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含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38072閱讀:1346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農用殺菌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苯噻菌胺,(通用名稱benthiavalicarb-isopropyl),化學名稱[[(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異丙酯,cas登錄號[177406-68-7],分子式:c18h24fn3o3s(381.46)。苯噻菌胺是一種氨基酸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對卵菌具有很好的殺菌活性,對其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的萌發在低濃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高選擇性,對多種作物的卵菌綱病菌如晚疫病和霜霉病具有優異的預防和治療活性,而且低毒、對環境安全,并具有很強的預防、治療、滲透活性,良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沖刷性。

氟環唑(英文名:epoxiconazole),化學名稱(2rs,3sr)-1-[3-(2-氯苯基)-2,3-氧橋-2-(4-氟苯基)丙基]-1h-1,2,4-三唑,cas登錄號[106325-08-0],分子式:c17h13clfn3o(329.76)。氟環唑是一種三唑類殺菌劑,其抑制病菌麥角甾醇的合成,阻礙病菌細胞壁的形成,同時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質酶活性,抑制病菌侵入。對禾谷類作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紋病等十多種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對花生、甜菜、蔬菜等作物上的葉斑病、白粉病、銹病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防效,內吸性強、持效期極佳,植株吸收傳導迅速,具有很好的保護、治療和鏟除活性。

現有技術中并沒有將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組合使用的文獻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降低苯噻菌胺及氟環唑單獨使用時對病原菌的選擇壓力,避免抗藥性的快速上升,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型殺菌劑組合物。本發明將苯噻菌胺與氟環唑兩種有效成分進行組合,在實際使用中具有殺菌活性高,殺菌譜廣等優點,同時延緩病原物抗藥性產生和發展,降低單位面積上的總用藥量,取得高效、經濟、環保的效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含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的殺菌組合物,其中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的質量比為50:1~1:50。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優選的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的質量比為3:7。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劑型可以制成油懸浮劑、水懸浮劑,采用的農用殺菌劑助劑包括潤濕分散劑、乳化劑、滲透劑、增稠劑、消泡劑、油相載體等;優選的潤濕分散劑、乳化劑、滲透劑等表面活性劑為脂肪酸聚氧乙烯醚、順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400雙油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的增稠劑為黃原膠、凹凸棒土中的一種或兩種;優選的消泡劑為有機硅消泡劑;優選的油相載體為石蠟油。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優選的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組成的有效成分占殺菌組合物總質量的6%~50%,最優選地所述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組成的有效成分占殺菌組合物總質量的30%。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小麥全蝕病、紋枯病等作物真菌病害中的應用。

運用wadley方法進行苯噻菌胺和氟環唑配比篩選試驗設計及結果處理,首先測定苯噻菌胺和氟環唑的ec50,根據其ec50按wadley法設定兩藥劑的組合比例,并根據wadley增效指數sr值,確定兩組分合適的配比,然后按孫云沛法加以驗證。

試驗目標物為小麥紋枯病,試驗采用菌落直徑法。根據試驗設計配制苯噻菌胺、氟環唑含藥平板,每皿20ml,設置無藥平板對照(ck),每處理3次重復。在預培養菌落邊緣用取6mm直徑的菌絲塊分別移到不同培養基平板上,26℃培養10d,對照組生長至培養皿直徑2/3~3/4量取菌落直徑,并由下列公式計算生長抑制率:

將菌絲生長抑制率換算成抑制機率值(y),藥劑濃度換算成濃度對數(x),按濃度對數為橫坐標、機率值為縱坐標作毒力回歸直線,求得苯噻菌胺與氟環唑單劑及其混劑對紋枯病菌的毒力回歸方程,并計算ec50、ec90值及相關系數r值。

根據wadley方法評價混劑的相互作用,計算公式如下:

ec50(理論值)=(a+b)/(a/ec50a+b/ec50b),sr=ec50(理論值)/ec50(實際值)。

其中a、b是各組分在混劑中含量比例,以sr值分析混配的效果。sr≤0.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拮抗作用;sr=0.5~1.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加和作用;sr≥1.5,則兩種藥劑混配有增效作用。

表1苯噻菌胺與氟環唑單劑及其混劑對小麥全蝕病菌毒力測定結果

從表1中數據分析對于全蝕病菌的毒力測定結果:

從增效系數(sr)來看,在苯噻菌胺:氟環唑=1:50、1:20、1:9、2:8、3:7、4:6、5:5、6:4、7:3、8:2、9:1、20:1、50:1質量比例配比中,1:50、1:20、1:9、6:4、20:1、50:1這6個配比的增效系數小于0.5,即sr<0.5,說明苯噻菌胺與氟環唑以這6個配比復配作用于全蝕病菌,表現出拮抗作用;5:5、9:1這2個配比的增效系數介于0.5和1.5之間,即0.5<sr<1.5,表現出相加作用;2:8、3:7、4:6、7:3、8:2這5個配比的增效系數大于1.5,即sr>1.5,表現出增效作用。

表2苯噻菌胺與氟環唑單劑及其混劑對小麥紋枯病毒力測定結果

從表2中數據分析對紋枯病菌的毒力測定結果:

增效系數(sr)方面,在苯噻菌胺:氟環唑=1:50、1:20、1:9、2:8、3:7、4:6、5:5、6:4、7:3、8:2、9:1、20:1、50:1質量比例配比中,1:50、1:20、1:9、2:8、4:6、6:4、50:1這7個配比的增效系數小于0.5,即sr<0.5,說明苯噻菌胺與氟環唑以這7個配比復配作用于紋枯病菌,表現出拮抗作用;5:5、8:2、9:1、20:1這4個配比的增效系數介于0.5和1.5之間,即0.5<sr<1.5,表現出相加作用;3:7這1個配比的增效系數大于1.5,即sr>1.5,表現出增效作用。

從藥劑復配對全蝕病菌、紋枯病菌的毒力測定結果綜合考慮,同時結合生產及用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優選苯噻菌胺與氟環唑的復配比例為3:7時,其對于全蝕病菌和紋枯病菌有著最好的抑制效果,通過農用助劑的系統篩選確定殺菌組合物配方并根據各組分特性優化生產工藝,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1

10%苯噻菌胺·氟環唑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按質量百分比。

制備方法:根據配方,將以上組分按比例稱量,加入球磨機球磨30分鐘,過濾,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鐘后經砂磨機充分研磨,控制固體組分粒子直徑在2微米以內,研磨結束后攪拌均勻,即得懸浮劑產品。

實施例2

20%苯噻菌胺·氟環唑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按質量百分比。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30%苯噻菌胺·氟環唑油懸浮劑的制備方法:按質量百分比。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對實施例進行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田間防治效果測定:

實施方案如下:

試驗作物小麥設置:小區面積20㎡,4次重復,隨機排列,每個處理間設保護行。

分別于4月上旬進行葉面噴霧處理,施藥2次,間隔7天,每公頃600升,均勻噴霧,另設噴清水的空白對照。在藥劑處理前進行紋枯病病情指數調查,于小麥成熟收割前分別調查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發病情況。

調查方法、分級、藥效計算均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農田藥效試驗準則》。

表3供試藥劑試驗設計及結果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