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牛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牛的飼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牛的養殖過程中,飼養員在給牛投喂飼料或水時,為避免飼料或水的浪費,防止飼料或水污染,會在牛棚中防止一個飼養槽,傳統的飼養槽僅有一個槽,通常是在喂完牛飼料后再在飼養槽放入水進行喂養或者在原飼養槽附近再并排設置一個用于喂水的飼養槽;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會造成飼料與水的交叉污染,使得飼養槽中飼料與水結合后結塊粘接在飼養槽上,時間長了易滋生病菌,不僅不易清理,而且還影響牛的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會結塊,便于清理而且清理周期長的用于牛的飼養裝置。
一種用于牛的飼養裝置,包括底座、飼養槽、電動推桿;所述底座呈長方體結構并安裝在地面上,在底座下部設有半開放的腔體,所述飼養槽包括由前擋板、后擋板、隔板、側板一、側板二圍成的料槽和由后擋板、隔板、下擋板、側板一、側板二圍成的水槽,料槽位于水槽上方;所述后擋板呈矩形結構,后擋板外表面的下部正對著底座下部的腔體;所述隔板垂直固定在后擋板內表面的中部;所述前擋板垂直固定在隔板端部并與后擋板平行;所述下擋板垂直固定在后擋板內表面的下部并與隔板平行;所述側板一、側板二分別固定在后擋板的兩側面上,側板一、側板二的內側面分別與后擋板、隔板、下擋板的兩側面固定連接,側板一、側板二的外側面分別鉸接在底座上,使得飼養槽可沿著底座轉動;所述電動推桿位于底座下部的腔體內,電動推桿的底端鉸接在腔體的內壁上,頂端鉸接的后擋板外表面的下部,可推動飼養槽轉動;
喂飼料時,電動推桿在電機的驅動下收縮而拉動后擋板向下轉動,最后后擋板外表面下部緊貼在底座內側面上,此時隔板平行于地面,料槽槽口朝上,向料槽中投入飼料即可進行喂料;喂水時,電動推桿在電機的驅動下伸出而推動后擋板向上轉動,最后后擋板的外表面上部緊貼在底座上表面上,此時隔板垂直于地面,水槽槽口朝上,向水槽中加入水即可進行喂水,同時也可對料槽中的飼料殘渣進行清理或補充飼料。
進一步的,所述側板一、側板二底部分別連接有與水槽連通的進水管和出水管。
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會結塊,便于清理而且清理周期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用于牛的飼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中所示:1-底座、2-料槽、3-后擋板、4-前擋板、5-隔板、6-側板一、7-水槽、8-下擋板、9-側板二、10-電動推桿、11-進水管、12-出水管、13-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會結塊,便于清理而且清理周期長的用于牛的飼養裝置。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牛的飼養裝置,包括底座1、飼養槽、電動推桿10;所述底座1呈長方體結構并安裝在地面上,在底座1下部設有半開放的腔體13,所述飼養槽包括由前擋板4、后擋板3、隔板5、側板一6、側板二9圍成的料槽2和由后擋板3、隔板6、下擋板8、側板一6、側板二9圍成的水槽7,料槽2位于水槽7上方;所述后擋板3呈矩形結構,后擋板3外表面的下部正對著底座1下部的腔體13;所述隔板5垂直固定在后擋板3內表面的中部;所述前擋板4垂直固定在隔板5端部并與后擋板3平行;所述下擋板8垂直固定在后擋板3內表面的下部并與隔板5平行;所述側板一6、側板二9分別固定在后擋板3的兩側面上,側板一6、側板二9的內側面分別與后擋板3、隔板5、下擋板8的兩側面固定連接,側板一6、側板二9的外側面分別鉸接在底座1上,使得飼養槽可沿著底座1轉動;所述電動推桿10位于底座1下部的腔體13內,電動推桿10的底端鉸接在腔體13的內壁上,頂端鉸接的后擋板3外表面的下部,可推動飼養槽轉動;
喂飼料時,電動推桿10在電機的驅動下收縮而拉動后擋板3向下轉動,最后后擋板3外表面下部緊貼在底座1內側面上,此時隔板5平行于地面,料槽2槽口朝上,向料槽2中投入飼料即可進行喂料;喂水時,電動推桿10在電機的驅動下伸出而推動后擋板3向上轉動,最后后擋板3的外表面上部緊貼在底座1上表面上,此時隔板5垂直于地面,水槽7槽口朝上,向水槽7中加入水即可進行喂水,同時也可對料槽2中的飼料殘渣進行清理或補充飼料。
進一步的,所述側板一6、側板二9底部分別連接有與水槽7連通的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
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會結塊,便于清理而且清理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