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棚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棚種植方法,屬于大棚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棚種植十分流行,有效地改善了種植的效果,方便人們的生活,也方便了低溫或者不符合種植要求的季節予以種植蔬菜,改善了大棚種植效果,一般的大棚種植,要求較高,需要采用合適的方式予以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棚種植方法,以便更好地改善大棚種植效果,方便根據需要予以種植使用,提高種植效率。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大棚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大棚,該大棚采用塑料薄膜;
(2)處理種植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包括秸桿15?45份、桑樹樹皮25?55份、棕櫚樹皮20?50份、木肩20?30份、甘蔗渣15?35份、蠶沙15?25份、玉米芯15?25份、米糠10?25份、食用菌棒5?15份、尿素5?15份、粘土 5?15份;
(3)布置苗床及基質:在大棚內設置離地高度20?40cm的苗床,單架苗床的寬度不超過2m ;苗床上鋪設6?1cm基質;
(4)移栽:將組培瓶苗放于遮陽網下,常溫下全天候通風10?15天后移栽種植至苗床上;
(5)田間管理:種植環境條件為:光照強度18000?25000Lux;大棚內光照強度為16000?22000Lux ;生長溫度為10?32°C,濕度為65%?85% ;陰雨天氣時,濕度在9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防止細菌性、真菌性病害發生;并補水及水質,通風施肥;
(6)病蟲害防治:每月噴一次殺蟲藥作為預防。
[0006]進一步地,所述步驟5中,補水時采用天然泉水和質量濃度為0.08?0.16%的石灰水,pH值為7.0?7.4。
[0007]進一步地,所述基質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后,攪拌均勻,淋水至水分含量達50?60%,于50?60°C下堆放發酵,每隔8?10天翻堆一次,待發酵熟化后使用;發酵后的基質使用多菌靈按質量比1:600兌水,與基質拌勻消毒后制得。
[0008]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發明方法所采用的大棚種植方法,能恒溫,模擬日照,防病蟲,純天然,病蟲害低,種植效率高,使用方便,改善了大棚種植培育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發明。
[0010]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的大棚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大棚,該大棚采用塑料薄膜;
(2)處理種植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包括秸桿15份、桑樹樹皮25份、棕櫚樹皮20份、木肩20份、甘蔗渣15份、蠶沙15份、玉米芯15份、米糠10份、食用菌棒5份、尿素5份、粘土 5份;
(3)布置苗床及基質:在大棚內設置離地高度20cm的苗床,單架苗床的寬度不超過2m;苗床上鋪設6cm基質;
(4)移栽:將組培瓶苗放于遮陽網下,常溫下全天候通風10天后移栽種植至苗床上;
(5)田間管理:種植環境條件為:光照強度18000?25000Lux;大棚內光照強度為16000?22000Lux ;生長溫度為10?32°C,濕度為65%?85% ;陰雨天氣時,濕度在9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防止細菌性、真菌性病害發生;并補水及水質,通風施肥;
(6)病蟲害防治:每月噴一次殺蟲藥作為預防。
[0011]所述步驟5中,補水時采用天然泉水和質量濃度為0.08%的石灰水,pH值為7.0。
[0012]所述基質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后,攪拌均勻,淋水至水分含量達50%,于50?60°C下堆放發酵,每隔8?10天翻堆一次,待發酵熟化后使用;發酵后的基質使用多菌靈按質量比1:600兌水,與基質拌勻消毒后制得。
[0013]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的大棚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大棚,該大棚采用塑料薄膜;
(2)處理種植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包括秸桿45份、桑樹樹皮55份、棕櫚樹皮50份、木肩30份、甘鹿渣35份、蠶沙25份、玉米芯25份、米糠25份、食用菌棒15份、尿素15份、粘土 15份;
(3)布置苗床及基質:在大棚內設置離地高度40cm的苗床,單架苗床的寬度不超過2m;苗床上鋪設1cm基質;
(4)移栽:將組培瓶苗放于遮陽網下,常溫下全天候通風15天后移栽種植至苗床上;
(5)田間管理:種植環境條件為:光照強度18000?25000Lux;大棚內光照強度為16000?22000Lux ;生長溫度為32°C,濕度為65%?85% ;陰雨天氣時,濕度在9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防止細菌性、真菌性病害發生;并補水及水質,通風施肥;
(6)病蟲害防治:每月噴一次殺蟲藥作為預防。
[0014]所述步驟5中,補水時采用天然泉水和質量濃度為0.08?0.16%的石灰水,pH值為 7.0 ?7.4。
[0015]所述基質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后,攪拌均勻,淋水至水分含量達50?60%,于50?60°C下堆放發酵,每隔8?10天翻堆一次,待發酵熟化后使用;發酵后的基質使用多菌靈按質量比1:600兌水,與基質拌勻消毒后制得。
[0016]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搭建大棚,該大棚采用塑料薄膜; (2)處理種植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包括秸桿15?45份、桑樹樹皮25?55份、棕櫚樹皮20?50份、木肩20?30份、甘蔗渣15?35份、蠶沙15?25份、玉米芯15?25份、米糠10?25份、食用菌棒5?15份、尿素5?15份、粘土 5?15份; (3)布置苗床及基質:在大棚內設置離地高度20?40cm的苗床,單架苗床的寬度不超過2m ;苗床上鋪設6?1cm基質; (4)移栽:將組培瓶苗放于遮陽網下,常溫下全天候通風10?15天后移栽種植至苗床上; (5)田間管理:種植環境條件為:光照強度18000?25000Lux;大棚內光照強度為16000?22000Lux ;生長溫度為10?32°C,濕度為65%?85% ;陰雨天氣時,濕度在9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防止細菌性、真菌性病害發生;并補水及水質,通風施肥; (6)病蟲害防治:每月噴一次殺蟲藥作為預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補水時采用天然泉水和質量濃度為0.08?0.16%的石灰水,pH值為7.0?7.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后,攪拌均勻,淋水至水分含量達50?60%,于50?60°C下堆放發酵,每隔8?10天翻堆一次,待發酵熟化后使用;發酵后的基質使用多菌靈按質量比1:600兌水,與基質拌勻消毒后制得。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大棚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搭建大棚,該大棚采用塑料薄膜;(2)處理種植基質;(3)布置苗床及基質;(4)移栽:將組培瓶苗放于遮陽網下,常溫下全天候通風10~15天后移栽種植至苗床上(5)田間管理:種植環境條件為:光照強度18000~25000Lux;大棚內光照強度為16000~22000Lux;生長溫度為10~32℃,濕度為65%~85%;陰雨天氣時,濕度在9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防止細菌性、真菌性病害發生;并補水及水質,通風施肥;(6)病蟲害防治:每月噴一次殺蟲藥作為預防。該發明方法所采用的大棚種植方法,能恒溫,模擬日照,防病蟲,純天然,病蟲害低,種植效率高,使用方便,改善了大棚種植培育效果。
【IPC分類】A01G1/00, C05G3/00, A01G9/14
【公開號】CN105145065
【申請號】CN201510544771
【發明人】王輝
【申請人】潁上縣鑫佰利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