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3728閱讀:801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花盆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



背景技術:

花盆架用剛性材料構成一定形狀的格架供攀緣植物攀附的園林設施,又稱棚架、綠廊。花架可作遮蔭休息之用,并可點綴園景。花架設計要了解所配置植物的原產地和生長習性,以創造適宜于植物生長的條件和造型的要求。現在的花架,有兩方面作用。一方面供人歇足休息、欣賞風景;一方面創造攀援植物生長的條件。因此可以說花架是最接近于自然的園林小品了。

然而現有的花盆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現有的花盆在澆水方面仍然存在手動澆水,因此費時費力,其次就是花卉養殖需要大量水資源,然而水資源有限,因此在節約資源方面就尤為重要,還有就是,花卉養殖過程中對水資源的需要很謹慎,過多過少都會給花卉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包括雨水收集箱、花盆和倉體,所述倉體的頂部設置有雨水收集箱,且雨水收集箱的兩側設置有彈性彎管,所述彈性彎管的內部設置有噴水口,且雨水收集箱的內部中間位置處通過輸水管與儲水箱連接,所述儲水箱的內部設置有隔板,且隔板的一側設置有漏水口,所述儲水箱的頂部設置有花盆,且花盆的內部設置有土壤,所述花盆的內部位于土壤的底部設置有隔層,且隔層的內部開設有排水孔,所述倉體最底部儲水箱的一側通過輸水管與水泵上的進水口連接,且水泵上的出水口通過出水管與雨水收集箱連接,所述水泵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固定水泵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花盆共設置有多個,且多個花盆均設置在倉體的兩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儲水箱共設置有多個,且多個儲水箱均設置在花盆的底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倉體為梯形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噴水口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噴水口關于倉體的豎直中線對稱。

本發明中,首先,儲水箱的一側通過輸水管與下一個儲水箱連接,因此當上一個儲水箱內的水滿后便會通過輸水管流到下一個儲水箱,最后多出來的水資源通過水泵流回雨水收集箱內,因此能夠節約水資源,使得水資源能夠循環利用,且省時省力,給環衛工人提供便利,其次,雨水收集箱的兩側設置有彈性彎管,因此當雨水收集箱的雨水不夠多到噴到最后一層的花盆的時候,用戶可以使用彈性彎管使用噴水口對花盆進行灑水,使得對花盆澆水更佳全面,最后,花盆的底部設置有儲水箱,花盆的內部位于土壤的底部設置有隔層,且隔層的內部開設有排水孔,因此儲水箱內部的雨水產生水蒸氣通過排水孔對花盆內部的土壤進行澆水處理,可以長時間對花卉進行澆水處理,且不會擔心澆水過多,造成花卉死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花盆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彈性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雨水收集箱、2-花盆、3-儲水箱、4-輸水管、5-水泵、6-固定板、7-固定底座、8-出水管、9-倉體、10-土壤、11-隔層、12-排水孔、13-隔板、131-漏水口、14-彈性彎管、15-閥門、16-噴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包括雨水收集箱1、花盆2和倉體9,倉體9的頂部設置有雨水收集箱1,且雨水收集箱1的兩側設置有彈性彎管14,彈性彎管14的內部設置有噴水口16,且雨水收集箱1的內部中間位置處通過輸水管4與儲水箱3連接,儲水箱3的內部設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一側設置有漏水口131,儲水箱3的頂部設置有花盆2,且花盆2的內部設置有土壤10,花盆2的內部位于土壤10的底部設置有隔層11,且隔層11的內部開設有排水孔12,倉體9最底部儲水箱3的一側通過輸水管4與水泵5上的進水口連接,且水泵5上的出水口通過出水管8與雨水收集箱1連接,水泵5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固定水泵5的固定板6,且固定板6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底座7。

花盆2共設置有多個,且多個花盆2均設置在倉體9的兩側,儲水箱3共設置有多個,且多個儲水箱3均設置在花盆2的底部,倉體9為梯形結構,水口16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噴水口16關于倉體9的豎直中線對稱。

雨水收集箱1的兩側設置有彈性彎管14,且彈性彎管14的內部設置有閥門15,因此當雨水收集箱1內部的雨水不夠時,可以使用彈性彎管14對倉體9一側的花盆2進行澆水。

工作原理:使用時,將花卉放入到花盆2內,當遇到雨水天氣時,雨水收集箱1對雨水進行收集,雨水收集箱1內部的雨水通過輸水管4流到倉體9一側的儲水箱3內,當儲水箱3內部的雨水滿時,就會自動流到下一個儲水箱3內,儲水箱3內部產生水蒸氣,便會通過排水孔12對土壤10進行澆水,最后剩余的雨水便會通過水泵5重新輸送回雨水收集箱1內即可,以此循環利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澆水型花盆放置架,包括雨水收集箱、花盆和倉體,所述倉體的頂部設置有雨水收集箱。本發明中,首先,儲水箱的一側通過輸水管與下一個儲水箱連接,因此當上一個儲水箱內的水滿后便會通過輸水管流到下一個儲水箱,最后多出來的水資源通過水泵流回雨水收集箱內,因此能夠節約水資源,使得水資源能夠循環利用,且省時省力,給環衛工人提供便利,其次,花盆的底部設置有儲水箱,花盆的內部位于土壤的底部設置有隔層,且隔層的內部開設有排水孔,因此儲水箱內部的雨水產生水蒸氣通過排水孔對花盆內部的土壤進行澆水處理,可以長時間對花卉進行澆水處理,且不會擔心澆水過多,造成花卉死亡。

技術研發人員:昌越彬;蔣明睿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成都益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31
技術公布日:2017.10.0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