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周年化生產食用菌的溫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種植大棚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周年化生產食用菌的溫室大棚。
【背景技術】
[0002]溫室又稱暖房,是指能透光、保溫(或加溫),用來栽培菌類、蔬菜或其他矮本植物的設施。該發明能打破所栽培菌類、蔬菜或其它植物自然生長休眠的規律,實現不受地理和自然因素影響全年全天候生產的需要。尤其在冬季寒冷地區能夠滿足所栽培菌類、蔬菜或其它植物的正常生長且只需陽光照射而不需要多余的增溫措施。溫室的種類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溫條件等又可分為很多種類,如玻璃溫室、塑料溫室;單棟溫室、連棟溫室;單屋面溫室、雙屋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溫室結構應密封保溫,但又應便于通風降溫。現代化溫室中具有控制溫濕度、光照等條件的設備,用電腦自動控制創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環境條件。
[0003]真菌類培植比傳統經濟作物有著更好的市場效益,由于真菌類作物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因此絕大多數的真菌類作物需要在溫室大棚中進行培訓種植。現有技術的溫室大棚保溫效果較差,尤其是在極端寒冷的氣候下無法根據進行溫度調控,難以根本上創造出適合真菌類生長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導致當下溫室真菌作物生長品質不夠理想,產量不佳,影響種植戶的收益。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周年化生產食用菌的溫室大棚,該溫室大棚具有較好的保溫效果,較適于寒冷季節種植食用菌。
[0005]一種可周年化生產食用菌的溫室大棚,包括大棚本體,大棚本體包括用于圍成棚室的棚架體和覆蓋于所述棚架體的棚表覆蓋體,所述棚表覆蓋體包括形成所述棚室之頂面、前立面和后立面的主體覆蓋體和形成所述棚室之兩個側立面的側面覆蓋體,所述主體覆蓋體包括內層塑料膜、覆蓋于所述內層塑料膜表面的兩層塑料布以及設置于該兩層塑料布之間的保溫層,所述側面覆蓋體包括標準冷庫庫板和/或復合板。
[0006]優選地,所述主體覆蓋體還包括由若干根牽拉繩橫縱交織形成的用于承托兩層塑料膜的襯網。
[0007]優選地,所述保溫層為EPE保溫片材和/或保溫棉,所述保溫片材的厚度為0.5cm?2cm,所述保溫棉的厚度為1.5cm?4cm,所述塑料的厚度為0.08?0.12mm。
[0008]優選地,所述形成所述棚室之后立面的主體覆蓋體包括由高為1.5m的標準冷庫庫板和/或復合板,或者包括EPE材質的保溫片材和設置于所述保溫片材的保溫棉。
[0009]優選地,所述棚架體包括多根平行的外拱骨架、橫向設置的多根平行的柁梁和縱向設置的多根平行的立柱,所述外拱骨架連接柁梁和立柱,所述立柱連接柁梁;所述外拱骨架由彈簧卡連接或者通過鐵絲綁縛方式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棚室內還設有菌棒支架,所述菌棒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由多個平行且豎直設置的支架單元、多根平行且用于串連所有支架單元的橫向拉絲構成,所述支架單元包括兩根豎向的粗桿和多根橫向的細桿,位于同一平面的橫向拉絲和細桿縱橫交錯連接形成一個支架層。
[0011]優選地,所述菌棒支架還包括用于安裝支架本體的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設有滾輪,于所述滾輪相配合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包括槽框和設置于槽框內的卡柱,所述滾輪設有輪槽,所述輪槽可卡入卡柱的外周以使得滾輪可滾動于槽框內。
[0012]優選地,所述支架本體上設有用于承托支架本體的支架托柱(35),所述支架底座的底部設有用于安裝滾輪的滾輪安裝座。
[0013]優選地,所述棚室內還設有可將所述棚室分隔成多個單元棚室的隔離帶,所述隔離帶豎直設置且相互平行,所述隔離帶之間的間距為5?Sm。
[0014]本發明的溫室大棚包括用于圍成棚室的棚架體和覆蓋于所述棚架體的棚表覆蓋體,棚表覆蓋體包括形成所述棚室之頂面、前立面和后立面的主體覆蓋體和形成所述棚室之兩個側立面的側面覆蓋體,主體覆蓋體包括內層塑料膜、覆蓋于所述內層塑料膜表面的兩層塑料布以及設置于該兩層塑料布之間的保溫層,側面覆蓋體包括標準冷庫庫板和/或復合板,由此獲得了保暖效果好的溫室大棚,保證了從白天吸收的陽光熱量在良好的保溫覆蓋層的共同作用下不需要人為添加任何采暖措施即可保證棚內夜間的溫度,從而大大節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溫室大棚的側立面圖;
[0016]圖2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溫室大棚的截面圖;
[0017]圖3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溫室大棚的立體結構圖;
[0018]圖4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支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支架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菌棒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01—側立面;02—后立面;03—前立面;04—頂面;11一外拱骨架;12—立柱;13—佗梁;4一通風口 ;5—門;30—支架本體;31—支架單兀;311—粗桿;312—細桿;32—支架層;321—橫向拉絲;33—滾輪;34—支架底座;341—滾輪安裝座;35—支架托柱;36—軌道;361—槽框;362—卡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23]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24]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25]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0026]如圖1、2和3所示,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溫室大棚的側立面圖、截面圖和立體結構圖。本發明溫室大棚由大棚本體,以及設置于大棚本體內的菌棒支架、冷調節系統、排氣系統、微噴系統和隔離帶所構成。
[0027]大棚本體的高度為5?8m。例如長為60m、寬為12m、高為5m。大棚本體由棚架體和覆蓋于該棚架體的棚表覆蓋體所構成。棚架體形成大棚本體的支撐結構,其圍成的空間為棚室。
[0028]棚表覆蓋體由形成棚室之頂面04、前立面03、后立面02的主體覆蓋體,和形成棚室之兩個側立面01的側面覆蓋體所構成。主體覆蓋體由內層塑料膜、覆蓋于該內層塑料膜表面的兩層塑料布和設置于該兩層塑料布之間的保溫層構成。塑料膜和塑料布的厚度優選為0.08?0.12_,它們以強度和韌性較好的塑料布或膜為宜。保溫層可以為保溫片材和/或保溫棉,這里“和/或”指可根據地區溫度條件差異,溫片材和棉被這兩層可任選其一也可同時使用。保溫片材的實例有EPE材質的透明片材,當然還可以為其它的具有較好保溫性材料。保溫片材的厚度優選為0.5cm?2cm。保溫棉的厚度為1.5cm?4cm,保溫棉被以防火防曬材質為宜。為了提高對兩層塑料膜的承托而防止塑料膜的坍塌,主體覆蓋體還進一步包括若干根牽拉繩橫縱交織形成的襯網,襯網繃緊的塑料、尼龍或者絲麻類軟質繩網。
[0029]為了便于控制主體覆蓋體的卷起或鋪開,還可設置電動卷裝置,可以于內層塑料膜設置一驅動力較小的電動卷膜機,于兩層塑料布和保溫層(便于闡述,統稱為負重覆蓋體)整體設置一驅動力較大的電動卷被機。電動卷裝置對控制主體覆蓋體的卷起或鋪開可有助于棚室內通風。具體為,可根據需要向陽面和背光面同時卷起也可單獨卷起某一面,卷起高度根據通風和光照需要也可以靈活調配。例如夏季白天光照較差的情況下可適當卷起負重覆蓋體來增加光照,光線較強的情況下可落下負重覆蓋體起到遮陽避暑的作用,夜間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可把棚表覆蓋體部分分層次全部適當卷起讓菌類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冬季里白天可適當卷起負重覆蓋體來增加光照、提高棚內溫度,夜間全部落下所有白天卷起的棚表覆蓋物,保持棚內溫度。
[0030]側面覆蓋體包括標準冷庫庫板和/或復合板,兩者的厚度優選為10?15cm。可根據實際需要于側面覆蓋體內部設置用于進出棚室的門5,當然為了便于棚室內空氣的流通,可于側面覆蓋體的頂部設置通風口 4。
[0031]作為一個實施方式,形成所述棚室之后立面02的主體覆蓋體包括由高為1.5m的標準冷庫庫板和/或復合板,兩者單獨或共同組合密閉墻體。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棚室之后立面02的主體覆蓋體由EPE材質的保溫片材和設置于所述保溫片材的保溫棉所構成。保溫棉可采用搖臂電動卷被機卷動。這里“棚室之后立面02”指棚室背光的那個側立面01。該兩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