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包括束帶和包裹網;所述束帶包括束帶支撐部和束帶擴展部,所述束帶支撐部的底部通過一管帶與所述包裹網連接;在所述束帶支撐部的內壁設有一儲水袋,所述儲水袋的底部與所述管帶連通;所述包裹網由縱向管線和橫向管線交錯編織而成,所述縱向管線內部中空,且與所述管帶連通,其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出水孔。采用本實用新型包裹苗木根部更加簡便快速,包裹后不僅能夠保護苗木根部的土球,還能夠為根部不斷提供一定的水肥給養。
【專利說明】
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苗木保護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
【背景技術】
[0002]在城鎮或小區的綠化施工中,苗木移栽是一個重要的施工項目。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直接影響到綠化工程的效果。
[0003]然而,在苗木移栽過程中,大批量的苗木根部暴露在外部,極容易造成損傷。此外,苗木在運輸過程中,根部缺乏給養,水分大量蒸發流失,從而導致根部萎縮,大大降低了移栽后的成活率。
[0004]現有的解決辦法是,在苗木根部的土球上用塑料袋或草繩進行捆扎保護,盡量避免運輸中的土球掉落,根部受損。然而,這種方式費時費力,效率較低,且并沒有提升根部的給養問題,對提高移栽成活率并沒有很大的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包裝起來簡單,不僅能夠降低土球在運輸中的掉落,而且還能夠不斷為根部提供給養。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包括束帶和包裹網;所述束帶包括束帶支撐部和束帶擴展部,所述束帶支撐部的底部通過一管帶與所述包裹網連接;在所述束帶支撐部的內壁設有一儲水袋,所述儲水袋的底部與所述管帶連通;所述包裹網由縱向管線和橫向管線交錯編織而成。
[0008]進一步,所述束帶擴展部的邊沿設有一魔術貼。
[0009]進一步,所述束帶支撐部的頂部設有一進水口。
[0010]進一步,所述縱向管線內部中空,且與所述管帶連通,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出水孔。
[0011]進一步,所述橫向管線為實心塑料管,起到支撐的作用。
[0012]進一步,所述束帶支撐部采用弧面的塑料板制成。
[0013]進一步,所述包裹網的底部設有開口。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實用新型包裹苗木根部更加簡便快速,包裹后不僅能夠保護苗木根部的土球,還能夠為根部不斷提供一定的水肥給養。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6]01-束帶支撐部、02-束帶擴展部、03-魔術貼、04-儲水袋、05-進水口、06_管帶、07-
縱向管線、08-橫向管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8]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上部為束帶,下部為包裹網;其中,上部束帶包括束帶支撐部01和束帶擴展部02,束帶支撐部01通過管帶06與包裹網連接。
[0019]束帶支撐部01采用弧面的塑料板制成,在其內壁設有儲水袋04;管帶06內部中空,儲水袋04的底部與管帶06連通。
[0020]包裹網由縱向管線07和橫向管線08交錯編織而成,所述縱向管線07內部中空,且與所述管帶06連通,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橫向管線08為實心塑料管,起到支撐的作用。
[0021]包裹網的底部設有開口。
[0022]束帶擴展部02的邊沿設有一魔術貼。
[002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束帶和包裹網;所述束帶包括束帶支撐部和束帶擴展部,所述束帶支撐部的底部通過一管帶與所述包裹網連接;在所述束帶支撐部的內壁設有一儲水袋,所述儲水袋的底部與所述管帶連通;所述包裹網由縱向管線和橫向管線交錯編織而成,所述縱向管線內部中空,且與所述管帶連通,其管體內壁上設有若干出水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帶擴展部的邊沿設有一魔術貼。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帶支撐部的頂部設有一進水口。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管線為實心塑料管。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帶支撐部采用弧面的塑料板制成。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苗木移栽根部保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網的底部設有開口。
【文檔編號】A01G23/04GK205431325SQ201620008943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5日
【發明人】劉海山, 劉海梅
【申請人】江蘇蘇太花木產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