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包括送水管、設置于送水管上端的噴頭,還包括埋于土層的濕度傳感模塊、設置于送水管上的噴水速度控制裝置以及與送水管連接的系統控制箱、供電裝置,且所述噴頭可轉動。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控制噴頭轉向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子上設置有電機齒輪。所述噴頭的噴嘴處設置有多個噴水小孔,且噴頭的下端設置有與電機齒輪匹配的噴頭齒輪。所述噴頭通過電機齒輪與噴頭齒輪的齒輪嚙合實現其轉向的控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節水、節能環保、高智能的新型噴灑灌溉系統。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溉系統,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智能化的新型噴灑灌溉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國家在環境保護上重視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綠化工程、現代園林被建設起來。現代園林,在著重建設景觀小品的同時,致力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建設園林式城市,在整個城市布置綠地系統、安排道路與游憩場所,實現城市園林化,建設包括道路風景線、以綠林草坪為主的天然生態公園,這些都是為了美化城市,城市更加美麗,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0003]園林景觀建設也要按照節水型社會的要求去實施。相應的對于灌溉系統的要求也將提高,目前的灌溉系統任然采用人工大面積的灌溉,由于土壤的涵水能力不同每個區域的干旱程度不一樣,有的區域可以不用灌溉也被灌溉了水,這就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也加大了人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節水、節能環保、高智能的新型噴灑灌溉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包括送水管、設置于送水管上端的噴頭,還包括埋于土層的濕度傳感模塊、設置于送水管上的噴水速度控制裝置以及與送水管連接的系統控制箱、供電裝置,且所述噴頭可轉動。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還包括控制噴頭轉向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子上設置有電機齒輪。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噴頭的噴嘴處設置有多個噴水小孔,且噴頭的下端設置有與電機齒輪匹配的噴頭齒輪。其中噴水小孔的作用是霧化水,使水能夠均勻的噴曬在缺水區域。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噴頭通過電機齒輪與噴頭齒輪的齒輪嚙合實現其轉向的控制。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噴水速度控制裝置包括設置于水管上的可動閥門以及加裝于可動閥門旋鈕上的圓形舵機。其中圓形舵機通過控制可動閥門的閉合程度從而控制送水管內的水壓大小,而水壓的大小又決定了噴水的遠近。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濕度傳感模塊設置有多個溫濕度傳感器,且其分散埋于水管下方的土層內。
[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系統控制箱內設置有控制整個系統運行的單片機以及系統的備用電池。其中單片機的設置在于控制電機轉子的運轉狀況及圓形舵機的運轉狀況,而備用電池能在供電裝置無法正常使用時給整套系統提供能量來源。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供電裝置為太陽能供電板,太陽能供電具有成本低廉、可再生且無污染等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水管上設置有支撐板,且其位于噴頭下方,所述電機設置于支撐板上方。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所述溫濕度傳感器為DHTll,所述單片機為arduino mini單片機。其中DHTl I具有小體積、低功耗、響應快、抗干擾能力強、性價比極高等優點,arduino mini單片機具體積小巧,運算速度高,穩定性好的特點。
[001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16](I)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只對干旱區域進行灌溉,很好的節約了水資源。
[0017](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采用太陽能作為供能裝置,節能環保。
[0018](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無需人工控制,具有高智能化的特性。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新型噴灑灌溉系統整體結構圖。
[0020]圖2為電機結構圖。
[0021]圖3為噴頭結構圖。
[0022]圖4為噴頭噴嘴處局部放大圖。
[0023]圖5為電機齒輪與噴頭齒輪嗤合處局部放大圖。
[0024]圖6為噴水速度控制裝置結構圖。
[0025]圖7為噴水速度控制裝置剖面圖。
[0026]圖8為溫濕度傳感器布置圖。
[0027]其中I一送水管,2一噴頭,21—噴水小孔,22—噴頭齒輪,3一溫濕度傳感器,4一可動閥門,5—圓形舵機,6—系統控制箱,7—供電裝置,8—電機,81—電機齒輪,9一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9]實施例1
[0030]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包括送水管1、設置于送水管I上端的噴頭2,還包括埋于土層的濕度傳感模塊、設置于送水管I上的噴水速度控制裝置以及與送水管連接的系統控制箱6、供電裝置7,且所述噴頭2可轉動。
[0031 ]如圖1、圖2所示,還包括控制噴頭2轉向的電機8,所述電機8的轉子上設置有電機齒輪81。
[0032]如圖3、圖4所示,所述噴頭2的噴嘴處設置有多個噴水小孔21,且噴頭2的下端設置有與電機齒輪81匹配的噴頭齒輪22。其中噴水小孔21的作用是霧化水,使水能夠均勻的噴曬在缺水區域。
[0033]如圖5所示,所述噴頭2通過電機齒輪81與噴頭齒輪22的齒輪嚙合實現其轉向的控制。
[0034]如圖6、圖7所示,所述噴水速度控制裝置包括設置于水管I上的可動閥門4以及加裝于可動閥門4旋鈕上的圓形舵機5。其中圓形舵機5通過控制可動閥門4的閉合程度從而控制送水管內的水壓大小,而水壓的大小又決定了噴水的遠近。
[0035]如圖8所示,所述濕度傳感模塊設置有多個溫濕度傳感器3,且其分散埋于水管I下方的土層內。
[0036]本實用新型所述系統控制箱內6設置有控制整個系統運行的單片機以及系統的備用電池。其中單片機的設置在于控制電機8轉子的運轉狀況及圓形舵機5的運轉狀況,而備用電池能在供電裝置無法正常使用時給整套系統提供能量來源。
[0037]本實用新型所述供電裝置7為太陽能供電板。太陽能供電具有成本低廉、可再生且無污染等優點。
[0038]如圖1所示,所述水管I上設置有支撐板9,且其位于噴頭2下方,所述電機8設置于支撐板9上方。
[0039]本實用新型所述溫濕度傳感器3為DHTll,所述單片機為arduino mini單片機。其中DHT11具有小體積、低功耗、響應快、抗干擾能力強、性價比極高等優點,arduino mini單片機具體積小巧,運算速度高,穩定性好的特點。
[0040]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的工作過程中,濕度傳感器3檢測土層的濕度,將數據傳送給系統控制箱內6內設置的單片機,單片機根據所得濕度傳感器3測得數據確定需要進行灌溉的土層位置從而控制圓形舵機5與電機8的運行,其中圓形舵機5用于控制水流速度,電機8用于控制噴頭2的朝向,最終確定噴水的位置。
[0041 ] 實施例2
[004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內設置的濕度傳感模塊中所用的溫濕度傳感器除實施例1中所述的DHTll芯片外,還可以使用SHTll等其他系列的溫濕度傳感器。
[0043]實施例3
[004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系統控制箱內6內設置的單片機除實施例I中所述的arduino mini單片機外,還可以使用英特爾的單片機8051系列、89c51系列或者是摩托羅拉dsp系列等其他系列的單片機。
[004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包括送水管(I)、設置于送水管(I)上端的噴頭(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埋于土層的濕度傳感模塊、設置于送水管(I)上的噴水速度控制裝置以及與送水管連接的系統控制箱(6)、供電裝置(7),且所述噴頭(2)可轉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噴頭(2)轉向的電機(8),所述電機(8)的轉子上設置有電機齒輪(8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2)的噴嘴處設置有多個噴水小孔(21),且噴頭(2)的下端設置有與電機齒輪(81)匹配的噴頭齒輪(2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2)通過電機齒輪(81)與噴頭齒輪(22)的齒輪嚙合實現其轉向的控制。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速度控制裝置包括設置于水管(I)上的可動閥門(4)以及加裝于可動閥門(4)旋鈕上的圓形舵機(5)。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度傳感模塊設置有多個溫濕度傳感器(3),且其分散埋于水管(I)下方的土層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控制箱內(6)設置有控制整個系統運行的單片機以及系統的備用電池。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裝置(7)為太陽能供電板。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I)上設置有支撐板(9),且其位于噴頭(2)下方,所述電機(8)設置于支撐板(9)上方。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新型噴灑灌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濕度傳感器(3)為DHTll,所述單片機為arduino mini單片機。
【文檔編號】A01G25/16GK205431348SQ201620112816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4日
【發明人】王海濤, 徐家鑫, 黃禹培, 段皓譯, 馮小芹, 杜莎
【申請人】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