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種植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生態養殖種植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貧乏,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和工業化進程加快,工業用地不斷擴張,對土地資源消耗進一步增大。在人口總量持續增加同時,我國人均耕地、養殖面積迅速下降,因此必須在有限土地上提高土地的有效種植、養殖面積。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態養殖種植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生態養殖種植系統,包括養殖區,所述養殖區內設置有水養池、種植區和供水裝置;
[0005]所述多個水養池與種植區相間設置在養殖區內,所述供水裝置包括水栗、進水管道、進水閥門、排水管道和排水閥門,所述進水管道分別與多個水養池一端的池壁連通,所述進水閥門設置在進水管道上,所述排水管道分別與多個水養池的另一端的池壁連通,所述排水閥設置在排水管道上,所述水栗安裝在進水管道的進水口處。
[0006]進一步的,所述多個水養池平行設置在養殖區內。
[0007]進一步的,所述水養池設置為LJ字型結構,其兩池壁為向外傾斜狀。
[0008]進一步的,所述水養池的的池壁及池底上設有混凝土層。
[0009]進一步的,所述多個種植區平行設置在養殖區內,種植區與水養池平行設置。
[0010]進一步的,所述種植區寬度為3-5米,所述水養池寬度為2-4米。
[0011 ]進一步的,所述養殖區外圍設置有隔離網。
[0012]進一步的,所述養殖區內設置有塑料膜,所述塑料膜一端緊貼于隔離網的立面,塑料膜另一端埋于地下固定。
[0013]進一步的,所述種植區內搭設若干藤蔓植物架,所述藤蔓植物架上安裝誘蟲燈。
[0014]進一步的,所述種植區內安裝有若干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用于為誘蟲燈提供電源。
[00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技術效果有:
[0016]本專利為綠色生態循環立體養殖,利用生態循環做到優化養殖、節能、環保無污染養殖。養殖區域內,養殖有喜陰淡水魚、蟾蜍、蚯蚓,種植有蓮藕、藤蔓經濟作物,無污染,并且生物降解有機物,變廢為寶,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飼養成本。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為圖3的B-B向剖視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圖5的C-C向剖視圖。
[0024]附圖標記:
[0025]1-水養池;2-種植區;3-供水裝置;
[0026]4-隔離網;5-塑料膜;6-藤蔓植物架;
[0027]7-誘蟲燈;8-太陽能電池板;
[0028]11-混凝土層;31-水栗;32-進水管道;
[0029]33-進水閥門;34-排水管道;35-排水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2]實施例一
[0033]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34]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生態養殖種植系統,包括養殖區,所述養殖區內設置有水養池1、種植區2和供水裝置3;
[0035]所述水養池I與種植區2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水養池I和種植區2相間設置在養殖區內;
[0036]優選地,多個水養池I平行設置在養殖區內。
[0037]優選地,所述水養池I設置為LJ字型結構,水養池I的兩池壁均設置為向外傾斜狀。
[0038]水養池I的施工方法為:在地面上人工或者利用挖掘機挖掘出2-4米寬的溝槽,溝深度為1.2米左右,然后在溝槽兩側壟45度左右的斜土坡,即可形成水養池I。
[0039]水養池I中可以用于養殖淡水喜陰魚類,水養池I內的淡水還可以提供蟾蜍生活的潮濕環境。
[0040]另外,在水養池I內還可以種植蓮藕,為喜陰淡水魚進行遮陰,同時又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0041]優選地,所述水養池I的的池壁及池底上分別設有防護層,用于對水養池I進行防滲處理,所述防護層優選為混凝土層11,具有較高的強度及防水性能,可以是水養池I的淡水與外部土壤隔離。
[0042]優選地,所述多個種植區2平行設置在養殖區內,并且,種植區2與水養池I進行平行設置。
[0043]所述種植區2的施工方法為:對相鄰的兩個水養池I的池壁分別向上壟土,其中相鄰的兩個水養池I的池壁即作為養殖區的兩側壁。
[0044]優選地,所述種植區2寬度設置為3-5米,并且地面平整,便于種植。
[0045]在種植區2中間平整地面上可以鋪設羊糞、牛糞等自然無公害有機肥料,然后引進蚯蚓進行繁殖。養殖牛羊的糞便一方面可以喂養蚯蚓,經蚯蚓生物降解后,可直接還田,是高質量的有機肥,同時蚯蚓又可喂養溝槽中的淡水魚。養殖區域內可以選擇種植藤蔓類植物,有機肥料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
[0046]本實用新型的供水裝置3包括水栗31、進水管道32、進水閥門33、排水管道34和排水閥門35。
[0047]所述進水管道32分別與多個水養池I一端的池壁連通,在進水管道32的進水口處安裝水栗31,用于提供進水驅動力。
[0048]所述進水閥門33設置有多個,進水閥門33安裝在進水管道32上,優選地,進水閥門33的數量與水養池I的數量相同,即每個水養池I的均對應設置一個進水閥門33,用于控制進水管道32的開啟或者關閉,進而控制對水養池I的供水。
[0049]所述排水管道34分別與多個水養池I的另一端的池壁進行連通。
[0050]所述排水閥門設置同樣設置有多個,排水閥門35安裝在排水管道34上,優選地,排水閥門35的數量與水養池I的數量相同,即每個水養池I的均對應設置一個排水閥門35,用于控制排水管道34的開啟或者關閉,進而控制對水養池I的排水。
[0051 ] 實施例二
[0052]請參照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53]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生態養殖種植系統,包括養殖區,所述養殖區內設置有水養池1、種植區2和供水裝置3;
[0054]所述水養池I與種植區2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水養池I和種植區2相間設置在養殖區內;
[0055]優選地,多個水養池I平行設置在養殖區內。
[0056]優選地,所述水養池I設置為LJ字型結構,水養池I的兩池壁均設置為向外傾斜狀。
[0057]水養池I的施工方法為:在地面上人工或者利用挖掘機挖掘出2-4米寬的溝槽,溝深度為1.2米左右,然后在溝槽兩側壟45度左右的斜土坡,即可形成水養池I。
[0058]水養池I中可以用于養殖淡水喜陰魚類,水養池I內的淡水還可以提供蟾蜍生活的潮濕環境。
[0059]另外,在水養池I內還可以種植蓮藕,為喜陰淡水魚進行遮陰,同時又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0060]優選地,所述水養池I的的池壁及池底上分別設有防護層,用于對水養池I進行防滲處理,所述防護層優選為混凝土層11,具有較高的強度及防水性能,可以是水養池I的淡水與外部土壤隔離。
[0061]優選地,所述多個種植區2平行設置在養殖區內,并且,種植區2與水養池I進行平行設置。
[0062]所述種植區2的施工方法為:對相鄰的兩個水養池I的池壁分別向上壟土,其中相鄰的兩個水養池I的池壁即作為養殖區的兩側壁。
[0063]優選地,所述種植區2寬度設置為3-5米,并且地面平整,便于種植。
[0064]在種植區2中間平整地面上可以鋪設羊糞、牛糞等自然無公害有機肥料,然后引進蚯蚓進行繁殖。養殖牛羊的糞便一方面可以喂養蚯蚓,經蚯蚓生物降解后,可直接還田,是高質量的有機肥,同時蚯蚓又可喂養溝槽中的淡水魚。養殖區域內可以選擇種植藤蔓類植物,有機肥料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
[0065]本實用新型的供水裝置3包括水栗31、進水管道32、進水閥門33、排水管道34和排水閥門35。
[0066]所述進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