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飼料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豬場豬舍飼料槽。
背景技術:
目前,養豬場在給豬喂食時,大都采用單個飼料槽進行喂養。由于養豬場喂養的豬較多,需要的飼料槽也多,喂養過程中豬吃剩下的飼料都剩在槽內,工作人員需要不定期對飼料槽進行清理。清理過程包括倒掉剩余的飼料,以及對飼料槽進行清洗。然而,現有的喂養方式,清理飼料槽不僅費時費工,效率低,而且清理掉的飼料往往倒在豬舍內,造成豬舍環境衛生差,豬易患病,不利于豬的正常生長。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3912884u,授權公告日為2014年11月5日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養豬場豬舍飼料槽,包括槽體,槽體為長槽體,在長槽體內設多個隔離板,隔離板將長槽體隔為多個小食槽,在每個隔離板下底部以及長槽體一端側底部分別設槽渣流出口,在長槽體內上沿處設一水管,水管在各小食槽內設有多個出水口,在長槽體的下底部設槽渣收集槽。
該實用新型通過水管將飼料槽內的槽渣通過槽渣流出口沖入槽渣收集槽內,從而確保了豬舍的環境衛生。但是該裝置在實際使用中由于整個槽體內只有一根水管,且水管出水口的水壓無法控制,這樣很可能出現有些地方沖不到,有些地方水花四濺情況的發生,而且設置在底板上方的出水口對于底板上的粘粘槽渣的沖洗效果不好,再者由于槽渣收集槽的地面為平面,沖入其中的槽渣很有可能會再次沉淀到槽底,造成新的衛生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機構簡單、清理槽渣效果好、節約用水成本的養豬場豬舍飼料槽。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養豬場豬舍飼料槽,包括槽體,所述槽體的內部設置有多個隔離板,所述隔離板將槽體分隔成多個小食槽,所述槽體內設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槽體的下方設置有槽渣收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的底板為活動插板,所述槽體的側板底部設置有供活動插板進出的插槽。
所述水管的數量為兩根,分別設置于槽體的兩側側板處,所述出水口的開口朝向槽體的側板。
所述水管的進口處設置有流速調節裝置。
所述槽渣收集槽的一端設置有開口,槽渣收集槽的底板為斜坡設置,并且開口位于斜坡的最低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將槽體的底板設置為活動抽插的形式,這樣在抽掉插板時活動插板上的槽渣會在槽體側板的阻攔下落入槽渣收集槽中,而粘粘在側板上的槽渣會被水管中的水沖入槽渣收集槽中,這樣的設置不僅大大提高了清渣效果,而且由于不再用水沖洗底板上的槽渣,也使得用水量大為減少。
2、本發明對水管的數量、位置以及出水口的位置和出水水壓進行調整,使得水管的出水效率達到最大,降低了用水量,節約了用水成本。
3、本發明將槽渣收集槽的底板傾斜設置,這樣進入其中的槽渣能夠在水流的沖擊下盡快流入下水道,盡量避免槽渣沉淀情況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槽體與槽渣收集槽的側視圖(清渣狀態)。
圖中:槽體1,隔離板2,小食槽3,水管4,出水口5,槽渣收集槽6,活動插板7,插槽8,流速調節裝置9,開口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圖2,一種養豬場豬舍飼料槽,包括槽體1,所述槽體1的內部設置有多個隔離板2,所述隔離板2將槽體1分隔成多個小食槽3,所述槽體2內設置有水管4,所述水管4的進口處設置有流速調節裝置9,水管4在快要進入槽體1內部的時候一分為二,兩根水管4分別設置于槽體1的兩側側板處,水管4上設置有出水口5,為了使得出水口5的水能以最小的出水量達到最好的清洗效果,所述出水口5的開口朝向槽體1的側板,所述槽體1的下方設置有槽渣收集槽6,所述槽渣收集槽6的一端設置有開口10,如果豬舍內設有連通下水道,務必使得開口10對準下水道,以便于排渣,為了加快排渣速度,槽渣收集槽6的底板為斜坡設置,并且開口10位于斜坡的最低端,所述槽體1的底板為活動插板7,所述槽體1的側板底部設置有供活動插板7進出的插槽8。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為:在豬進食完畢,需要清理槽渣時,首先將槽體1內部的活動插板7從插槽8中抽出,使得槽渣收集槽6與槽體1完全聯通,在活動插板7抽出的過程中,活動插板7上的槽渣會在槽體1側板的阻擋下一部分粘粘在側板上,一部分落入槽渣收集槽6中,接下來打開水管4,水管4中的水流通過出水口5噴射到側板上達到清洗側板上槽渣的目的,在清洗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清洗效果調節水管4中水流的流速,以達到最佳的清洗效果,被水流清洗下來的槽渣會全部落入槽渣收集槽6中,并在水流的帶動下從位于斜坡最低端的開口10處流進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