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施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施肥器。
【背景技術】
[0002]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都需要施肥,傳統的人工方式都需要人工施肥,需要人們一邊挖坑一邊將肥料放入,然后將土壓平,這樣不僅消耗體力又費時,而且化肥利用率不高,易造成土壤板結等現象,因此市面上出現了一種幫助施肥的施肥器,可以通過機械將肥料送到土壤內,但是局限在土壤表面,不能將肥料送達更深更需要肥料的位置,達不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施肥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施肥器一般是將肥料施加在土壤的表層,達不到最佳的施肥效果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施肥器,包括肥料桶、桶支架、導管、肥料槍,還包括導肥器和歸位彈簧,肥料槍底部有底座,底座為喇叭形平底結構,底座的平底上有圓形孔洞,導肥器為圓柱形并帶有錐形頭,導肥器的表面有均勻排列在圓柱形圓周表面母線方向上的儲肥槽,導肥器的圓柱部分與底座的圓形孔洞相配合,導肥器上部連接有槍桿,槍桿上套有歸位彈簧,槍桿上部連接有手壓柄。
[0005]
[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有: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不同肥料及植物的需要,將肥料施加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內,可以最大限度的達到施肥效果。本實用新型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便的特點,并且可以減輕農民負擔、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減少了環境污染。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肥料槍剖面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與肥料桶連接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0010]圖中符號說明:桶蓋1、肩帶2、桶身3、桶支架4、槍桿5、導管6、調肥閥7、助力踏板8、底座9、歸位彈簧10、土壤11、手壓柄12、肥料桶13、肥料槍14、儲肥腔15、儲肥槽16、導肥器17、錐形頭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0012]如圖1-3所示,一種新型施肥器,包括肥料桶13、桶支架4、導管6、肥料槍14,還包括導肥器17和歸位彈簧10,肥料桶13由桶蓋1、桶身3、肩帶2構成,肩帶2位于桶身3的背部,桶身3底部設置有桶支架4;肥料槍14通過導管6與肥料桶13連接,肥料槍14的上部設置有手壓柄12,中間部分設置有槍桿5、調肥閥7、助力踏板8,下部設置有儲肥腔15和底座9,底座9為喇叭形平底結構,底座9的平底上有圓形孔洞,導肥器17為圓柱形并帶有錐形頭18,導肥器17的內部有均勻排列在圓柱形圓周上的六個圓柱形儲肥槽16,儲肥槽16和錐形頭18聯通,導肥器17的圓柱部分與底座9的圓形孔洞相配合,導肥器17上部連接有槍桿5,槍桿5上套有歸位彈簧10,歸位彈簧10—頭頂在槍桿5上,另一頭頂在肥料槍14的臺階上,運動過程中起到歸位的作用。
[0013]肥料從桶身3內經過導管6流動到肥料槍14內,可通過調肥閥7調節肥料流量的大小,通過桶支架4將桶身3固定后,將肥料槍14固定在需要施肥的土壤11區域,根據需要施肥的深度,選擇通過按壓手壓柄12和踩踏助力踏板8對導肥器17施加壓力,肥料通過肥料槍14的儲肥腔15流動到導肥器17的儲肥槽16內,再通過導肥器17的移動將肥料運送到指定深度的土壤11內,移動施肥器時可通過肩帶2將施肥器背起并移動。
[0014]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的彈簧可以在施肥后起到歸位作用。可以通過導肥器的設計長度,來控制施肥的深度,可以將肥料送達不同深度的需要肥料的土壤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肥料只能施加在土壤表層,達不到最佳施肥效果的問題。
[0015]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施肥器,包括肥料桶、桶支架、導管、肥料槍,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肥器和歸位彈簧,肥料槍底部有底座,底座為喇叭形平底結構,底座的平底上有圓形孔洞,導肥器為圓柱形并帶有錐形頭,導肥器的表面有均勻排列在圓柱形圓周表面母線方向上的儲肥槽,導肥器的圓柱部分與底座的圓形孔洞相配合,導肥器上部連接有槍桿,槍桿上套有歸位彈簧,槍桿上部連接有手壓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施肥器,涉及農業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施肥器。由肥料桶、桶支架、導管、肥料槍組成,肥料槍底部有底座,底座為喇叭形平底結構,底座的平底上有圓形孔洞,導肥器為圓柱形并帶有錐形頭,導肥器的表面有均勻排列在圓柱形圓周表面母線方向上的儲肥槽,導肥器的圓柱部分與底座的圓形孔洞相配合,導肥器上部連接有槍桿,槍桿上套有歸位彈簧,槍桿上部連接有手壓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施肥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只能將化肥施加在土壤表層內,達不到最佳施肥效果的問題。
【IPC分類】A01C23/02
【公開號】CN205105612
【申請號】CN201520886867
【發明人】李淑春, 張翼祥, 孫啟剛
【申請人】李淑春, 張翼祥, 孫啟剛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