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用零件的安裝構造及其方法、具有該安裝構造的釣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于安裝在釣竿的外周面上裝設的釣線導件、卷線器座等零件的安裝構造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用于在釣竿的外周面上安裝釣線導件、卷線器座等零件的構造,例如日本國特開2008-263841號公報、日本國特開2004-194563號公報記載的那樣,將零件的腳部以配置于釣竿外周面的狀態并通過在該腳部及釣竿上纏繞安裝線而安裝于釣竿。通常為了將該零件固定于釣竿而以覆蓋安裝線的方式在纏繞于釣竿的安裝線的表面設置樹脂層。
[0003]在具有這樣進行安裝的零件的釣竿中,存在當釣竿較大地撓曲時大荷載作用于零件而導致容易在該零件的安裝部(例如釣線導件的腳部)附近的樹脂層上產生裂紋這樣的問題。這種問題在日本國特開2008-263841號公報的
[0004]段、日本國特開2004-194563號公報的
[0005]段中也有提及。為了解決該問題,在日本國特開2008-263841號公報中是將與安裝線交叉的補強部件設于零件的安裝部附近來對安裝部進行補強。并且,在日本國特開2004-194563號公報中是將伸長率比安裝線小的低伸長率部件設于安裝線和釣線導件的腳部之間來對安裝部進行補強。
[0004]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08-263841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2004-194563號公報
[0005]但是,日本國特開2008-263841號公報的補強部件是通過用于安裝零件的安裝線進行固定的。因此在安裝線與零件的腳部之間配置零件而無法通過安裝線直接緊固釣線導件的腳部,從而導致零件在釣竿上的固定容易松弛。并且,日本國特開2004-194563號公報中的補強用的低伸長率部件也是在安裝線和零件的腳部之間配置,因此同樣會導致零件在釣竿上的固定容易松弛。
【發明內容】
[0006]為此,本發明的課題在于,能夠通過安裝線將零件穩定地固定于釣竿,并且令使用者不易看到樹脂層上產生的裂紋。
[0007]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是在釣竿的外周面上裝設的釣竿用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具備:沿著前述釣竿軸向的規定寬度在前述零件的安裝部及前述釣竿上纏繞的線狀的零件固定部件、設于前述零件固定部件表面的罩部件、及以覆蓋前述零件固定部件及前述罩部件的方式設置的樹脂層。
[0008]并且,本發明是在釣竿的外周面上裝設的釣竿用零件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在釣竿的外周面上配置釣竿用零件的安裝部的工序、沿著前述釣竿軸向的規定寬度在前述零件的安裝部及前述釣竿上纏繞線狀的零件固定部件的工序、在前述零件固定部件的表面配置罩部件的工序、及以覆蓋前述零件固定部件及前述罩部件的方式設置樹脂層的工序。
[0009]并且本發明是在釣竿的外周面上裝設的釣竿用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具備:具有第I區域和第2區域而該第I區域固定于前述釣竿的外周面的罩部件、在前述罩部件的前述第I區域的表面載置安裝部的零件、及纏繞于前述安裝部及前述釣竿的線狀的零件固定部件,前述罩部件以前述第2區域覆蓋前述零件固定部件表面的方式在前述第I區域和前述第2區域的邊界上彎曲,還具備以覆蓋前述零件固定部件及前述罩部件的方式設置的樹脂層。
[0010]另外本發明是在釣竿的外周面上裝設的釣竿用零件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在釣竿的外周面上配置具有第I區域和第2區域的罩部件的該第I區域的工序、在前述罩部件的前述第I區域的表面配置零件的安裝部的工序、在前述安裝部及前述釣竿上纏繞線狀的零件固定部件的工序、以前述罩部件的前述第2區域覆蓋前述零件固定部件的表面的方式將前述罩部件在前述第I區域和前述第2區域的邊界上彎曲的工序、及以覆蓋前述零件固定部件及前述罩部件的方式設置樹脂層的工序。
[0011]根據本發明,即使有較強的張力作用于釣線而在釣線導件、卷線器座的腳部上作用從釣竿翹起的方向的力,也會因為以覆蓋安裝部和零件固定部件的方式配置有罩部件,從而避免裂紋的發生部位(安裝部附近的樹脂)進入釣竿使用者的視線,即便產生了裂紋,釣竿使用者也不易看到該裂紋。
[0012]特別是在使罩部件不透明的情況下具有這樣的效果:安裝部附近產生的裂紋被罩部件遮蔽而不會被釣竿使用者看見。
[0013]另外,當包覆安裝線的樹脂層產生裂紋時,雖然容易讓人聯想是否會對零件和釣竿的安裝強度有影響,但實際上零件是通過安裝線被牢固地固定的,因此即使產生裂紋也基本上對釣竿的使用無影響。本發明不僅意圖阻止裂紋的發生,更基于即使在發生裂紋的情況下釣竿的使用者也不易看到該裂紋這樣的獨特觀點來解決課題,與本說明書中舉出的現有技術在發明的出發點及其思想方面具有顯著區別。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模式地表示第一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圖。
圖2為將第一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視圖。
圖3為將第一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俯視圖。
圖4為將第一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視圖。
圖5為將第一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視圖。
圖6為將第二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視圖。
圖7為將第二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俯視圖。
圖8為將第二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釣線導件附近放大表示的剖視圖。
符號說明
10:釣竿;11:釣竿;13:卷線器座;15-1?15-9:釣線導件;21:安裝線;22:罩部件;23-1,23-2:罩部件用安裝線;24:樹脂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適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各圖中對相同的構成要素標記了相同的參照符號。希望留意的一點是,各圖為了便于說明而未必以準確的縮尺表示。
[0016]圖1?5為模式地表示第一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的圖。如圖所示,第一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釣竿10(裝設全部零件的完成制品)具備:細長的釣竿11、介由卷線器座13裝拆自如地裝設于釣竿11的卷線器12、及安裝于釣竿11基端側的把手14。在本說明書中,有時將釣竿11的把手14側稱為“后”、釣竿11的竿梢側稱為“前”。并且,有時將圖1的上側(安裝卷線器12的一側)稱為“上”、其相反一側稱為“下”,將圖1的近前側稱為“右”、進深側稱為“左”。
[0017]在釣竿11的外周面上作為進行裝設的零件安裝至少I個的釣線導件。在圖1的例子中,在釣竿11上安裝有釣線導件15-1至釣線導件15-9的9個釣線導件。從卷線器12放出的釣線(未圖示)通過釣線導件15-1至釣線導件15-9被導向釣竿11的竿梢。釣線導件15-1處于最靠近釣魚人手部的位置,因而有時稱為“基部導件”。并且,釣線導件15-9處于釣竿11的最頂端側,因而有時稱為“頂端導件”。在本說明書中,有時將釣線導件15-1至釣線導件15-9統稱為釣線導件15。
[0018]在圖1中,卷線器12為拋餌式卷線器。如圖所示,拋餌式卷線器一般是安裝于釣竿11外周面的上側。在卷線器12安裝于釣竿11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