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泥鰍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網罩裝置的泥鰍養殖圈。
背景技術:
隨著農村產業的調整,泥鰍養殖業發展迅速,商品泥鰍已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泥鰍經常會受到白鷺等以魚蝦為食的水鳥捕食危害,不僅導致池塘養殖對象大量受傷、死亡,而且水鳥也傳播疾病,產生危害,而大多數水鳥為國家保護動物,不能撲殺,目前防鳥害主要采用驅趕方式,如人工驅趕、設施驅趕、或鞭炮、高音喇叭或藥物驅趕,這些不僅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噪聲污染也易給鳥類造成傷害。
因此,發明一種帶網罩裝置的泥鰍養殖圈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帶網罩裝置的泥鰍養殖圈,以解決現有驅趕設施的不足和易造成環境污染、噪聲污染同時易給鳥類造成傷害的問題。
一種帶網罩裝置的泥鰍養殖圈,包括包括立柱,上支撐件,防護網,養殖圈,光碟,飄帶,滑輪,漁網,動力繩,掛鉤,拉鏈,過濾板,汽石和排水孔,所述的立柱的上方安裝有上支撐件;所述的防護網由立柱和上支撐件定位;所述的養殖圈位于防護網的內部;所述的光碟和飄帶均勻分布在防護網的頂部及四周;所述的滑輪固定在上支撐件上;所述的動力繩用來連接滑輪和漁網;所述的掛鉤位于防護網一側的上部;所述的拉鏈位于掛鉤的下方;所述的過濾板位于養殖圈底部的上方;所述的汽石均勻的分布于過濾板的上方;所述的排水孔位于養殖圈底部的中央。
所述的動力繩纏繞在滑輪上,且動力繩的一端與漁網連接,另一端設置為手拉繩,該滑輪采用滑輪組結構;所述的漁網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網眼設置在3mm~6mm,魚苗可通過網眼逃脫,避免無謂的捕獲,撲魚方便快捷,操作簡單,高效省力。
所述的光碟和飄帶均勻分布在防護網的頂部及四周,其間距可分別設置在1m~7m和1m~3m之間,可有效的驅趕對泥鰍具有攻擊性的鳥類天敵,使用方便,環保衛生。
所述的拉鏈每隔1米安裝于掛鉤的下方,該拉鏈采用鋅合金沖壓結構,且共有3組;所述的拉鏈拉開后掛在掛鉤上,操作簡單,進出方便,便于運輸養殖物。
所述的立柱的底部埋入地底50cm,其上部高出養殖圈殖圈上邊緣1.5m;所述的立柱采用兩個,且間距為4m至5m;所述的防護網采用聚丙烯拉絲級樹脂編制網,其幅寬可在0.5~2cm之間;所述的防護網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結構,更換拆卸方便,使用便捷,便于清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滑輪的設置,撲魚方便快捷,操作簡單,高效省力。
2.本發明光碟和飄帶的設置,可有效的驅趕對泥鰍具有攻擊性的鳥類天敵,使用方便,環保衛生。
3.本發明掛鉤的設置,操作簡單,進出方便,便于運輸養殖物。
4.本發明防護網的設置,更換拆卸方便,使用便捷,便于清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面示意圖。
圖中:
1-立柱,2-上支撐件,3-防護網,4-養殖圈,5-光碟,6-飄帶,7-滑輪,8-漁網,9-動力繩,10-掛鉤,11-拉鏈,12-過濾板,13-汽石,14-排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2所示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網罩裝置的泥鰍養殖圈,包括立柱1,上支撐件2,防護網3,養殖圈4,光碟5,飄帶6,滑輪7,漁網8,動力繩9,掛鉤10,拉鏈11,過濾板12,汽石13和排水孔14,所述的立柱1的上方安裝有上支撐件2;所述的防護網3由立柱1和上支撐件2定位;所述的養殖圈4位于防護網3的內部;所述的光碟5和飄帶6均勻分布在防護網3的頂部及四周;所述的滑輪7固定在上支撐件2上;所述的動力繩9用來連接滑輪7和漁網8;所述的掛鉤10位于防護網3一側的上部;所述的拉鏈11位于掛鉤10的下方;所述的過濾板12位于養殖圈4底部的上方;所述的汽石13均勻的分布于過濾板12的上方;所述的排水孔14位于養殖圈4底部的中央。
所述的動力繩9纏繞在滑輪7上,且動力繩9的一端與漁網8連接,另一端設置為手拉繩,該滑輪7采用滑輪組結構;所述的漁網8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網眼設置在3mm~6mm,魚苗可通過網眼逃脫,避免無謂的捕獲,撲魚方便快捷,操作簡單,高效省力。
所述的光碟5均勻分布在上支撐件2上,其間距設置在1m~7m之間;所述的飄帶6均勻分布在防護網3的外圍,其間距設置在1m~3m之間,可有效的驅趕對泥鰍具有攻擊性的鳥類天敵,使用方便,環保衛生。
所述的拉鏈11每隔1米安裝于掛鉤10的下方,該拉鏈11采用鋅合金沖壓結構,且共有3組;所述的拉鏈10拉開后掛在掛鉤10上,操作簡單,進出方便,便于運輸養殖物。
所述的立柱1的底部埋入地底50cm,其上部高出養殖圈殖圈4上邊緣1.5m;所述的立柱1采用兩個,且間距為4m至5m;所述的防護網3采用聚丙烯拉絲級樹脂編制網,其幅寬可在0.5~2cm之間;所述的防護網3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結構,更換拆卸方便,使用便捷,便于清理。
工作原理
本發明的防護網3的各連接體之間均為可拆卸裝置,同時利用滑輪7和動力繩9的配合,可方便的實現捕魚,所述的飄帶6均勻分布在防護網3的外圍,其間距設置在1m~3m之間,可有效的驅趕對泥鰍具有攻擊性的鳥類天敵,使用方便,環保衛生,立柱1的底部埋入地底50cm,其上部高出養殖圈殖圈4上邊緣1.5m,立柱1采用兩個,且間距為4m至5m;所述的防護網3采用聚丙烯拉絲級樹脂編制網,防護網3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結構,更換拆卸方便,使用便捷,便于清理。
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