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敵瘟磷和嘧菌酯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減產,嚴重時減產40%~50%,甚至顆粒無收,本病在各地均有發生,其中以葉部、節部發生為多,發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減產,尤其穗頸瘟或節瘟發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絕產。我國各水稻產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葉片、莖稈、穗部。根據為害時期、部位不同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谷粒瘟。由于目前大面積生產上種植的高抗品種不多,化學防治仍是控制稻瘟病的重要手段,主要藥劑有三環唑、稻瘟靈、異稻瘟凈等。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防治效果較好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含有敵瘟磷和嘧菌酯的殺菌組合物。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殺菌組合物的應用。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敵瘟磷和嘧菌酯復配的殺菌組合物,所述殺菌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敵瘟磷和嘧菌酯,所述敵瘟磷和嘧菌酯重量配比范圍是1:10—10:1。
優選地,所述敵瘟磷和嘧菌酯重量配比范圍是1:1—4:1。
其中,上述殺菌劑組合物還包括助劑和填料,其中敵瘟磷和嘧菌酯占殺菌組合物總重量的5%-60%,助劑占殺菌組合物總重量的5%-30%,其余為填料。
其中,上述殺菌組合物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或水分散性粉劑中的一種。
其中,當所述殺菌組合物為水分散性粉劑時,所述助劑包括2-10%的濕潤劑、1-10%的分散劑、1-5%粘結劑、1-5%崩解劑,余量為填料,所述填料為粘土、高嶺土、膨潤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上述濕潤劑為皂角芬、蠶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洗衣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分散劑為陰離子型分散劑,可用木質素及衍生物磺酸鹽、烷基磺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粘結劑為淀粉、阿拉伯樹膠、石膏、松香、石蠟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崩解劑為硫銨、食鹽、尿素、膨潤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當所述殺菌組合物為可濕性粉劑時,所述助劑包括3-15%的濕潤劑、2-15%的分散劑,余量為填料,所述填料為粘土、高嶺土、膨潤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上述濕潤劑為皂角芬、蠶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洗衣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分散劑為陰離子型分散劑,可用木質素及衍生物磺酸鹽、烷基磺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當所述殺菌組合物為懸浮劑時,所述助劑包括1-8%的乳化劑、1-5%的防凍劑、0.1-2%的增稠劑、3-15%的溶劑,余量為填料,填料為水。
其中,上述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金屬鹽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增稠劑選自黃原膠、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溶劑為醇類、酮類、酯類和芳香烴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的一種含有敵瘟磷和嘧菌酯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在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應用。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與常規殺菌劑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與單劑相比該品種對水稻稻瘟病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顯著提高防治效果;2、可以替代部分中高毒殺菌劑,減少用藥量、降低環境污染和農產品的殘留;3、可延緩水稻稻瘟病對單一殺菌劑的抗藥性,4、具有持效期長的優點,與單一藥劑相比,可降低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55%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5g敵瘟磷、50g嘧菌酯、4g十二烷基硫酸鈉、2g木質素磺酸鈉、4g硫酸銨、2g阿拉伯膠、高嶺土補至100g,制得55%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2:55%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50g敵瘟磷、5g嘧菌酯、4g十二烷基硫酸鈉、2g木質素磺酸鈉、4g硫酸銨、2g阿拉伯膠、高嶺土補至100g,制得55%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3:5%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1g敵瘟磷、4g嘧菌酯、4g十二烷基硫酸鈉、2g木質素磺酸鈉、4g硫酸銨、2g阿拉伯膠、高嶺土補至100g,制得5%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按照實施例1、2、3的配方,將有效成分、助劑、填料混合,攪拌均勻后,經粉碎得到母粉,將母粉與粘結劑混合均勻,然后造粒、烘干、過篩,即可制得敵瘟磷·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4:50%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25g敵瘟磷、25g嘧菌酯、4g十二烷基硫酸鈉、4g木質素磺酸鈉、高嶺土補足100g,制得50%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5:60%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20g敵瘟磷、40g嘧菌酯、6g十二烷基硫酸鈉、5g木質素磺酸鈉、高嶺土補足100g,制得60%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6:30%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10g敵瘟磷、20g嘧菌酯、6g十二烷基硫酸鈉、5g木質素磺酸鈉、高嶺土補足100g,制得30%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按照實施例4、5、6的配方,將有效成分、助劑、填料加在一起,經氣流粉碎后,在錐形混合機內混合攪拌30分鐘,即可制得敵瘟磷·嘧菌酯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7:30%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10g敵瘟磷、20g嘧菌酯、6g烷基苯磺酸鈣、4g乙二醇、0.2g黃原膠、15g二甲苯、水補至100g,制得30%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實施例8:20%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16g敵瘟磷、4g嘧菌酯、7g烷基苯磺酸鈣、4g乙二醇、0.2g黃原膠、15g二甲苯、水補至100g,制得20%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實施例9:60%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40g敵瘟磷、20g嘧菌酯、8g烷基苯磺酸鈣、5g丙二醇、2g羥甲基纖維素、15g二甲苯、水補至100g,制得60%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按照實施例7、8、9的配方,將有效成分、溶劑、乳化劑加在一起,溶解成均勻油相;將水、抗凍劑、增稠劑、消泡劑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攪拌下,將水相加入油相,即可制得敵瘟磷·嘧菌酯懸浮劑。
應用實驗例:敵瘟磷·嘧菌酯防治水稻稻瘟病
本發明試驗共設置實施例1-實施例9、30%敵瘟磷ec、25%嘧菌酯sc和空白對照共12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重復面積100平方米,于水稻破口期、揚花期各噴藥一次,每畝兌水40公斤進行均勻噴霧,藥后21天調查各處理稻瘟病病情指數,并以對照區的病情指數計算相對防治效果,調查結果如表1。
表1敵瘟磷·嘧菌酯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間藥效試驗
從表1看出,本發明組合物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均顯著,比明顯高于對照藥劑,且對水稻生長安全,田間沒有發現不良反應。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