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中水回收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
【背景技術】
[0002]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嚴重性缺水城市占56%。開源與節流是緩解城市缺水危機的有效途徑。其中城市生活用水占了我國水資源利用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在城市中推廣節約用水和中水回收利用成為一項重要措施,但是現有的中水處理技術廣泛應用與工廠、企業,缺乏小型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應用與日常生活中,存在著應用范圍小,使用不方便,安裝維護成本高的問題。
[0003]因此,發明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顯得非常必要。【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以解決現有的中水回收設備應用范圍小,使用不方便,安裝維護成本高的問題。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包括筒體,桶蓋,過濾裝置,檢測裝置,溢出水管,提手,進水管,擋塊,消毒器,出水管,排空管,顯示屏和腳輪,所述的桶蓋蓋在筒體上方;所述的檢測裝置安裝在桶蓋下方;所述的過濾裝置安裝在筒體內部中間位置;所述的擋塊設置在檢測裝置的下部;所述的提手設置在筒體的上部外表面;所述的進水管設置在提手的下方;所述的消毒器設置在筒體內部的中下部;所述的出水管設置在消毒器的下方;所述的排空管設置在筒體的最下部;所述的腳輪設置在筒體的底部;所述的顯示屏設置在提手下部。
[0005]所述的過濾裝置包括伸縮管,套管,濾布,活性炭濾層和支撐架,所述的伸縮管安裝在套管內部;所述的套管底部連接支撐架;所述的活性炭濾層設置在支撐架的上方;所述的濾布放置在活性炭濾層的上部。
[0006]所述的檢測裝置包括信號發射器,信號接收器,處理芯片和外殼,所述的信號發射器設置在外殼的底部左側;所述的信號接收器設置在外殼的底部右側;所述的處理芯片設置在外殼的內部。
[0007]所述的消毒器具體采用紫外線消毒燈,有利于消滅水體中的細菌、微生物,防止水質的腐敗。
[0008]所述的腳輪具體采用直徑為2cm至3cm的橡膠輪;所述的腳輪具體采用4個,有利于對筒體的水平移動。
[0009]所述的提手具體為與筒體一體式塑形或焊接在筒體上的環形把手;所述的提手具體為PVC塑料或不銹鋼的一種,有利于對筒體垂直移動。
[0010]所述的濾布具體采用玻璃纖維布;所述的濾布設有多個直徑小于1mm的通孔,有利于過濾掉水中的雜質。
[0011]所述的信號發射器具體采用聲吶發射器,有利于準確檢測水位高低。
[0012]所述的顯示屏具體采用多點電容式觸摸屏。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濾布、活性炭濾層和消毒器的設置,保障了水質,并可定期清洗濾布和活性炭濾層,通過檢測裝置和顯示屏的設置,提高了該中水回收利用一體化設備的智能化程度,有利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過濾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
[0018]1-筒體,2-桶蓋,3-過濾裝置,31-伸縮管,32-套管,33-濾布,34-活性炭濾層,35-支撐架,4-檢測裝置,41-信號發射器,42-信號接收器,43-處理芯片,44-外殼,5-溢出水管,6-提手,7-進水管,8-擋塊,9-消毒器,10-出水管,11-排空管,12-顯示屏,13-腳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20]實施例:
[0021 ] 如附圖1至附圖3所示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包括筒體1,桶蓋2,過濾裝置3,檢測裝置4,溢出水管5,提手6,進水管7,擋塊8,消毒器9,出水管10,排空管11,顯示屏12和腳輪13,所述的桶蓋2蓋在筒體1上方;所述的檢測裝置4安裝在桶蓋2下方;所述的過濾裝置3安裝在筒體1內部中間位置;所述的擋塊8設置在檢測裝置4的下部;所述的提手6設置在筒體1的上部外表面;所述的進水管7設置在提手6的下方;所述的消毒器9設置在筒體1內部的中下部;所述的出水管10設置在消毒器9的下方;所述的排空管11設置在筒體1的最下部;所述的腳輪13設置在筒體1的底部;所述的顯示屏12設置在提手6下部。
[0023]所述的過濾裝置3包括伸縮管31,套管32,濾布33,活性炭濾層34和支撐架35,所述的伸縮管31安裝在套管32內部;所述的套管32底部連接支撐架35 ;所述的活性炭濾層34設置在支撐架35的上方;所述的濾布33放置在活性炭濾層34的上部。
[0024]所述的檢測裝置4包括信號發射器41,信號接收器42,處理芯片43和外殼44,所述的信號發射器41設置在外殼44的底部左側;所述的信號接收器42設置在外殼44的底部右側;所述的處理芯片43設置在外殼44的內部。
[0025]所述的筒體1具體采用PC塑料材料或不銹鋼材料的一種;所述的筒體1具體采用圓柱形筒,有利于儲水和穩定放置。
[0026]所述的消毒器9具體采用紫外線消毒燈,有利于消滅水體中的細菌、微生物,防止水質的腐敗。
[0027]所述的腳輪13具體采用直徑為2cm至3cm的橡膠輪;所述的腳輪13具體采用4個,有利于對筒體1的水平移動。
[0028]所述的濾布33具體采用玻璃纖維布;所述的濾布33設有多個直徑小于1mm的通孔,有利于過濾掉水中的雜質。
[0029]所述的信號發射器41具體采用聲吶發射器,有利于準確檢測水位高低。
[0030]所述的顯示屏12具體采用多點電容式觸摸屏。
[0031]工作原理
[0032]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通過進水管7收集廢水,廢水經過濾布33和活性炭濾層34的過濾到達筒體1的下層位置,經過消毒器9的消毒,通過出水管10輸送處理后的中水用在澆花、沖廁所等活動中,并時時通過信號發射器41和信號接收器42檢測桶內水位,并顯示在顯示屏12上,在滿時通過溢出水管5流入下水道內。
[0033]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包括筒體(1),桶蓋(2),過濾裝置(3),檢測裝置(4),溢出水管(5),提手(6),進水管(7),擋塊(8),消毒器(9),出水管(10),排空管(11),顯示屏(12)和腳輪(13),所述的桶蓋(2)蓋在筒體⑴上方;所述的檢測裝置⑷安裝在桶蓋⑵下方;所述的過濾裝置(3)安裝在筒體(1)內部中間位置;所述的擋塊(8)設置在檢測裝置(4)的下部;所述的提手(6)設置在筒體(1)的上部外表面;所述的進水管(7)設置在提手(6)的下方;所述的消毒器(9)設置在筒體(1)內部的中下部;所述的出水管(10)設置在消毒器(9)的下方;所述的排空管(11)設置在筒體(1)的最下部;所述的腳輪(13)設置在筒體(1)的底部;所述的顯示屏(12)設置在提手(6)下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裝置(3)包括伸縮管(31),套管(32),濾布(33),活性炭濾層(34)和支撐架(35),所述的伸縮管(31)安裝在套管(32)內部;所述的套管(32)底部連接支撐架(35);所述的活性炭濾層(34)設置在支撐架(35)的上方;所述的濾布(33)放置在活性炭濾層(34)的上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檢測裝置(4)包括信號發射器(41),信號接收器(42),處理芯片(43)和外殼(44),所述的信號發射器(41)設置在外殼(44)的底部左側;所述的信號接收器(42)設置在外殼(44)的底部右側;所述的處理芯片(43)設置在外殼(44)的內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1)具體采用PC塑料材料或不銹鋼材料的一種;所述的筒體(1)具體采用圓柱形筒。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器(9)具體采用紫外線消毒燈。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腳輪(13)具體采用直徑為2cm至3cm的橡膠輪;所述的腳輪(13)具體采用4個。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布(33)具體采用玻璃纖維布;所述的濾布(33)設有多個直徑小于1mm的通孔。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發射器(41)具體采用聲吶發射器。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顯示屏(12)具體采用多點電容式觸摸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改進結構的便攜式中水回收一體化設備,包括筒體,桶蓋,過濾裝置,檢測裝置,溢出水管,提手,進水管,擋塊,消毒器,出水管,排空管,顯示屏和腳輪,所述的檢測裝置安裝在桶蓋下方;所述的擋塊設置在檢測裝置的下部;所述的進水管設置在提手的下方;所述的消毒器設置在筒體內部的中下部;所述的出水管設置在消毒器的下方;所述的排空管設置在筒體的最下部;所述的腳輪設置在筒體的底部;所述的顯示屏設置在提手下部。本實用新型通過濾布、活性炭濾層和消毒器的設置,保障了水質,并可定期清洗濾布和活性炭濾層,通過檢測裝置和顯示屏的設置,提高了該中水回收利用一體化設備的智能化程度,有利于推廣使用。
【IPC分類】G01F23/296, C02F9/08
【公開號】CN205061764
【申請號】CN201520782463
【發明人】向蕾
【申請人】天津春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