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少耕深松起垅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少耕深松起垅機,屬于農業機械中為大中型拖拉機配套使用的土壤耕作加工機具。
目前,旋耕機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生產中耕整地的重要農具之一。連云港旋耕機廠,南昌旋耕機廠等制造企業生產的系列旋耕機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以旋耕機為基體的旋耕復式作業機具不斷出現,推動了旋耕機具的發展,但是,這些機具普遍存在著與東方紅-75等拖拉機配套時傳動軸夾角過大,造成動力損失較大,起垅鏟起垅時的阻力較大,使旋耕復式作業機具的推廣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已有復式旋耕作業機基礎上,設計一種新型的適合與大中型拖拉機配套合理,總體結構緊湊的旋耕復式作業機具,在機架上可安裝深松,起垅部件,使該機一次下田除能完成旋耕作業外,還同時可完成深松、起垅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設計是,由系列旋耕機主傳動箱與副箱組成傳動箱總成,中心距可根據配套拖拉機的不同懸掛參數而相應變動,這樣機具與拖拉機配套使用時傳動軸夾角減小,動力損失少;旋耕刀軸總成上旋耕刀的排列按六區段“V”字形排列使旋耕起垅的土按垅形拋移,減小起垅時的阻力;由主梁,側板,兩個中間板組成機架,在兩中間板之間焊合帶固定孔的座板,傳動箱總成通過與兩中間板的法蘭盤和座板連接固定在機架上,深松鏟和起垅鏟可依照作業需要固定在機架的相應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充分利用已有旋耕機傳動部件和作業部件,如主傳動箱,旋耕刀軸總成等,只在旋耕機主傳動箱體上增加一個副箱,旋耕刀軸上旋耕刀的排列采用六區段“V”字形排列,使機具性能有較大改善,動力傳動損失減小,起垅阻力減小。
圖1是少耕深松起垅機總體裝配示意圖。
圖2是機架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剖面視圖。
圖4是旋耕刀排列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少耕深松起垅機主要由懸掛架1、傳動箱總成2,螺栓3、副箱4、主傳動箱5、上蓋連接板6、螺栓7、機架8、旋耕刀軸總成9、起垅鏟10、深松鏟11和、主梁12、側板13、中間板14、座板15、孔16、17等組成,深松鏟11和起垅鏟10分別用緊固件安裝固定在前后主梁12上,機架8是由主梁12,側板13,中間板14和座板15焊合而成,兩中間板14間距與傳動箱總成2的箱體寬度一致,形狀,螺孔位置,尺寸與箱體相匹配,箱體上也加工與座板15上的孔16的位置和尺寸相匹配的固定孔,箱體通過與中間板14上的孔17和座板15上的孔16用螺栓緊固,固定在機架8上,副箱4通過螺栓3(三個),螺栓7(五個)分別固定在上蓋連接板6和主傳動箱5上,旋耕刀軸總成9通過側板13固定在機架8上,旋耕刀的排列按圖4所示六區段“V”字形的排列方法。
權利要求1.一種少耕深松起垅機,由懸掛架1、副箱4、主傳動箱5、機架8、旋耕刀軸總成9、深松鏟11、起垅鏟10組成,其特征在于傳動箱總成2是由主傳動箱5和副箱4組成,并通過螺栓7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少耕深松起垅機,其特征在于旋耕刀軸總成9上旋耕刀的排列采用六區段“V”字形排列。
專利摘要一種少耕深松起垅機,是在新系列旋耕機的基礎上,以旋耕機箱體為主箱體,增加了副箱用以改變旋耕機傳動箱中心距,減少動力在傳遞過程中的損失,防止傳動軸損壞,副箱后面有與主箱體前面相匹配的固定孔,可將副箱固定在主傳動箱體上,在刀軸總成上,旋耕刀的排列按六區段“V”字形排列可減小起垅鏟的阻力。本機可一次完成旋耕、深松、起垅作業。
文檔編號A01B49/00GK2167510SQ9222119
公開日1994年6月8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29日
發明者郎國林, 王權, 蘇利國, 李云桂, 楊選緒, 汪勝英 申請人:北方機械制造廠,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國營太倉農機修理制造一廠, 連云港市旋耕機制造廠, 南昌旋耕機廠, 薊縣農業機械廠, 山西旋耕機廠, 上海松江農業機具廠, 石家莊市農業機械廠, 昌圖縣農機修造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