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鴕鳥飼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非洲能鳥(Struth1 camelus)屬能形目、能鳥科,原產于非洲及阿拉伯沙漠邊緣灌木地帶,是目前世界上現存體形最大且不能飛的鳥類,在我國,鴕鳥產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10月份,進入繁殖期,鴕鳥的一個產蛋周期為15?35d,2d/枚,連產8?15枚后休息8?15 d,I只鴕鳥每年產蛋量約35?80枚,產蛋時主要集中在每天下午2:00?6:00間,經產鴕鳥從開始有產蛋動作到產出2?lOmin,然而,由于鴕鳥人工馴養時間短,存在一定野性,特別是在繁殖期最容易攻擊飼養員及陌生人員,因此,種鴕鳥的飼養人員必須固定,盡量不要更換飼養人員,平時每天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對鴕鳥進行馴化,和鴕鳥熟悉起來,以有利于提尚接蛋率。
[0003]目前,我國人工飼養的種鴕鳥,主要采用兩種圈養方式,圍欄的長寬分別為12m*6m(具體如圖1所示),飼養I只公鴕鳥:2只母鴕鳥,后備種鴕鳥的圍欄的長寬分別為60m*50m,圈養35只(公鴕鳥12只,母鴕鳥23),由于鴕鳥的就巢性很強,一旦選準蛋坑后,基本都會在這里產蛋,每組鴕鳥就會在圍欄的不同地方選擇產蛋坑,這樣以來,每個圍欄里的蛋坑都很不規則,有些公鴕鳥將蛋坑刨的很深,母鴕鳥臥在里面將頭平放在地上,基本都看不見母鴕鳥,由于蛋坑比較深,不利于飼養人員進行接蛋,產蛋時極易將種蛋和泄殖腔污染,細菌趁機侵入母鳥產道內,引發疾病,降低產蛋率、種蛋孵化率和雛鴕鳥的成活,危害十分嚴重,因此,誘導鴕鳥到指定的蛋坑產蛋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4]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
[0005]—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應用一種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及對非洲鴕鳥當日飼料量進行控制。
[0006]進一步地,所述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的直徑為1.2m,深度為20cm,邊緣抹平。
[0007]進一步地,所述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置于圍欄中,所述圍欄數量為四個,所述圍欄為矩形狀,并其中兩個所述圍欄的長邊對應設置;另外兩個所述圍欄設置在所述兩個所述圍欄短邊一側;
在四個所述圍欄的中間處設置觀察區,所述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置于所述圍欄中近觀察區的角處。
[0008]進一步地,在每個所述圍欄中養殖一只公鴕鳥及兩只母鴕鳥。
[0009]進一步地,每日對非洲鴕鳥的飼料量控制在:
(前一日的產蛋率X 50+前一日總蛋重X產蛋時間/24) X鴕鳥數量/200。
[0010]進一步地,所述鴕鳥的飼料包括玉米、蕎麥、酵母粉、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賴氨酸、貝殼粉、植酸酶、苯甲酸鹽、及礦物載體。
[0011]進一步地,所述玉米、蕎麥、酵母粉、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賴氨酸、貝殼粉、植酸酶、苯甲酸鹽、及礦物載體的質量比為20-40:18-22:1-5:1_3:5_10:8_9:
0.1-0.3:0.5-0.9:1-6:2_10: 10-20:5_8。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接蛋率為10%,破蛋率高達25%,而且飼養人員來回跑,最多只能管理30只種鴕鳥,而改進后,一個飼養員可以管理48只種鴕鳥,接蛋率高達95%,破蛋率降低至1%左右,效果非常明顯。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改進后的圍欄及產蛋坑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圍欄、2-產蛋坑、3-觀察區。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5]相反,本發明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發明的精髓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一步,為了使公眾對本發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發明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發明。
[0016]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種對非洲種鴕鳥產蛋坑的改進方法,本發明就是在雨后天晴時,地面沙土也比較松軟,在早晨6:00左右開始對每種組鳥進行誘導馴化,引導種鳥到每個圍欄角邊,然后開始人工挖蛋坑,以直徑1.2m,深度為20cm,邊緣抹平,不能過于深,以免影響接蛋,隨后慢慢出來,站在欄外,公鳥和母鳥就開始慢慢在新的蛋坑內發情和活動,隨后立即將原來的蛋坑填埋,具體如圖1所示。
[0017]該發明,I個飼養人員可管理16個小種欄,可飼養48只種鴕鳥,飼養人員站在4個欄的中間觀察區,就可以同時觀察鴕鳥的產蛋變化,可隨時集中一個時間段里進行接蛋,這樣以來,不僅縮短接蛋距離,提高接蛋率,降低蛋直接產在蛋坑里,使種蛋及母鳥產道受污染,還可減少飼養人員,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效益,據統計,使用以前的接蛋方法,接蛋率為10%,破蛋率高達25%,而且飼養人員來回跑,最多只能管理30只種鴕鳥,而改進后,一個飼養員可以管理48只種鴕鳥,接蛋率高達95%,破蛋率降低至1%左右,效果非常明顯。
[0018]每日對非洲鴕鳥的飼料量控制在:(前一日的產蛋率X50+前一日總蛋重X產蛋時間/24) X鴕鳥數量/200。所述鴕鳥的飼料包括玉米、蕎麥、酵母粉、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賴氨酸、貝殼粉、植酸酶、苯甲酸鹽、及礦物載體。所述玉米、蕎麥、酵母粉、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賴氨酸、貝殼粉、植酸酶、苯甲酸鹽、及礦物載體的質量比為 20-40:18-22:1-5:1_3:5_10:8_9:0.1-0.3:0.5-0.9:1_6:2_10: 10-20:5_8。其中所述礦物載體為硅酸、或硅酸鋁。本發明通過礦物載體可將酶酸酶及其他飼料成份共混,提高整體的穩定性,含量均一性。同時應用苯甲酸鹽可提高整體私聊的抗菌活性,進一步調節鴕鳥食道的順食能力,因鴕鳥的脖頸較長,因此提高其順食能力,致使提高鴕鳥的后期消化能力。
【主權項】
1.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應用一種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及對非洲鴕鳥當日飼料量進行控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的直徑為1.2m,深度為20cm,邊緣抹平。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置于圍欄中,所述圍欄數量為四個,所述圍欄為矩形狀,并其中兩個所述圍欄的長邊對應設置;另外兩個所述圍欄設置在所述兩個所述圍欄短邊一側; 在四個所述圍欄的中間處設置觀察區,所述新型非洲鴕鳥產蛋坑置于所述圍欄中近觀察區的角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所述圍欄中養殖一只公鴕鳥及兩只母鴕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日對非洲鴕鳥的飼料量控制在: (前一日的產蛋率X 50+前一日總蛋重X產蛋時間/24) X鴕鳥數量/200。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鴕鳥的飼料包括玉米、麩皮、酵母粉、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賴氨酸、貝殼粉、植酸酶、苯甲酸鹽、及礦物載體。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蕎麥、酵母粉、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賴氨酸、貝殼粉、植酸酶、苯甲酸鹽、及礦物載體的質量比為 20-40:18-22:1-5:1_3:5_10:8_9:0.1-0.3:0.5-0.9:1-6:2-10:10-20:5-8。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鴕鳥飼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非洲種鴕鳥產蛋坑的改進方法。一種提高非洲鴕鳥產蛋率及接蛋率的養殖方法,所述方法分別對非洲鴕鳥產蛋坑進行整體改進,同時對非洲鴕鳥當日飼料量進行控制。改進后的非洲鴕鳥產蛋坑為直徑1.2m,深度20cm,邊緣抹平。應用4個圍欄對應設置,并在圍欄的中間處設置觀察區,通過對鴕鳥日常的產蛋馴化,使其盡量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里進行接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接蛋率為10%,破蛋率高達25%,而且飼養人員來回跑,最多只能管理30只種鴕鳥,而改進后,一個飼養員可以管理48只種鴕鳥,接蛋率高達95%,破蛋率降低至1%左右,效果非常明顯。
【IPC分類】A01K31/16, A01K67/02
【公開號】CN105191857
【申請號】CN201510708960
【發明人】唐麗, 張勇, 古小彬
【申請人】四川農業大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