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間隔式定量播種機械,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
現有的谷物播種機,對于大粒、中粒種子的播種,多采用條播方式,其缺點是浪費種子,且不適于播種谷子、油菜、芝麻等小粒作物。也有少數播種機是采用點播方式播種,但這些點播機仍存在以下三個缺點一是不能同時施入種肥,播種后往往需進行一次后期追肥,使勞動強度加大,播種時間延長;二是不適于播種小粒作物,僅適于播種大粒、中粒種子;三是其株距不易調整,且結構復雜、重量較大、成本較高。目前對谷子、油菜、芝麻等小粒作物,多采用手工播種法,其缺點是播種勞動強度大、播種速度慢、播種質量差、浪費種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而提供一種可適于播種大粒、中粒、小粒種子,可適于在田間間套播種,并可實現種、肥兼施的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播種株距易于調整、且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
為完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特殊之處在于,它包括牽引桿6和設置在牽引桿6下端的開溝器1,開溝器1的兩側設有一對擋土板14,該擋土板的后端安裝有一對覆土板13,扶手10安裝在擋土板14上,支架3的前端聯接在牽引桿6上,其上部設置有種箱8及肥箱9,其下部通過升降調整螺栓15安裝有排種排肥管2,支架3的后端聯接一凸輪箱11,在凸輪18的一側通過凸輪軸17聯接一同軸轉動的地輪12,推桿20位于凸輪18之前的推桿套22內,其上設有一復位彈簧21,推桿20的前端與安裝在支架3內的排種排肥板19聯接。
上述技術解決方案中的支架3前部可以通過定位螺栓5裝設一個由調整桿4和劃行輪16構成的劃行器。這樣在大田播種時,劃行器所劃出的行線,即可作為下一行的播種路線,從而可保證行線之間的距離相等。
上述技術解決方案中的牽引桿6上端可以安裝有一對豁麥桿7。這樣在麥田間套種玉米或其它作物時,該豁麥桿7即可將麥桿向兩邊豁開,以方便播種。
上述技術解決方案中的地輪12可以是普通的固定式地輪;也可以是由輪轂23、位于輪轂23外端的調整導軌24、輪輞26和位于其內側的調整桿25構成,所述調整桿25通過定位螺栓29安裝在位于調整導軌24上的限位滑槽28中。這樣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調整調整導軌24與調整桿25之間的位置來調整地輪12的大小。
上述技術解決方案中的排種排肥板19可以根據種粒大小、點播穴粒數、播種株距等要求來選用具有不同孔徑播種孔、不同數量播種孔及不同厚度的排種排肥板。
附圖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該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的A向局部視圖;圖3是圖2的B-B剖視圖;圖4是該第一個實施例中劃行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該第一個實施例中地輪12的結構示意圖6是圖5的C-C剖面圖;圖7是圖5的D-D剖面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一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一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0是該實用新型中排種排肥板19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11是
圖10的剖視圖;
圖12是該實用新型中排種排肥板19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圖13是
圖12的剖視圖;
圖14是該實用新型中排種排肥板19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圖15是
圖14的剖視圖;
圖16是該實用新型中排種排肥板19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圖17是
圖16的剖視圖。
圖中各標號說明如下1-開溝器,2-排種排肥管,3-支架,4-調整桿,5-定位螺栓,6-牽引桿,7-豁麥桿,8-種箱,9-肥箱,10-扶手,11-凸輪箱,12-地輪,13-覆土板,14-擋土板,15-升降調整螺栓,16-劃行輪,17-凸輪軸,18-凸輪,19-排種排肥板,20-推桿,21-復位彈簧,22-推桿套,23-輪轂,24-調整導軌,25-調整桿,26-輪輞,27-防滑齒,28-限位滑槽,29-定位螺栓,30-排種孔,31-排肥孔,32-微調板。
參見
圖1、圖2、圖3知,該實施例具有牽引桿6和設置在牽引桿6下端的開溝器1,開溝器1的兩側設有兩個擋土板14,該擋土板的后端安裝有一對覆土板13,扶手10安裝在擋土板14的后上部,支架3的前端固定在牽引桿6上,其上部設置有肥箱9和位于肥箱兩側的兩個種箱8,支架3下部通過升降調整螺栓15安裝有排種排肥管2,支架3的后端聯接一凸輪箱11,凸輪18位于凸輪箱11內,凸輪18上設有四個均勻分布的凸起(必要時該凸起也可以是三個或五個以上),在凸輪18的一側通過凸輪軸17聯接一同軸轉動的地輪12,推桿20位于凸輪18之前的推桿套22內,推桿套22安裝在支架3中,推桿20上設有復位彈簧21,其前端與安裝在支架3內的排種排肥板19相聯接,排種排肥板19上設有一個排肥孔和二個排種孔,在牽引桿6上端裝有一對向后分開的豁麥桿7,在支架3的前上部通過定位螺栓5裝設一劃行器,該劃行器由調整桿4和劃行輪16構成。
參見圖4知,該實施例中劃行器的調整桿4上部為水平狀,使用時可用以調整播種的行間距離,下部為豎直狀,劃行輪16安裝在其下端,并可在調整桿4上旋轉。
參見圖5、圖6、圖7,該實施例中的地輪12是由輪轂23,設置在輪轂23之外的六個調整導軌24、六個調整桿25,位于調整桿外側的輪輞26構成,輪輞26之外設有防滑齒27,所述六個調整桿25各通過一個定位螺栓29安裝在位于調整導軌24上的限位滑槽28中。
參見圖8,該實施例的支架3上還可根據需要只設置一個肥箱9和一個種箱8,相應的排種排肥板19厚度較大,其上設置有一個排種孔和一個排肥孔,該機適于對大粒、中粒種子進行大株距的播種。也可將肥箱9用一個種箱8替代,即設置兩個種箱,排種排肥板19也相應的只設置兩個排種孔,此時可適于播種中粒小株距。
參見圖9,該實施例的支架3上只設有三個種箱8,而無肥箱,其排種排肥板19厚度較小,也相應設有三個排種孔。該機只排種不施肥,適于對微粒、小粒種子進行小株距播種。
參見
圖10、
圖11,該排種排肥板的厚度很小,其上設有三個很小的排種孔30,適于在播種小株距的微粒、小粒種子時使用。
參見
圖12、
圖13,該排種排肥板的厚度較小,其中部設有一個排肥孔31,兩側設有兩個較小的排種孔30,適于在播種較小株距的微粒、小粒種子時使用。
參見
圖14、
圖15,該排種排肥板的厚度較大,其上設有一個排肥孔31和一個較大的排種孔30,可適于在播種大株距的大粒、中粒大株距時使用。
參見
圖16、
圖17,該排種排肥板的厚度大,其上設有兩個較大的排種孔30,排種孔一側各設有一個安裝在排種排肥板上的微調板32,通過該微調板32可調整排種孔30的孔徑大小,從而控制播種穴粒數,該板可適于在排種較小株距的大粒、中粒種子時使用。
使用時拉動牽引桿6,整機向前運動,開溝器1在地表開出溝槽,地輪12向前滾動,地輪12通過凸輪軸17帶動凸輪18轉動,凸輪18推動推桿20作往復直線運動,推桿20帶動排種排肥板19作伸出與退回運動,使其上的排種孔30、排肥孔31退回時在種箱8和肥箱9下接種接肥,伸出時則通過排種排肥管分別排種排肥,排出后的種肥經覆土板13覆土,再經地輪12鎮壓,即可達到播種的目的。
若大田播種時,可卸下豁麥桿7,并根據播種所需的行距調整好劃行器調整桿14的位置,播種一行后,劃行輪16在地表劃出行線,下一行即沿此行線播種。若在麥田間套播玉米時,則卸下劃行器,裝上豁麥桿7即可。
若需調整播種株距、穴粒數時,則可更換排種排肥板19、種箱8和肥箱9。若地輪12的大小可以調整時,也可通過調整地輪12的大小來實現株距的微調。
結合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通過排種排肥板19的伸出與退回來進行點播,易于控制種量,從而達到均勻、精密點播、減少種子浪費的目的;2、可同時施入種、肥,縮短播種時間,減少勞動強度;3、可適用于大粒、中粒、小粒、微粒等各類種子進行大株距、小株距的播種,其播種株距、穴粒數可根據需要調整;4、未采用齒輪、鏈輪、鏈條等傳動部件,且采用一個地輪12來實現滾動與鎮壓的雙重目的,使整機結構非常簡單、體積減小、重量減輕、成本降低;5、可適于在田間套播種,在大田中播種時可同時進行劃行,且可適于各種作物的播種,因而具有一機多用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牽引桿(6)和設置在牽引桿(6)下端的開溝器(1),開溝器(1)的兩側設有一對擋土板(14),該擋土板的后端安裝有一對覆土板(13),扶手(10)安裝在擋土板(14)上,支架(3)的前端聯接在牽引桿(6)上,其上部設置有種箱(8)及肥箱(9),其下部通過升降調整螺栓(15)安裝有排種排肥管(2),支架(3)的后端聯接一凸輪箱(11),在凸輪(18)的一側通過凸輪軸(17)聯接一同軸轉動的地輪(12),推桿(20)位于凸輪(18)之前的推桿套(22)內,其上設有一復位彈簧(21),推桿(20)的前端與安裝在支架(3)內的排種排肥板(19)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輪(12)是由輪轂(23)、位于輪轂(23)外端的調整導軌(24)、輪輞(26)和位于其內側的調整桿(25)構成,所述調整桿(25)通過定位螺栓(29)安裝在位于調整導軌(24)上的限位滑槽(28)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前部通過定位螺栓(5)裝設一個由調整桿(4)和劃行輪(16)構成的劃行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桿(6)上端安裝有一對豁麥桿(7)。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間套多用精密點播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種排肥板(19)的排種孔一側設有一個微調板(3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間隔式定量播種機械,主要解決已有技術播種量不易控制、浪費種子、勞動強度較大、不適于播種小粒作物以及結構復雜、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點。包括牽引桿、開溝器和支架,支架上設有種箱、肥箱和排種排肥管,支架后端聯接一凸輪箱,凸輪的一側安裝一地輪,凸輪通過推桿推動排種排肥板作往復運動,該排種排肥板可根據種粒大小、播種株距及穴粒數進行更換。該機可適用各類種子進行大株距、小株距的點式播種。
文檔編號A01C7/06GK2207052SQ94245980
公開日1995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25日
發明者高志文 申請人:高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