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池塘,特別是一種水產養殖池塘。
背景技術:
目前的水產養殖池塘護坡大體可分為土坡和鋼性襯砌護坡兩種,困擾北方地區室外池塘養殖最大的問題是滲漏和凍脹問題,而現有的主要兩類池塘護坡做法均不能同時有效解決池塘滲漏和凍脹,大多數池塘存在坍塌、漏水現象。
而且由于養殖場的規模擴展迅速,對水產養殖的水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養殖池僅采用簡單的換水處理維持水質,養殖池內的水質受外界影響大,自凈能力差,存在沉淀物不易清理的問題。
現有的水產養殖的增氧方法主要采用點式集中增氧裝置、水車式增氧機和葉輪式增氧機,增氧效率低,消耗大量能源,增氧量不足以使水中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降解反應,無法保證水產養殖物的健康快速成長,嚴重影響水產養殖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產養殖池塘,該池塘可以避免室外養殖池塘在冬季產生凍脹破壞,防止池塘漏水,增氧更加方便,還可以凈化池塘水質,保證水產動植物健康快速成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產養殖池塘,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包括護坡、池底、水循環凈化系統和增氧系統,所述護坡依次由苯板保溫層、防滲膜料層、砂漿過濾層及鋼筋混凝土護坡板層構成,所述苯板保溫層置于地基土上;所述池底鋪有土料保護層及防滲膜料層,所述防滲膜料層置于基土上,上覆所述土料保護層;所述水循環凈化系統包括抽水器、排水管、進水管、凈化箱;所述凈化箱包括箱體、濾棉、濾料、活性炭和石子;所述箱體內由上往下依次為濾棉、濾料、活性炭和石子,所述箱體上端設有凈化箱入口,所述箱體下端設有凈化箱出口;所述抽水器設置在護坡底部,所述排水管一端連接抽水器,所述排水管另一端連接凈化箱入口;所述進水管一端連接凈化箱出口;所述進水管另一端設置在池體側面,進水管高于水面;所述增氧系統包括太陽能發電器,所述太陽能發電器通過導線連接氧氣泵,所述氧氣泵通過連接管與主管道相連,所述主管道下端分出多條增氧管,每條增氧管中心軸線上設有一排排氣孔。
進一步,所述增氧管的直徑在10-40mm之間,相鄰兩條增氧管之間的距離在2-3mm之間,所述增氧管的數量不少于8個。
進一步,排氣孔的數量不少于10個。
進一步,所述防滲膜料層為土工膜,砂漿過濾層的厚度為2cm,所述防滲膜料層厚度為0.3cm,所述苯板保溫層的厚度為8-10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池塘采用苯板保溫層和防滲膜料層,防止室外養殖池塘在冬季產生凍脹破壞,防止池塘漏水,延長了養殖池塘使用壽命;增氧系統增氧更加方便,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保證水產動植物健康快速成長;沉淀在養殖池底部的不可溶物質及其他顆粒通過抽水器抽水,經進水管進入水循環凈化系統中濾棉、濾料、活性炭及石子由粗至細的過濾,將經過過濾的水經排水管排回養殖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池體,2.護坡,3.池底,4.水循環凈化系統,5.增氧系統,6.苯板保溫層,7.防滲膜料層,8.砂漿過濾層,9.鋼筋混凝土護坡板層,10.土料保護層,11.防滲膜料層,12.抽水器,13.排水管,14.進水管,15.凈化箱,16.箱體,17.濾棉,18.濾料,19.活性炭,20.石子,21.太陽能發電器,22.增氧管,23.氧氣泵,24.排氣孔,25.連接管,26.主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水產養殖池塘,包括池體1,所述池體1包括護坡2、池底3、水循環凈化系統4和增氧系統5,所述護坡依次由苯板保溫層6、防滲膜料層7、砂漿過濾層8及鋼筋混凝土護坡板層9構成,所述苯板保溫層6置于地基土上;所述池底3鋪有土料保護層10及防滲膜料層11,所述防滲膜料層11置于基土上,上覆所述土料保護層10;當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零下3度時,鋼筋混凝土護坡板層9應采用抗凍混凝土現澆筑或采用預制混凝土板;低于零下10度時,鋼筋混凝土護坡板層9抗凍等級為f250,低于零下3度且不低于零下10度時,抗凍等級為f200;所述水循環凈化系統4包括抽水器12、排水管13、進水管14、凈化箱15;所述凈化箱15包括箱體16、濾棉17、濾料18、活性炭19和石子20;所述箱體16內由上往下依次為濾棉17、濾料18、活性炭19和石子20,所述濾料18可采用中空纖維超濾膜或反滲透膜,石子20可采用大理石或石英石,所述箱體16上端設有凈化箱入口,所述箱體16下端設有凈化箱出口;所述抽水器12設置在護坡2底部,所述排水管13一端連接抽水器12,所述排水管13另一端連接凈化箱15入口;所述進水管14一端連接凈化箱15出口;所述進水管14另一端設置在池體1側面,進水管14高于水面;所述增氧系統5包括太陽能發電器21,所述太陽能發電器21通過導線連接氧氣泵23,所述氧氣泵23通過連接管25與主管道26相連,所述主管道26下端分出多條增氧管22,每條增氧管22中心軸線上設有一排排氣孔24。
進一步,所述增氧管22的直徑在10-40mm之間,相鄰兩條增氧管22之間的距離在2-3mm之間,所述增氧管22的數量不少于8個。
進一步,排氣孔24的數量不少于10個。
進一步,所述防滲膜料層11為土工膜,砂漿過濾層8的厚度為2cm,所述防滲膜料層11厚度為0.3cm,所述苯板保溫層6的厚度為8-10cm。
該水產養殖池,通過將護坡1處鋼筋混凝土護坡板9與土工膜之間依靠砂漿過濾層8進行連接,土工膜覆蓋于聚苯板保護層6上,聚苯板保護層6放置于地基土上,池底土工膜放置于基土上,上覆土料保護層10,利用護坡板起到承受水土壓力所造成的荷載作用,保證護坡下的部分不被破壞,土工膜起到防止池塘中的水滲入池埂的防滲作用,聚苯板保溫層6起到減弱環境低溫傳入地基土中,提高低溫環境下土層的溫度,從而進一步減弱地基土的凍脹作用,減輕護坡板2由于凍脹作用所造成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