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屬于荔枝病蟲害防治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荔枝蛀蒂蟲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荔枝蛀蒂蟲(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又稱蒂蛀蟲、爻紋細蛾,屬鱗翅目細蛾科,是為害荔枝和龍眼的最重要害蟲。該蟲主要以幼蟲蛀食果實造成大量落果,果實受害率高達60-80%,產量損失30-40%,嚴重年份可高達60-90%。目前,防治該蟲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從荔枝幼果期至果實近熟期,果農需噴藥7-10次,致使因施藥防治該蟲而導致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這又是限制荔枝出口的重要原因。為控制荔枝蛀蒂蟲為害,又要確保荔枝的品質達到果靚質優,保障果農的利益,大力推廣荔枝蛀蒂蟲無公害防控技術勢在必行。荔枝蛀蒂蟲對光照具有強烈的趨避性,利用光照干擾其交配和產卵的特性,在果實收獲前一個月利用光照防治荔枝蛀蒂蟲,即可有效控制荔枝蛀蒂蟲的為害,又大大降低果實的農藥殘留量,確保果靚質優,又可確保荔枝果品農殘達標,增加荔枝出口。公開于該
背景技術: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在荔枝收獲前一個月,利用荔枝蛀蒂蟲對光照強烈的趨避性,夜間在果園內利用光照干擾其交配和產量致使其不能產生幼蟲為害荔枝果實,即有效防治該蟲,又降低果實收獲時的農藥殘留量,保證荔枝的高產優質。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荔枝蛀蒂蟲的無公害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荔枝樹的種植要求:種植密度3×4m或4×4m,樹高2-3.5m,管理良好;(2)光照要求:使用功率為15w的led燈,每晚19:30開燈,早上6:00點關燈;(3)操作方法:將led燈安裝在荔枝樹行間位置,荔枝園中每4株樹中央安裝1盞led燈,保證每株荔枝樹周圍4盞led燈,led燈的安裝高度高于荔枝樹頂端40cm;(4)果園管理:期間除不用施藥外,果園管理照常。作為優選,所述的led燈的光強為200-600lux。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荔枝蛀蒂蟲的為害,同時保證荔枝果實農藥殘留量達到國際行業標準,果品質量優良,滿足當今社會對綠色無公害水果的需求,增加農民收入。附圖說明圖1為荔枝蛀蒂蟲產卵量隨時間變化示意圖;圖2為led燈在荔枝樹種的安裝示意圖;有關附圖標記的說明:1-led燈;2-荔枝樹。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實施例1:1.產卵量調查1.1試驗方法在荔枝蛀蒂蟲發生期(5月中旬),撿果園落地果,帶回室內放入白瓷盤中,上鋪一層荔枝葉,每天收集荔枝葉上蛹,將蛹放入40cm×40cm×60cm的養蟲籠中,待其羽化盛期(5月31日),挑取健壯的1日齡荔枝蛀蒂蟲雌雄成蟲各10頭,放入另一養蟲籠內,每天更換籠內荔枝果,記錄每日荔枝果數及產卵量。1.2試驗結果表1荔枝蛀蒂蟲逐日產卵量觀察結果注:由于6月1-4日荔枝蛀蒂蟲沒有產卵,因此這幾日的果數不在統計范圍內。由表1和圖1可知,荔枝蛀蒂蟲成蟲產卵前期為4天,卵期12天,10頭雌蟲共產卵1606粒,平均每日產卵134粒,10頭雌蟲單日產卵量最多為220粒(產卵第7天數量),最少為44粒(產卵最后1天),每雌總產卵量為159粒,每雌每日產卵量達4-22粒,平均每雌每日產卵量為13粒;平均每果每日產卵量為22粒。2光照對荔枝蛀蒂蟲的影響2.1室內測定2.1.1試驗方法供試成蟲收集方法同1.1。共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2個重復,其中光照時間參照廣西南寧日出日落時間設定為6:00-19:00,光照強度根據田間測量荔枝蛀蒂蟲長駐地光強為200-600lux,設定本試驗光強為500lux,具體參數設定見表2。表24個處理光照參數設定序號處理光照時段光照長度(小時)光照強度(lux)1白亮夜黑6:00-19:00135002全黑00——3全亮——245004白黑夜亮19:00-6:00115002.1.2試驗結果由表3可知,在24小時全黑條件下,荔枝蛀蒂蟲產卵前期最短(4天),卵期較長(7天),總卵量最多;白亮夜黑與白黑夜亮相比,其產卵前期相同(6天),卵期較短,總卵量也較少;而相對于其他3個處理,24小時全光照條件下,荔枝蛀蒂蟲產卵前期顯著延長到11天,卵期只有2天,總卵量最少(僅8粒),初步說明24小時光照可使荔枝蛀蒂蟲產卵前期延長至正常產卵前期的2倍,這在生產上為防治該成蟲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同時產卵量降低也大大降低了該蟲的蛀果率,可作為荔枝蛀蒂蟲的一種無公害防治方式。由于本試驗僅是室內測定,在田間的測試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檢驗。表3不同光照處理對荔枝蛀蒂蟲產卵的影響處理產卵前期卵期總卵量白亮夜黑64168全黑47178全亮1128白黑夜亮671192.2田間測定2.2.1試驗方法按照圖2中的光照布局,每晚7:30開燈,早上6點關燈。試驗設以下5個處理:1.ck荔枝蟲果率調查:無光照2.處理1荔枝蟲果率調查(光照+噴藥一次);3.處理2荔枝蟲果率調查(光照+噴藥二次);4.處理3荔枝蟲果率調查(光照+噴藥三次);5.處理4荔枝蟲果率調查(光照+噴藥0次)。2.2.2試驗結果表4不同處理對荔枝蛀蒂蟲防治效果由表4可知,處理4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對荔枝蛀蒂蟲的防治效果與處理1-3相當,為了節省成本,因此,本發明的方法最為經濟,既可以有效防治荔枝蛀蒂蟲,又可以節省成本,降低了荔枝農藥殘留超標的風險。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