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育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的培育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適于工廠化生產,能夠靈活適用于多種不同培育空間的高價值食用菌培育的食用菌培育支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食用菌培育大棚,通常需要在棚體內設置承載培養基質筒體的支架,對于工廠化生產中,需要根據不同的食用菌品種對基質筒體的尺寸進行調節,例如培養猴頭菇的基質筒體,即與培養香菇的基質筒體的直徑和長度不相同,如使用相同尺寸的支架,則造成空間浪費,使生產成本增加。現有的支架也有能夠調整層高的結構,但是并無能夠方便調整每層寬度的結構。對于食用菌的培育,尤其是高價值食用菌,對于環境溫度和濕度均要求較高,通常在支架的頂部配置噴淋加濕和降溫系統,當基質筒體堆疊在支架上,上層基質筒體的濕度和溫度與下層基質筒體的濕度和溫度不同,造成成品子實體發育時間不相同,影響成品采摘,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影響成品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能夠方便地根據所培育的食用菌的要求,調整層間距和寬度,盡量利用培育空間,降低使用成本。優選的方案中,能夠確保上層基質筒體的濕度和溫度與下層基質筒體的濕度和溫度相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包括位于四個角的立桿,在立桿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縱梁安裝孔,在縱梁的端頭設有縱梁掛鉤,縱梁掛鉤穿入到縱梁安裝孔內與兩端的立桿固定連接,兩側的立桿之間通過斜拉桿固定連接;
[0005]在縱梁上安裝有多個橫梁,橫梁之間固定安裝有縱向桿。
[0006]橫梁由位于兩端的橫梁掛鉤和連接兩個橫梁掛鉤的橫梁連桿組成,橫梁連桿與橫梁掛鉤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0007]在立桿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斜拉桿安裝孔,斜拉桿通過螺栓與斜拉桿安裝孔連接。
[0008]在每一水平層的至少一根縱向桿上安裝有噴淋管,噴淋管的一端設有快接接頭,另一端設有堵頭。
[0009]噴淋管上設有噴淋孔或者快接接頭。
[0010]所述的立桿橫截面成“S”形或“凸”字形。
[0011]在縱梁安裝孔的上方進入側設有倒角部。
[0012]縱梁掛鉤與縱梁端部之間形成空隙成楔形,楔形空隙的上部寬度小于縱梁安裝孔的厚度。
[0013]在縱梁端部設有截面面積大于縱梁截面面積的縱梁端板。
[0014]立桿的底部設有調節支腳,調節支腳由固定部和調節部組成,固定部套接在立桿的底部,調節部與固定部通過螺紋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能夠方便的調節層高和寬度,在寬度調節過程中,僅需更換少量的橫梁連桿即可,充分利用培育空間,以及培育空間內的溫、濕度控制系統,提高了培育效率,降低了培育成本。在優選的方案中,設置在每層的噴淋管,能夠方便地根據需要給培養基質筒體補水,實現保濕或降溫的效果。優選的方案中,立桿與縱梁的連接結構,能夠確保整個食用菌培育支架的穩固,且便于裝卸。設置的調節支腳,能夠便于整個食用菌培育支架的調平。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的A_A#lj視不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不意圖。
[0020]圖4為橫梁的局部側視圖。
[0021]圖中:立桿I,縱梁安裝孔11,倒角部111,斜拉桿安裝孔12,斜拉桿2,縱梁3,縱梁端板31,縱梁掛鉤32,橫梁4,橫梁掛鉤41,橫梁連桿42,縱向桿5,噴淋管6,快接接頭61,調節支腳7,固定部71,調節部72。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包括位于四個角的立桿I,在立桿I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縱梁安裝孔11,在縱梁3的端頭設有縱梁掛鉤32,縱梁掛鉤32穿入到縱梁安裝孔11內與兩端的立桿I固定連接,兩側的立桿I之間通過斜拉桿2固定連接;
[0023]在縱梁3上安裝有多個橫梁4,橫梁4之間固定安裝有縱向桿5。由此結構,將縱梁3的端頭掛接到不同高度的縱梁安裝孔11內,即可調節每層之間的高度,改變斜拉桿2的安裝傾角,即將斜拉桿2與不同的斜拉桿安裝孔12之間進行連接,同時改變橫梁連桿42的長度,即可調整食用菌培育支架的寬度。能夠靈活適應不同食用菌的培育要求。
[0024]優選的方案如圖4中,橫梁4由位于兩端的橫梁掛鉤41和連接兩個橫梁掛鉤41的橫梁連桿42組成,橫梁連桿42與橫梁掛鉤41之間通過螺釘連接。由此結構,便于橫梁4的安裝,而且也便于改變橫梁連桿42的長度。
[0025]優選的方案如圖1中,在立桿I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斜拉桿安裝孔12,斜拉桿2通過螺栓與斜拉桿安裝孔12連接。由此結構,便于改變食用菌培育支架的寬度。
[0026]優選的方案如圖3中,在每一水平層的至少一根縱向桿5上安裝有噴淋管6,噴淋管6的一端設有快接接頭61,另一端設有堵頭。由此結構,便于給每層進行供水。
[0027]優選的方案如圖3中,噴淋管6上設有噴淋孔或者快接接頭61。由此結構,便于給每層的培養基質筒體進行噴淋或利用工具進行注水補水操作。
[0028]優選的方案如圖3中,所述的立桿I橫截面成“S”形或“凸”字形,“凸”字形在圖中未示出。當的立桿I橫截面成“S”形,則斜拉桿2的端頭與縱梁3的端頭不共面,從而不會造成干涉。而當采用“凸”字形時,有利于將斜拉桿2的端頭和縱梁3的端頭保護在“凸”字形的內部,從而外形更為美觀。
[0029]優選的方案如圖2中,在縱梁安裝孔11的上方進入側設有倒角部111。由此結構,便于縱梁掛鉤32的穿入。
[0030]優選的方案如圖2中,縱梁掛鉤32與縱梁3端部之間形成空隙成楔形,楔形空隙的上部寬度小于縱梁安裝孔11的厚度。由此結構,將與縱梁3端部與立桿I之間拉緊,從而確保連接穩固。
[0031]優選的方案如圖2中,在縱梁3端部設有截面面積大于縱梁3截面面積的縱梁端板31。由此結構,進一步提尚穩固性。
[0032]優選的方案如圖1中,立桿I的底部設有調節支腳7,調節支腳7由固定部71和調節部72組成,固定部71套接在立桿I的底部,調節部72與固定部71通過螺紋連接。由此結構,便于整個食用菌培育支架的調平。
[0033]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相沖突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的各項技術特征,能夠互相組合。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征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范圍。即在此范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包括位于四個角的立桿(I),其特征是:在立桿(I)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縱梁安裝孔(11),在縱梁(3)的端頭設有縱梁掛鉤(32),縱梁掛鉤(32)穿入到縱梁安裝孔(11)內與兩端的立桿(I)固定連接,兩側的立桿(I)之間通過斜拉桿(2)固定連接; 在縱梁(3)上安裝有多個橫梁(4),橫梁(4)之間固定安裝有縱向桿(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橫梁(4)由位于兩端的橫梁掛鉤(41)和連接兩個橫梁掛鉤(41)的橫梁連桿(42)組成,橫梁連桿(42)與橫梁掛鉤(41)之間通過螺釘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在立桿(I)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斜拉桿安裝孔(12),斜拉桿(2)通過螺栓與斜拉桿安裝孔(12)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在每一水平層的至少一根縱向桿(5)上安裝有噴淋管(6),噴淋管(6)的一端設有快接接頭(61),另一端設有堵頭。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噴淋管(6)上設有噴淋孔或者快接接頭(6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桿(I)橫截面成“S”形或“凸,,字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在縱梁安裝孔(11)的上方進入側設有倒角部(111)。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縱梁掛鉤(32)與縱梁(3)端部之間形成空隙成楔形,楔形空隙的上部寬度小于縱梁安裝孔(11)的厚度。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在縱梁(3)端部設有截面面積大于縱梁(3)截面面積的縱梁端板(31)。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其特征是:立桿(I)的底部設有調節支腳(7),調節支腳(7)由固定部(71)和調節部(72)組成,固定部(71)套接在立桿(I)的底部,調節部(72)與固定部(71)通過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食用菌培育支架,包括位于四個角的立桿,在立桿上,從上到下設有多個縱梁安裝孔,在縱梁的端頭設有縱梁掛鉤,縱梁掛鉤穿入到縱梁安裝孔內與兩端的立桿固定連接,兩側的立桿之間通過斜拉桿固定連接;在縱梁上安裝有多個橫梁,橫梁之間固定安裝有縱向桿。橫梁由位于兩端的橫梁掛鉤和連接兩個橫梁掛鉤的橫梁連桿組成,橫梁連桿與橫梁掛鉤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方便的調節層高和寬度,充分利用培育空間,以及培育空間內的溫、濕度控制系統,提高了培育效率,降低了培育成本。
【IPC分類】A01G1/04
【公開號】CN205179842
【申請號】CN201521033994
【發明人】黃召軍
【申請人】湖北森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