸接孔;20、鉸接軸;21、滾珠架;22、透孔;23、安裝片;24、第一螺紋孔;25、第二螺紋孔;26、第一螺栓;27、夾塊;28、滑軌;29、動塊;30、夾縫;31、第三螺紋孔;32、第二螺栓;33、夾持紋;34、卷筒;35、第二轉動電機;36、定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所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述。
參照圖1至8所示,本發明設備實施例:
一種養殖大棚換膜機器人,包括大棚支架1,所述大棚支架1由若干支架條2相互平行排列而成,所述支架條2兩端與地面固定連接,且整個支架條2固定后呈弧形,所述大棚支架1形成有兩端開口3,所述大棚支架1相對開口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安裝槽4和第二安裝槽5,所述第一安裝槽內設置有卷成桶狀的薄膜6,所述支架條2上滑移連接有滑動塊7,所述薄膜6包括起始端8,所述滑動塊7與薄膜6起始端8連接,所述第二安裝槽5內設置有卷軸9,所述卷軸9上連接有鋼索10,所述鋼索10一端收卷在卷軸9上,另一端與滑動塊7連接,所述卷軸9上連接有第一電機11,所述卷軸9與第一電機11的輸出端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在第一安裝槽4中裝入卷成桶狀的薄膜6,之后將薄膜6的起始端8抽出一部分,并且將滑動塊7滑移到靠近第一安裝槽4的一端,將薄膜6的起始端8固定在滑動塊7上,之后通過啟動第一電機11,使得第一電機11的輸出端發生轉動,通過第一電機11帶動卷軸9轉動,卷軸9轉動的過程中,對于鋼索10起到一個收卷的作用,使得鋼索10不斷被收卷在卷軸9中。這樣通過鋼索10的不斷收卷,可以起到對于滑動塊7的拉動作用,使得滑動塊7在支架條2上運動,從而帶動薄膜6鋪滿整個大棚支架1,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對于大棚薄膜6的安裝作用。無需人為手動進行更換,直接通過整個裝置就可以完成對于大棚薄膜6的安裝,更加方便了更換。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滑動塊上設置有滑移槽12,所述支架條2位于滑移槽12內。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滑移槽12的設置,使得支架條2位于滑移槽12內,這樣能夠使得滑動塊在滑移過程中,能夠沿著支架條2的方向進行運動,不易發生偏離,使得大棚薄膜6的安裝更加準確和穩定。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滑移槽12內壁設置有滾珠13,所述滾珠13與支架條2接觸。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滾珠13的設置,能夠減少摩擦阻力,使得滑動塊的滑移過程中更加流暢,不易發生卡住的現象。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滑動塊包括有第一拼接塊14和第二拼接塊15,所述第一拼接塊14和第二拼接塊15相互鉸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拼接塊14和第二拼接塊15背向鉸接點的一側設置滑移槽12。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滑動塊由第一拼接塊14和第二拼接塊15鉸接而成,在第一拼接塊14和第二拼接塊15上均設有滑移槽12,本身支架條2是弧形的,通過第一拼接塊14和第二拼接塊15的鉸接形成,這樣能夠在沿著弧形的支架條2運動時,能夠適當發生形變,從而使得整體運動更加流暢。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拼接塊14的一端設置有鉸接槽16,所述第一拼接塊14位于鉸接槽16部位設置有第一鉸接孔17,所述第二拼接塊15上設置有鉸接片18,所述鉸接片18位于鉸接槽16內部,且鉸接片18上設置有與第一鉸接孔17同心設置的第二鉸接孔19,所述第一鉸接孔17和第二鉸接孔19上同時穿設有鉸接軸20。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安裝時,將第二拼接塊15上的鉸接片18插入到第一拼接塊14上的鉸接槽16中,使得第一鉸接孔17和第二鉸接孔19對準,最后再插入鉸接軸20,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鉸接結構,鉸接片18在鉸接槽16內受到限制,在鉸接片18和鉸接槽16的配合過程中,整體安裝過程更加穩定,同時這種鉸接結構較為簡單,易于操作和加工。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滑移槽12內設置有滾珠架21,所述滾珠13位于滾珠架21和滑移槽12內壁之間,所述滾珠架21上設置有透孔22,所述滾珠13從透孔22中穿出,所述滾珠架21上設置有安裝片23,所述安裝片23上設置有第一螺紋孔24,所述滑移槽12內設置有與第一螺紋孔24同心的第二螺紋孔25,所述第一螺紋孔24和第二螺紋孔25中同時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26。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滾珠架21的設置,能夠使得滾珠13的固定結構更加穩定,安裝過程中只需要將第一螺紋孔24對準第二螺紋孔25,直接擰入第一螺栓26即可,這種安裝方式既能夠保證使用時的強度需要,又使得安裝過程簡單,易于操作。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滑動塊一端設置有夾塊27,所述夾塊27一端固定連接有定塊36,所述夾塊27上還設置有滑軌28,所述滑軌28內連接有動塊29,所述定塊36和動塊29位于夾塊27的同一側,且夾塊27上形成用于夾持卷膜的夾縫30,所述定塊36上設置有第三螺紋孔31,所述第三螺紋孔31中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32,所述第二螺栓32一端與動塊29抵觸。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使用時,將薄膜6的起始端8置于滑動塊和動塊29之間,通過擰入第二螺栓32,帶動動塊29朝向滑動塊運動,同時通過滑軌28的設置,使得動塊29不會發生旋轉,第二螺栓32推動動塊29夾持薄膜6,這樣就起到了一個較好的夾持作用,同時這樣的結構也較為簡單,易于操作和加工。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動塊29朝向夾縫30的一側設置有夾持紋33。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夾持紋33的設置,能夠使得夾持薄膜6的緊密度更高,增加了和薄膜6的接觸面積,使得摩擦力更大,薄膜6更不易脫落。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裝槽4內設置有卷筒34,所述薄膜6收卷在卷筒34上,所述卷筒34上連接有第二轉動電機35,所述第二轉動電機35的輸出端與卷筒34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再需要回收薄膜6的設置,可以直接開啟第二轉動電機35,帶動卷筒34轉動,使得薄膜6重新卷入到卷筒34中,這樣就更加方便了薄膜6的回收。
作為一種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若干所述支架條2呈等距設置,且形成的形狀為半圓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等距設置和半圓形設置,可以使得整體受力更加均勻,不易對在運動過程中的薄膜6造成損壞。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