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園林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中市政園林綠化工程和房地產園林景觀綠化工程隨處可見。在這些大大小小的綠化工程中,作為景觀綠化的主角或主要要素的苗木,其成活率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與此同時,各種類型的景觀工程,都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就要呈現出讓人滿意的綠化景觀,例如一些新建的主題公園、游樂園、開發商急切待售開盤的地產項目,以及一些賓館飯店等等,都要盡快使綠化見效果,這些都給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帶了很大的壓力。
[0003]經檢索,發現一篇與本專利內容相關的專利文獻,公開號為CN102771307A的中國專利,該專利提供一種櫸樹芽苗移栽方法,屬于苗木培育領域;該方法包括:(1)于冬季深翻土地,施加腐熟有機肥,整地使苗床寬1.0?1.2m,苗床高30?40m,并對苗床除蟲除雜草;(2)于4月下旬?5月上旬,當櫸樹芽苗長至2葉I心時,或長到6?10片葉子、根系長達3?5cm時,進行芽苗移栽,起苗、移栽;(3)移栽后在苗床上架遮陽網,并進行移栽后管理。本發明針對櫸樹苗期的特點進行移植,通過調節苗木的生育狀態,彌補播種苗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齊的不足,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培育出性質優良的櫸樹壯苗,滿足社會對櫸樹的需求。
[0004]通過對比,上述專利公開文獻與本專利申請在技術方案上有較大不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活率高、成本低、環保的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
[0006]本發明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7]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步驟如下:
[0008]步驟一,季節為早春2月中旬至3月中旬,樹種未出樹芽,將樹種從原生長地挖取,土球規格為樹木胸徑的7?10倍;
[0009]步驟二,用包裝布將樹種的根莖包裹,在溶液中常溫浸泡8-10h ;
[0010]步驟三,樹種的修剪
[0011]修剪根據種植要求將樹冠部位的部分樹主干、樹枝、樹葉修剪掉;
[0012]步驟四,對樹冠噴灑營養液,該營養液為生長素和保鮮劑;
[0013]步驟五,6-10月份出圃進行栽培;
[0014]步驟六,植穴開挖
[0015]首先挖坑,展尺寸寬15?25cm,深15?25cm的栽植坑,然后向栽植坑內倒入水,并將水與栽植坑內的浮土攪拌成泥漿,將樹種根部放置栽植坑的泥漿中并覆蓋土壤;
[0016]步驟七,覆土
[0017]樹種放入穴內,栽植深度較原來略深2?3cm,栽植時先取出包裝布,然后進行覆土,當覆土至穴深1/2時,將樹種輕輕上提,進行踩實,再覆土至穴口,并踩實,最后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
[0018]而且,所述步驟一中樹種的直徑為15-25cm。
[0019]而且,所述步驟二中包裝布為無紡布;所述溶液為生根粉:水=1:10,生根粉包括防腐劑、再生劑、生長素。
[0020]而且,所述步驟七中水的深度為栽植坑的三分之二。
[0021 ]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22]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通過各項環節減少樹種水分的流逝,同時進行了相應的處理以提高苗木移栽后的適應性,縮短了樹種移植后的緩苗時間,使樹種更新能力增強,景觀效果好,成活率高達95%以上。本方法移栽成活率高,節約能耗,儲藏和運輸安全,生產成本低廉且對環境無任何污染,節約了大量資源。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4]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季節為早春2月中旬至3月中旬,樹種未出樹芽,步驟為:
[0025]步驟一,選取直徑為15_25cm的樹種,將樹種從原生長地挖取,土球規格一般以樹木胸徑的7?10倍為宜,并盡可能多地保留根系;
[0026]步驟二,用包裝布將樹種的根莖包裹,該包裝布為無紡布,在溶液中常溫浸泡8-10h,該溶液為生根粉:水=1:10,生根粉包括防腐劑、再生劑、生長素;
[0027]步驟三,樹種的修剪
[0028]修剪根據種植要求將樹冠部位的部分樹主干、樹枝、樹葉修剪掉;
[0029]步驟四,對樹冠噴灑營養液,該營養液為生長素和保鮮劑;
[0030]步驟五,6-10月份出圃進行栽培;
[0031]步驟六,植穴開挖
[0032]首先挖坑,展尺寸寬15?25cm,深15?25cm的栽植坑,然后向栽植坑內倒入2/3的水,并將水與栽植坑內的浮土攪拌成泥漿,將樹種根部放置栽植坑的泥漿中并覆蓋土壤,這樣做可避免“懸根”情況的發生,因此避免了造成移栽樹種死亡的重要原因。
[0033]步驟七,覆土
[0034]覆土時要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技術進行,確保樹種直立、方位正確(若方向錯位,樹種緩苗期將延長7天左右,成活率降低20%左右),并根據樹種深淺要求,樹種放入穴內,栽植深度較原來略深2?3cm,栽植時先取出包裝布,然后進行覆土,當覆土至穴深1/2時,將樹種輕輕上提,進行踩實,再覆土至穴口,并踩實,最后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此外,還應及時灌水,第I次灌水必須充分灌透。
[0035]以下通過實驗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36]取100株尺寸、樹齡、品種大小相同的樹種,分成A、B兩組,分組各50株,移栽至土壤相同的環境中,其中A組樹種采用傳統的移栽方法,B組樹種采用本發明的移栽方法,經過實驗對比發現,B組樹種的成活率為95%,樹種高度的平均值為2.34m,且枝葉茂密;而A組樹種的成活率為52%,樹種高度平均值為1.67m。顯然,采用本發明方法移栽的樹種成活率、生長情況明顯高于A組。
【主權項】
1.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一,季節為早春2月中旬至3月中旬,樹種未出樹芽,將樹種從原生長地挖取,土球規格為樹木胸徑的7?10倍; 步驟二,用包裝布將樹種的根莖包裹,在溶液中常溫浸泡8-lOh ; 步驟三,樹種的修剪 修剪根據種植要求將樹冠部位的部分樹主干、樹枝、樹葉修剪掉; 步驟四,對樹冠噴灑營養液,該營養液為生長素和保鮮劑; 步驟五,6-10月份出圃進行栽培; 步驟六,植穴開挖 首先挖坑,展尺寸寬15?25cm,深15?25cm的栽植坑,然后向栽植坑內倒入水,并將水與栽植坑內的浮土攪拌成泥漿,將樹種根部放置栽植坑的泥漿中并覆蓋土壤; 步驟七,覆土 樹種放入穴內,栽植深度較原來略深2?3cm,栽植時先取出包裝布,然后進行覆土,當覆土至穴深1/2時,將樹種輕輕上提,進行踩實,再覆土至穴口,并踩實,最后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樹種的直徑為15_2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包裝布為無紡布; 所述溶液為生根粉:水=1:10,生根粉包括防腐劑、再生劑、生長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六中水的深度為栽植坑的三分之二。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步驟如下:步驟一,將樹種從原生長地挖取,土球規格為樹木胸徑的7~10倍;步驟二,用包裝布將樹種的根莖包裹,在溶液中常溫浸泡8-10h;步驟三,樹種的修剪;步驟四,對樹冠噴灑營養液;步驟五,6-10月份出圃進行栽培;步驟六,植穴開挖,首先挖坑,向栽植坑內倒入水,并將水與栽植坑內的浮土攪拌成泥漿,將樹種根部放置栽植坑的泥漿中并覆蓋土壤;步驟七,覆土。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移栽樹木成活率的方法通過各項環節減少樹種水分的流逝,同時進行了相應的處理以提高苗木移栽后的適應性,縮短了樹種移植后的緩苗時間,使樹種更新能力增強,景觀效果好,成活率高達95%以上。
【IPC分類】A01G7-06, A01G23-04
【公開號】CN104620933
【申請號】CN201310549598
【發明人】王學敬
【申請人】天津市亨達川洋苗木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
【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
【申請日】201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