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感應魚漂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漁具領域,具體是一種熱感應魚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休閑娛樂。而垂釣就是很多休閑人士的首選。在炎炎夏日,白天釣魚天氣炎熱,釣魚容易中暑!不但熱的滿頭是汗,而且還將曬黑皮膚!因此,在夏天,很多垂釣愛好者選擇夜釣。夜間垂釣的時候,空氣涼爽,再加上夏天的夜晚,景色美麗,星空燦爛,因此夏日夜釣是很有意境的氛圍。在夜釣時,需要使用夜光魚漂,夜光魚漂發出的亮光不但影響夜釣氛圍,而且光線太亮,魚怕光,太亮的光線影響垂釣。另外一些質量較差的魚漂發出的光又太微弱,反應魚訊特別遲緩,對垂釣愛好者有極大的影響,影響魚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感應魚漂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熱感應魚漂裝置,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腳;所述漂身呈橢球形,漂尾和漂腳分別固定在漂身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漂尾內設置有微細電阻絲,漂身內設置有與微細電阻絲電性連接的微電子電源;所述漂身由上漂身和下漂身組成,上漂身與下漂身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所述漂尾外表面設置有漂目;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還包括紅外夜視眼鏡,紅外夜視眼鏡上設置有紅外探測鏡片。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漂尾由PVC材料制成。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漂身采用PE、PVC或EVA材料制成。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漂身內設置有內螺紋口,上漂身設置有與內螺紋口相配合的外螺紋,下漂身與上漂身之間通過內螺紋口與外螺紋的配合固定。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內螺紋口的上端面設置有橡膠墊片。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漂腳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細電阻絲與微電子電源所組成的串聯回路中還串聯有開關。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該熱感應魚漂裝置采用外熱成像原理,能夠清晰的反應魚訊,成像不刺眼,沒有佩戴紅外夜視眼鏡是無法觀察到成像的,因此不會破壞夜釣氛圍,且不用擔心因光線太亮而嚇走魚;2、該熱感應魚漂裝置,其漂尾由PVC材料制成,浮力大,反應的魚汛靈敏,其漂身呈橢球形,且采用新型漂浮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較大的浮力,漂身內的微電子電源對漂身的浮力影響很小,可以忽略;3、該熱感應魚漂裝置,其漂身的內螺紋口的上端面設置有橡膠墊片,橡膠墊片用于增強下漂身與上漂身之間的密封性能,避免水進入漂身內損壞內置的微電子電源,也避免水進入漂身內影響漂身浮力而損毀魚漂;4、該熱感應魚漂裝置,其漂腳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質量輕,硬度高,不易折斷,壽命長;5、該熱感應魚漂裝置,漂尾外表面設置有漂目,漂目能夠增加漂尾外觀的對比度,在白天垂釣時,增加漂尾與水的顏色反差,有利于觀察魚漂的動靜。
【附圖說明】
[0013 ]圖1為熱感應魚漂裝置中漂尾、漂身和漂腳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熱感應魚漂裝置中紅外夜視眼鏡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熱感應魚漂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0016]圖中:1-微細電阻絲、2-漂尾、3-微電子電源、4-內螺紋口、5-漂身、6_漂腳、7_紅外夜視眼鏡、8-紅外探測鏡片、9-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熱感應魚漂裝置,包括漂尾2、漂身5和漂腳6;所述漂身5呈橢球形,漂尾2和漂腳6分別固定在漂身5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漂尾2內設置有微細電阻絲I,漂身5內設置有與微細電阻絲I電性連接的微電子電源3,微電子電源3為微細電阻絲I供電,使微細電阻絲I發熱,優選的,所述漂尾2由PVC材料制成,所述漂身5采用PE、PVC或EVA材料制成,由于漂身5呈橢球形,且采用這些新型漂浮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較大的浮力,漂身5內的微電子電源3對漂身5的浮力影響很小,可以忽略;所述漂身5由上漂身和下漂身組成,上漂身與下漂身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連接,優選的,所述下漂身內設置有內螺紋口 4,上漂身設置有與內螺紋口 4相配合的外螺紋,下漂身與上漂身之間通過內螺紋口 4與外螺紋的配合固定,所述內螺紋口 4的上端面設置有橡膠墊片,橡膠墊片用于增強下漂身與上漂身之間的密封性能,避免水進入漂身5內損壞內置的微電子電源3,也避免水進入漂身5內影響漂身浮力而損毀魚漂;所述漂腳6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質量輕,硬度高,不易折斷,壽命長;所述漂尾2外表面設置有漂目,漂目能夠增加漂尾2外觀的對比度,在白天垂釣時,增加漂尾2與水的顏色反差,便于觀察;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還包括紅外夜視眼鏡7,紅外夜視眼鏡7上設置有紅外探測鏡片8,使用者佩戴紅外夜視眼鏡7,透過紅外探測鏡片8,就能夠在夜晚清楚的看到呈發熱狀態的漂尾2;所述微細電阻絲I與微電子電源3所組成的串聯回路中還串聯有開關9,開關9用于控制微細電阻絲I是否工作發熱。
[001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在夜晚垂釣時,將漂身5的上漂身和下漂身擰開,將微電子電源3裝入漂身5內,微細電阻絲I與微電子電源3所構成的串聯回路就能正常工作,漂尾2內的微細電阻絲I工作產生熱量,垂釣者佩戴紅外夜視眼鏡7,透過紅外探測鏡片8,就能夠清楚的接收到呈散發熱量狀態的漂尾2的成像,此像為線型能量柱形式,當有魚吃鉤時,線型能量柱會有一部分沉入水中,即使是很小、很細微的動靜都能通過紅外夜視眼鏡7成像捕捉到。微電子電源3持續供電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在白天使用時,只需要將內置的微電子電源3取出,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魚漂的自身重量,增加了浮力。漂尾2的漂目能夠增加漂尾2外觀的對比度,增加漂尾2與水的顏色反差,更有利于觀察魚漂的動靜,一漂兩用。
[0020]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采用外熱成像原理,能夠清晰的反應魚訊,成像不刺眼,沒有佩戴紅外夜視眼鏡7是無法觀察到成像的,因此不會破壞夜釣氛圍,且不用擔心因光線太亮而嚇走魚;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其漂尾2由PVC材料制成,浮力大,反應的魚汛靈敏,其漂身5呈橢球形,且采用新型漂浮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較大的浮力,漂身5內的微電子電源3對漂身5的浮力影響很小,可以忽略;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其漂身5的內螺紋口4的上端面設置有橡膠墊片,橡膠墊片用于增強下漂身與上漂身之間的密封性能,避免水進入漂身5內損壞內置的微電子電源3,也避免水進入漂身5內影響漂身浮力而損毀魚漂;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其漂腳6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質量輕,硬度高,不易折斷,壽命長;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漂尾2外表面設置有漂目,漂目能夠增加漂尾2外觀的對比度,在白天垂釣時,增加漂尾2與水的顏色反差,有利于觀察魚漂的動靜。
[0021]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2]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熱感應魚漂裝置,包括漂尾(2)、漂身(5)和漂腳(6),所述漂身(5)呈橢球形,漂尾(2)和漂腳(6)分別固定在漂身(5)的上端和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內設置有微細電阻絲(1),漂身(5)內設置有與微細電阻絲(I)電性連接的微電子電源(3);所述漂身(5)由上漂身和下漂身組成,上漂身與下漂身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所述漂尾(2)外表面設置有漂目;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還包括紅外夜視眼鏡(7),紅外夜視眼鏡(7)上設置有紅外探測鏡片(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感應魚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2)由PVC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感應魚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5)采用PE、PVC或EVA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感應魚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漂身內設置有內螺紋口(4),上漂身設置有與內螺紋口(4)相配合的外螺紋,下漂身與上漂身之間通過內螺紋口(4)與外螺紋的配合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感應魚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螺紋口(4)的上端面設置有橡膠墊片。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熱感應魚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腳(6)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感應魚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細電阻絲(I)與微電子電源(3)所組成的串聯回路中還串聯有開關(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熱感應魚漂裝置,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腳;所述漂身呈橢球形,漂尾和漂腳分別固定在漂身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漂尾內設置有微細電阻絲,漂身內設置有與微細電阻絲電性連接的微電子電源;所述漂身由上漂身和下漂身組成,上漂身與下漂身之間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所述漂尾外表面設置有漂目;所述熱感應魚漂裝置還包括紅外夜視眼鏡,紅外夜視眼鏡上設置有紅外探測鏡片;該熱感應魚漂裝置采用外熱成像原理,能夠清晰的反應魚訊,成像不刺眼,沒有佩戴紅外夜視眼鏡是無法觀察到成像的,因此不會破壞夜釣氛圍,且不用擔心因光線太亮而嚇走魚。
【IPC分類】A01K93/02
【公開號】CN205196773
【申請號】CN201521062426
【發明人】李磊, 李秀秀, 馬文林, 李明亮, 程曾
【申請人】皖西學院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