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結構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結構大棚,具體是一種支撐效果好且易于拆卸的鋼結構大棚。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農業生產中普遍應用的大棚由支柱、橫梁和弧形的撐桿組成。常見的農業大棚抗風抗壓能力使用年限較短,且建設周期長,安裝和拆卸比較麻煩,且拆卸后占據空間較大,使用不夠方便。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結構大棚,支撐效果好且易于拆卸。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結構大棚,包括薄膜、豎直桿、拉桿以及拱桿,還包括支撐桿,豎直桿、拉桿、拱桿、支撐桿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拱桿的一端連接于豎直桿,另一端連接于拉桿,兩個拱桿對接于拉桿形成“ η ”型結構,每組“ η ”型結構相互平行,薄膜覆蓋于拱桿和豎直桿外部,兩端部的“η”型結構上設有棚門,棚門上方和兩側安裝有橫向支撐桿,棚門上方的橫向支撐桿與拱桿之間固定有斜向支撐桿,棚門上方的橫向支撐桿與拉桿之間固定有豎向支撐桿。
[0005]優選地,所述所述棚門上方的橫向支撐桿與斜向支撐桿之間的夾角為45度。
[0006]優選地,每組“ η ”型結構的間距為2米-8米。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撐效果、防風效果好、布局合理,易于拆卸、建造周期短,施工安裝方便。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薄膜、豎直桿1、拉桿2以及拱桿3、支撐桿4,豎直桿1、拉桿
2、拱桿3、支撐桿4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拱桿3的一端連接于豎直桿I,另一端連接于拉桿2,兩個拱桿3對接于拉桿2形成“ Γ? ”型結構,每組“ Γ? ”型結構相互平行,薄膜覆蓋于拱桿3和豎直桿I外部,兩端部的“η”型結構上設有棚門5,棚門5上方和兩側安裝有橫向支撐桿41,棚門5上方的橫向支撐桿41與拱桿3之間固定有斜向支撐桿42,棚門5上方的橫向支撐桿41與拉桿2之間固定有豎向支撐桿43。
[0011]為了達到更好的支撐效果,所述所述棚門5上方的橫向支撐桿41與斜向支撐桿42之間的夾角為45度。
[0012]按照實際安裝需要,每組“η”型結構的間距為2米-8米。
[0013]本發明各豎直桿1、拉桿2、拱桿3、支撐桿4為可拆卸連接,安裝和拆卸都很方便,支撐效果、防風效果好、布局合理,易于拆卸、建造周期短,施工安裝方便。
【主權項】
1.一種鋼結構大棚,包括薄膜、豎直桿(I)、拉桿(2)以及拱桿(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桿(4),豎直桿(I)、拉桿(2)、拱桿(3)、支撐桿(4)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拱桿(3)的一端連接于豎直桿(I),另一端連接于拉桿(2),兩個拱桿(3)對接于拉桿(2)形成“Π”型結構,每組“η”型結構相互平行,薄膜覆蓋于拱桿(3)和豎直桿(I)外部,兩端部的“η”型結構上設有棚門(5 ),棚門(5)上方和兩側安裝有橫向支撐桿(41),棚門(5)上方的橫向支撐桿(41)與拱桿(3)之間固定有斜向支撐桿(42),棚門(5)上方的橫向支撐桿(41)與拉桿(2)之間固定有豎向支撐桿(4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棚門(5)上方的橫向支撐桿(41)與斜向支撐桿(42)之間的夾角為45度。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鋼結構大棚,其特征在于每組“Π”型結構的間距為2米-8米。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結構大棚,包括薄膜、豎直桿、拉桿以及拱桿,還包括支撐桿,豎直桿、拉桿、拱桿、支撐桿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拱桿的一端連接于豎直桿,另一端連接于拉桿,兩個拱桿對接于拉桿形成“∩”型結構,每組“∩”型結構相互平行,薄膜覆蓋于拱桿和豎直桿外部,兩端部的“∩”型結構上設有棚門,棚門上方和兩側安裝有橫向支撐桿,棚門上方的橫向支撐桿與拱桿之間固定有斜向支撐桿,棚門上方的橫向支撐桿與拉桿之間固定有豎向支撐桿;有益效果是支撐效果、防風效果好、布局合理,易于拆卸、建造周期短,施工安裝方便。
【IPC分類】A01G9/16
【公開號】CN105594513
【申請號】CN201510963903
【發明人】姜志勇
【申請人】江蘇華海鋼結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