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屬于食用菌培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培養基是食用菌生長和維持用的人工配制的養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以及維生素和水等。培養基根據培育的食用菌的不同,需要添加一些自身無法合成的化合物。因此,需要在培養基內添加營養液,為食用菌提供充足的營養,使食用菌能更好地生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以便更好地進行食用菌的培育,改善培育效果,提高培育效率。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包括底座,底座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上部分別連接有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上部連接有弧形支撐板,弧形支撐板上部設置有加熱腔,加熱腔上部設置有攪拌腔,攪拌腔右側上部連接有出風管,攪拌腔上部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電機和右電機,左電機和右電機下部分別連接有左電機軸和右電機軸,左電機軸和右電機軸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左攪拌葉片和右攪拌葉片,支撐板上部設置有電機腔,電機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吹風機和右吹風機,左吹風機下部連接有進風管,右吹風機下部連接有出風管,左液壓器左側設置有供液腔,供液腔上部設置有抽液器,抽液器下部連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下部連接有過濾器,抽液器上部連接有進液管,進液管右側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
[0006]進一步地,底座上部設置有彈簧。
[0007]進一步地,底座側面設置有電源接口,加熱腔內部設置有多個加熱管,電源接口上設置有電源線與加熱管相連接。
[0008]進一步地,出風管內部設置有過濾網。
[0009]該裝置中,在抽液器的作用下,供液腔內儲存的營養液經過過濾器過濾后通過供液管和進液管進入出液腔,在右吹風機的作用下,風通過出風管進入出液腔,將營養液通過出液孔吹入攪拌腔。攪拌腔內儲存有培養基,在左電機和右電機的作用下,左電機軸和右電機軸帶動左攪拌葉片和右攪拌葉片轉動,對培養基和營養液進行攪拌,使營養液充分混合在培養基內。在左吹風機的作用下,新鮮空氣通過進風管進入攪拌腔,攪拌腔內的氣體通過出風管排出,使攪拌腔內的氣體得到流通,過濾網可以將培養基擋在攪拌腔內。電源接口接通外部電源,加熱管開始加熱,使營養液和培養基能更好地混合。利用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調節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從而調節攪拌腔的高度。
[0010]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實用新型裝置能有效地針對食用菌進行培育,改善了培育效果,方便針對食用菌培育供液和提供溫度,便于食用菌更好地生長,實現更好的培育食用菌。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使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標記說明:1、電機腔;2、左電機;3、左吹風機;4、進風管;5、左攪拌葉片;6、出液腔;7、右液壓伸縮柱;8、右液壓器;9、彈簧;10、底座;11、電源接口 ;12、左液壓伸縮柱;13、左液壓器;14、弧形支撐板;15、加熱腔;16、加熱管;17、出風管;18、過濾網;19、過濾器;20、供液管;21、供液腔;22、抽液器;23、進液管;24、左電機軸;25、右攪拌葉片;26、攪拌腔;27、右吹風機;28、出風管;29、出液孔;30、右電機;31、右電機軸;32、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
[0014]如圖1所示的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液壓器13和右液壓器8,左液壓器13和右液壓器8上部分別連接有左液壓伸縮柱12和右液壓伸縮柱7,左液壓伸縮柱12和右液壓伸縮柱7上部連接有弧形支撐板14,弧形支撐板14上部設置有加熱腔15,加熱腔15上部設置有攪拌腔26,攪拌腔26右側上部連接有出風管17,攪拌腔26上部設置有支撐板32,支撐板32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電機2和右電機30,左電機2和右電機30下部分別連接有左電機軸24和右電機軸31,左電機軸24和右電機軸31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左攪拌葉片5和右攪拌葉片25,支撐板32上部設置有電機腔1,電機腔I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吹風機3和右吹風機27,左吹風機3下部連接有進風管4,右吹風機27下部連接有出風管28,左液壓器13左側設置有供液腔21,供液腔21上部設置有抽液器22,抽液器22下部連接有供液管20,供液管20下部連接有過濾器19,抽液器22上部連接有進液管23,進液管23右側連接有出液腔6,出液腔6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29。底座10上部設置有彈簧9。底座10側面設置有電源接口 11,加熱腔15內部設置有多個加熱管16,電源接口 11上設置有電源線與加熱管16相連接。出風管17內部設置有過濾網18。
[0015]該裝置在具體實施時,在抽液器22的作用下,供液腔21內儲存的營養液經過過濾器19過濾后通過供液管20和進液管23進入出液腔6,在右吹風機27的作用下,風通過出風管28進入出液腔6,將營養液通過出液孔29吹入攪拌腔26。攪拌腔26內儲存有培養基,在左電機2和右電機30的作用下,左電機軸24和右電機軸31帶動左攪拌葉片5和右攪拌葉片25轉動,對培養基和營養液進行攪拌,使營養液充分混合在培養基內。在左吹風機3的作用下,新鮮空氣通過進風管4進入攪拌腔26,攪拌腔26內的氣體通過出風管17排出,使攪拌腔26內的氣體得到流通,過濾網18可以將培養基擋在攪拌腔26內。電源接口11接通外部電源,加熱管16開始加熱,使營養液和培養基能更好地混合。利用左液壓器13和右液壓器8調節左液壓伸縮柱12和右液壓伸縮柱7,從而調節攪拌腔26的高度。
[0016]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所述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上部分別連接有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所述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上部連接有弧形支撐板,所述弧形支撐板上部設置有加熱腔,所述加熱腔上部設置有攪拌腔,所述攪拌腔右側上部連接有出風管,所述攪拌腔上部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電機和右電機,所述左電機和右電機下部分別連接有左電機軸和右電機軸,所述左電機軸和右電機軸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左攪拌葉片和右攪拌葉片,所述支撐板上部設置有電機腔,所述電機腔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吹風機和右吹風機,所述左吹風機下部連接有進風管,所述右吹風機下部連接有出風管,所述左液壓器左側設置有供液腔,所述供液腔上部設置有抽液器,所述抽液器下部連接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下部連接有過濾器,所述抽液器上部連接有進液管,所述進液管右側連接有出液腔,所述出液腔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部設置有彈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側面設置有電源接口,所述加熱腔內部設置有多個加熱管,所述電源接口上設置有電源線與加熱管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管內部設置有過濾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培育輔助裝置,包括底座,底座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上部分別連接有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上部連接有弧形支撐板,弧形支撐板上部設置有加熱腔,加熱腔上部設置有攪拌腔,攪拌腔右側上部連接有出風管,左液壓器左側設置有供液腔,供液腔上部設置有抽液器,抽液器下部連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下部連接有過濾器,抽液器上部連接有進液管,進液管右側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設置有多個出液孔。該實用新型裝置能有效地針對食用菌進行培育,改善了培育效果,方便針對食用菌培育供液和提供溫度,便于食用菌更好地生長,實現更好的培育食用菌。
【IPC分類】A01G1-04
【公開號】CN204443244
【申請號】CN201520125869
【發明人】李思陽, 陸正清, 譚佩毅
【申請人】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