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具體是一種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作為世界第二玉米消費大國,傳統的手工作業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農業機械化生產已逐漸發展起來,現有的一些玉米播種設備,通常為先進行施肥作業,再進行播種作業,這類播種設備優點在于播種施肥一次性就可以完成,但是,采用這類設備播種后,日后必須進行追肥工作,以滿足種子的營養所需,這樣就增加了勞動強度,不利于高效率的農業生產作業目前,費工費時,浪費能源,給人們的工作、資金等方面帶來諸多不便,且大部分農村玉米播種時主要是人工點種,費時費力,即使采用簡單的輔助播種裝置,更換不同株距時,也難以實現。玉米播種時深松施肥既可以解決生長期追肥費工費時的問題,又可以解決鐵茬播種不利于玉米根系發育從而影響產量的問題。當前的深松鏟包括片狀直鏟柄和弧鏟面,片狀直鏟柄不易安裝固定牢固,致使作業時深松鏟下部容易側偏,影響作業,另外弧鏟面深松阻力大,難以達到理想的深松標準。目前的很多玉米播種機都是采用圓管做的地輪或單輪做動力給排種器進行播種,圓管地輪缺點是容易與土地產生打滑現象使排種器不排種,造成玉米缺秣使產量降低;單輪作地輪除打滑現象外更可能因地勢原因出現懸空現象,造成的后果比圓管地輪更為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包括機架、播種箱和深松施肥鏟,所述機架前端固定前車輪,所述前車輪上安裝有第一齒輪盤,所述機架的后端通過支撐架安裝有后車輪,所述后車輪為水平放置的鋼筋籠圓筒結構,所述后車輪兩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之間用若干根鋼筋沿端蓋一周等距離排列,并焊接成筒狀,所述機架中部位于前車輪和后車輪之間固定安裝播種箱,所述播種箱內設有排種器,所述排種器上設有多個排孔,所述播種箱上部均配有載種箱和肥料箱,所述載種箱下端設有與排孔相對應的排種口,所述肥料箱下端設有與排孔相對應的排料口,所述載種箱和肥料箱對稱設置在排種器的上方,所述排種器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第二齒輪盤,所述第一齒輪盤和第二齒輪盤通過鏈條連接,所述播種箱的下端連接有落種器,所述深松施肥鏟包括片狀直鏟柄和弧鏟面,所述直鏟柄后側連接落種器,所述直鏟柄的前端設置有橫向面板,所述弧鏟面的頂部設置有弧形翅片,所述弧鏟面的兩側設置有尖齒,尖齒對稱分布在弧鏟面的兩側,所述落種器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尾部外翹的護板,所述橫向面板與直鏟柄的橫截面成T形,所述直鏟柄的頂端與機架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機架的后方設有把手。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鋼筋為圓形鋼筋或者條狀鋼筋,所述鋼筋之間的間距為4-6mm0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孔的個數為1-8個。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橫向面板為矩形。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播種的同時完成施肥、填土工作,極大的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排種器的排孔數可調節種子之間的行距,增加了地輪與土地之間的摩擦力,有效的消除了地輪與土地之間打滑現象,減少或是消除了玉米缺秣的不良后果,落種器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尾部外翹的護板,在提高深松效果的同時,有利于撒肥播種作業,安裝穩固,深松阻力小,深松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中后車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包括機架4、播種箱2和深松施肥鏟,所述機架4前端固定前車輪7,所述前車輪7上安裝有第一齒輪盤6,所述機架4的后端通過支撐架18安裝有后車輪17,所述后車輪17為水平放置的鋼筋籠圓筒結構,所述后車輪17兩端設有端蓋23,所述端蓋23之間用若干根鋼筋16沿端蓋23 —周等距離排列,并焊接成筒狀,所述鋼筋16為圓形鋼筋或者條狀鋼筋,鋼筋16之間的間距為4-6mm,所述機架4中部位于前車輪7和后車輪17之間固定安裝播種箱2,所述播種箱2內設有排種器3,所述排種器3上設有多個排孔15,所述排孔15的個數為1-8個,所述播種箱2上部均配有載種箱1和肥料箱22,所述載種箱1下端設有與排孔15相對應的排種口 21,所述肥料箱22下端設有與排孔15相對應的排料口 20,所述載種箱1和肥料箱22對稱設置在排種器3的上方,所述排種器3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第二齒輪盤14,所述第一齒輪盤6和第二齒輪盤14通過鏈條5連接,所述播種箱2的下端連接有落種器13,所述深松施肥鏟包括片狀直鏟柄9和弧鏟面24,所述直鏟柄9后側連接落種器13,所述直鏟柄9的前端設置有橫向面板8,所述橫向面板8為矩形,所述弧鏟面24的頂部設置有弧形翅片10,所述弧鏟面24的兩側設置有尖齒11,尖齒11對稱分布在弧鏟面24的兩側,使得深松阻力小,深松效果好,所述落種器13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尾部外翹的護板12,在提高深松效果的同時,有利于撒肥作業,橫向面板8與直鏟柄9相互垂直,橫向面板8與直鏟柄9的橫截面成T形,所述直鏟柄9的頂端與機架4底部固定連接,使得直鏟柄9與機架4橫梁為平面相接,在安裝時,直鏟柄9與機架固定穩固,所述機架4的后方設有把手19。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鏈條5帶動播種箱2上的第二齒輪盤14轉動,第二齒輪盤14轉動過程中帶動與其連接的排種器3轉動,排種器3轉動時,將上方載種箱1內的玉米種子和肥料箱22內的肥料運送到下方,從落種器13出來,深松施肥鏟進行深松,完成一次播種任務,后車輪17是在一定的直徑車輪圓周上均勻分布合適數量的鋼筋16,每根鋼筋16由于對土地作用面積小,對土地能有效打壓,增加了地輪與土地之間的摩擦力,有效的消除了地輪與土地之間打滑現象,減少或是消除了玉米缺秣的不良后果,落種器13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尾部外翹的護板12,在提高深松效果的同時,有利于撒肥播種作業,安裝穩固,深松阻力小,深松效果好。
【主權項】
1.一種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包括機架(4)、播種箱(2)和深松施肥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4)前端固定前車輪(7),所述前車輪(7)上安裝有第一齒輪盤¢),所述機架(4)的后端通過支撐架(18)安裝有后車輪(17),所述后車輪(17)為水平放置的鋼筋籠圓筒結構,所述后車輪(17)兩端設有端蓋(23),所述端蓋(23)之間用若干根鋼筋(16)沿端蓋(23) —周等距離排列,并焊接成筒狀,所述機架(4)中部位于前車輪(7)和后車輪(17)之間固定安裝播種箱(2),所述播種箱⑵內設有排種器(3),所述排種器(3)上設有多個排孔(15),所述播種箱(2)上部均配有載種箱(1)和肥料箱(22),所述載種箱(1)下端設有與排孔(15)相對應的排種口(21),所述肥料箱(22)下端設有與排孔(15)相對應的排料口(20),所述載種箱(1)和肥料箱(22)對稱設置在排種器(3)的上方,所述排種器(3)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第二齒輪盤(14),所述第一齒輪盤(6)和第二齒輪盤(14)通過鏈條(5)連接,所述播種箱(2)的下端連接有落種器(13),所述深松施肥鏟包括片狀直鏟柄(9)和弧鏟面(24),所述直鏟柄(9)后側連接落種器(13),所述直鏟柄(9)的前端設置有橫向面板(8),所述弧鏟面(24)的頂部設置有弧形翅片(10),所述弧鏟面(24)的兩側設置有尖齒(11),尖齒(11)對稱分布在弧鏟面(24)的兩側,所述落種器(13)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尾部外翹的護板(12),所述橫向面板(8)與直鏟柄(9)的橫截面成T形,所述直鏟柄(9)的頂端與機架(4)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機架(4)的后方設有把手(1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16)為圓形鋼筋或者條狀鋼筋,所述鋼筋(16)之間的間距為4-6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孔(15)的個數為1-8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面板(8)為矩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深松施肥鏟的玉米播種機,包括機架、播種箱和深松施肥鏟,所述機架的后端通過支撐架安裝有后車輪,所述后車輪為水平放置的鋼筋籠圓筒結構,所述后車輪兩端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之間用若干根鋼筋沿端蓋一周等距離排列,并焊接成筒狀,所述播種箱內設有排種器,所述播種箱上部均配有載種箱和肥料箱,所述深松施肥鏟包括片狀直鏟柄和弧鏟面,所述直鏟柄后側連接落種器,所述直鏟柄的前端設置有橫向面板,所述弧鏟面的頂部設置有弧形翅片,所述弧鏟面的兩側設置有尖齒,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調節種子之間的行距,有效的消除了地輪與土地之間打滑現象,在提高深松效果的同時,有利于撒肥播種作業,深松效果好。
【IPC分類】A01C7/06, A01B49/06
【公開號】CN205040214
【申請號】CN201520652507
【發明人】陳榮亮
【申請人】徐州市豐碩綠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