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秧機栽植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用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插秧機上的插秧機栽植臂。
【背景技術】
[0002]插秧機栽植臂是插秧機的核心部件,其安裝在插秧機的栽植大臂上,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栽植臂實現取秧和插秧動作。現有的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殼體,栽植臂殼體內安裝有由動力裝置驅動轉動的凸輪,栽植臂殼體內還轉動連接有與凸輪配合的圓柱撥叉,圓柱撥叉的后端部貼靠在凸輪的凸輪面上、前端通過連接臂連接有推秧桿,連接臂與栽植臂殼體之間裝有壓簧,推秧桿滑動連接在栽植臂殼體內且外伸端部裝有推秧爪,通過推秧爪與連接在栽植臂殼體上的秧針配合將秧苗進行栽植,上述圓柱撥叉通過支撐軸連接在栽植臂殼體內,支撐軸的兩端部連接在栽植臂殼體上并通過軸套密封,由于需要在栽植臂殼體的兩側壁上開設兩個孔用于安裝上述支撐軸,因而栽植臂內部的潤滑油會存在泄露的風險,并且由于該支撐軸的固定,當插秧機進行轉彎或地面不平整時,推秧桿會受到沖擊,造成推秧桿、連接臂以及圓柱撥叉與凸輪的剛性碰撞,損傷栽植臂,大大影響了栽植臂的使用壽命O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且有效避免栽植臂損傷的插秧機栽植臂。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供的插秧機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殼體,栽植臂殼體內裝有由動力裝置驅動的凸輪,栽植臂殼體的前部滑動連接有沿栽植臂殼體上下滑移的推秧桿,推秧桿上通過軸套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推拉支臂,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栽植臂殼體的兩側壁之間裝有可上下滑移的支撐軸,所述支撐軸上裝有后部與凸輪動力配合、前部與推拉支臂連接的圓柱撥叉。
[0005]栽植臂殼體的兩側壁內表面上對應設有向內壁凹進且自上而下延伸的長沉槽,所述支撐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兩長沉槽內且可沿長沉槽上下滑移。
[0006]栽植臂殼體的前部裝有位于推秧桿頂部上方的彈性橡膠墊。
[0007]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動力裝置驅動凸輪轉動,凸輪驅動圓柱撥叉轉動,從而提起推秧桿,隨著凸輪的轉動推秧桿向下滑移將秧苗栽植在土壤中,當遇到轉彎或地面不平整時,硬物撞擊到推秧桿的底部后,推秧桿被動頂起,推拉支臂會推動圓柱撥叉轉動,由于圓柱撥叉的支撐軸可上下滑移,因而圓柱撥叉不會剛性碰撞到凸輪上,有效保護了該栽植臂,避免因剛性碰撞造成的栽植臂損傷,大大延長了栽植臂的使用壽命,并且當動力裝置驅動凸輪反轉或圓柱撥叉反轉時,支撐軸的上下移動不會造成剛性碰撞,實現有效插秧和保護栽植臂。設置的長沉槽使支撐軸的兩端皆位于栽植臂殼體內,不再需要單獨密封支撐軸的端部,因而大大降低了潤滑油泄露的幾率,有效保證了栽植臂殼體內各部件的潤滑,延長栽植臂的使用壽命;設置的彈性橡膠墊可對推秧桿的頂部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從而防止因推秧桿向上滑移引起的剛性碰撞問題,有效保護了栽植臂殼體。
[000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避免推秧桿、圓柱撥叉和凸輪之間的剛性碰撞,具有有效保護栽植臂、延長其使用壽命和密封效果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中沿A-A線剖視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圖2所示的插秧機栽植臂,其包括栽植臂殼體1,在本實施例中,栽植臂殼體I由對接的上殼體和下殼體組成,栽植臂殼體I內裝有由動力裝置驅動的凸輪2,該動力裝置可以為插秧機上的動力輸出軸,其具體的動力連接結構為現有技術,栽植臂殼體I的前部滑動連接有沿栽植臂殼體上下滑移的推秧桿3,栽植臂殼體I前部還裝有與推秧桿3對應設置的秧針9,秧針9與推秧桿3配合進行插秧,推秧桿3上通過軸套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推拉支臂4,推拉支臂4上裝有凸柱11,上殼體與凸柱11之間裝有頂壓彈簧10,上殼體的頂部還設有加注潤滑油的加油孔12,栽植臂殼體I的兩側壁之間裝有可上下滑移的支撐軸5,所述支撐軸5上裝有后部與凸輪2動力配合、前部與推拉支臂4連接的圓柱撥叉6,即圓柱撥叉6的后部貼合在凸輪2的凸輪面上,兩者的動力連接結構為現有技術,通過凸輪2的轉動,從而可使圓柱撥叉6帶動推拉支臂4實現擺動,推拉支臂4的擺動可以帶動推秧桿3的上下滑移,推拉支臂與推秧桿3之間的連接結構為現有技術,上述支撐軸5可采用下述結構實現在栽植臂殼體I的兩側壁之間上下滑移:栽植臂殼體I的兩側壁內表面上對應設有向內壁凹進且自上而下延伸的長沉槽7,所述支撐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兩長沉槽7內且可沿長沉槽7上下滑移,這種設置可使支撐軸5的兩端部皆位于栽植臂殼體I內,從而不再需要對支撐軸5的端部進行密封,當然也可以在栽植臂殼體的兩側壁上開設兩上下延伸的長槽孔,將支撐軸5的端部連接在該長槽孔中,從而實現支撐軸5的上下滑移,此種結構的缺點需要單獨密封支撐軸的端部。
[0013]如圖1所示,栽植臂殼體I的前部裝有位于推秧桿3頂部上方的彈性橡膠墊8,當推秧桿3向上滑移到最大位置時,從而推秧桿的頂部可頂靠在彈性橡膠墊8上,從而可以起到有效的減震作用,防止剛性碰撞到栽植臂殼體I。
[0014]以上舉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并不構成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作為本技術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并結合現有技術所作出的等同變換都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插秧機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殼體(1),栽植臂殼體(I)內裝有由動力裝置驅動的凸輪(2),栽植臂殼體(I)的前部滑動連接有沿栽植臂殼體上下滑移的推秧桿(3),推秧桿(3)上通過軸套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推拉支臂(4),其特征是:所述栽植臂殼體(I)的兩側壁之間裝有可上下滑移的支撐軸(5),所述支撐軸(5)上裝有后部與凸輪(2)動力配合、前部與推拉支臂(4 )連接的圓柱撥叉(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栽植臂,其特征是:所述栽植臂殼體(I)的兩側壁內表面上對應設有向內壁凹進且自上而下延伸的長沉槽(7),所述支撐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兩長沉槽(7)內且可沿長沉槽(7)上下滑移。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秧機栽植臂,其特征是:所述栽植臂殼體(I)的前部裝有位于推秧桿(3)頂部上方的彈性橡膠墊(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插秧機栽植臂,其包括栽植臂殼體,栽植臂殼體內裝有由動力裝置驅動的凸輪,栽植臂殼體的前部滑動連接有沿栽植臂殼體上下滑移的推秧桿,推秧桿上通過軸套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推拉支臂,栽植臂殼體的兩側壁之間裝有可上下滑移的支撐軸,所述支撐軸上裝有后部與凸輪動力配合、前部與推拉支臂連接的圓柱撥叉;栽植臂殼體的兩側壁內表面上對應設有向內壁凹進且自上而下延伸的長沉槽,所述支撐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兩長沉槽內且可沿長沉槽上下滑移。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避免推秧桿、圓柱撥叉和凸輪之間的剛性碰撞,具有有效保護栽植臂、延長其使用壽命和密封效果好的優點。
【IPC分類】A01C11-02
【公開號】CN204377402
【申請號】CN201520005377
【發明人】李廷顏
【申請人】濰坊市德達合金制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