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35210閱讀:512來源:國知局
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包括有安裝于建筑物墻壁上的循環運輸支架和若干安裝于循環運輸支架上的種植機構;所述循環運輸支架由鏡像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構成,所述種植機構架設安裝于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種植機構包括有支撐軸和設置于支撐軸上的種植槽。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充分利用了地上空間,適用于喜愛園藝及綠植栽培的城市居民在有限的空間內種植花草、蔬菜等,循環運行的方式能使立體種植架上的所有種植物都能充分接受陽光照射,管理人員不需移動位置,在地面上即可輕松的對所有種植物進行管理,并且,本實用新型運行穩定,尺寸大小可依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不受建筑物尺寸的限制。
【專利說明】
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立體種植系統,具體的說是一種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背景技術】
[0002]相對于農村等環境而言,城市中土地資源比較稀缺,而一般情況下花卉草木只能種植在地面上,從而使城市的綠化面積受到限制。另外,對于一些種植愛好者而言,在自有住房中一般無法實現比較大面積的綠植(如花卉或蔬菜等)的種植。而利用地面以上的空間則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但是目前已有的立體式種植架多數是針對大型種植園等設計的,并不適合應用于城市中,不能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的要求。【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以解決目前已有的立體式種植架不能滿足城市建筑環境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包括有安裝于建筑物墻壁上的循環運輸支架和若干安裝于循環運輸支架上的種植機構;
[0006]所述循環運輸支架由鏡像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構成,所述種植機構架設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
[0007]所述第一支架由支架本體和設置于支架本體上的運輸組件構成;
[0008]所述支架本體包括有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和多功能輔助軌道槽,所述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包括有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和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其中,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構成循環運輸軌槽;所述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平行設置于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下方,所述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平行設置于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下方,且所述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和所述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的軌槽均分別與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和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連接;
[0009]所述運輸組件包括運輸鏈和若干與運輸鏈的運行相配合的傳動輪,所述傳動輪設置于所述循環運輸軌槽的拐角處,所述運輸鏈設置于所述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
[0010]所述種植機構包括有支撐軸和設置于支撐軸上的種植槽,所述支撐軸與所述循環運輸軌槽的軌道上運行的滾輪之間通過第二軸承實現連接支撐,所述支撐軸的軸頭伸入所述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并與所述運輸鏈之間通過第一軸承實現連接支撐,所述支撐軸與所述種植槽之間通過第三軸承實現連接支撐;所述種植槽的底部設有多功能輔助桿,所述多功能輔助桿的桿頭伸入到所述多功能輔助槽的槽口內。
[001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還包括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有動力輸出組件,所述動力輸出組件帶動所述運輸鏈沿所述循環運輸軌槽循環轉動。
[0012]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運輸鏈為翼型鏈條,所述翼型鏈條為在鏈條的至少一側的外鏈板側面設有翼片,所述翼片與所述外鏈板成一定彎折角,在所述翼片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傳動輪為與所述翼型鏈條尺寸相配合的齒輪。
[0013]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運輸鏈為穿接有鏈鎖的鏈繩,所述鏈鎖具有相平行的上下表面以及環形的側周面;在所述鏈鎖的上表面開設有弧形卡槽,在所述鏈鎖的側周面開設有分別與弧形卡槽兩端分別連通的鏈繩穿孔或鏈繩卡口,且所述鏈繩穿孔或所述鏈繩卡口所在直線與所述鏈鎖中心的距離略大于設置于所述鏈鎖中心的軸承安裝孔的半徑;所述傳動輪為與所述鏈鎖相接觸的側面嚙合的鏈輪。
[0014]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 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形成〇型循環運輸軌槽。
[0015]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分為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和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分為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和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其中,由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形成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
[0016]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分為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分為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分為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和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分為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和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其中,由所述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形成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
[0017]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多功能輔助桿為具有中空內腔的排水管。
[0018]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所述多功能輔助桿通過第四軸承安裝有穩定輪,所述穩定輪可沿所述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的軌槽、所述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的軌槽、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和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的軌道運行。
[0019]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還包括有灌溉機構。
[0020]另外,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均采用C型槽鋼制成,優選的,所述多功能輔助軌道槽也采用C型槽鋼制成。
[0021]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新穎,充分利用了地上空間,適用于喜愛園藝及綠植栽培的城市居民在有限的空間內種植花草、蔬菜等,循環運行的方式能使立體種植架上的所有種植物都能充分接受陽光照射,管理人員不需移動位置,在地面上即可輕松的對所有種植物進行管理,并且,本實用新型運行穩定,尺寸大小可依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不受建筑物尺寸的限制。【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的支架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的鏈條和齒輪結構示意圖。
[0025]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的支架與種植槽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6]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倒L型支架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28]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中的鏈鎖和鏈輪配合結構示意圖。
[0029]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中的鏈鎖和鏈輪配合結構半剖結構示意圖。
[0030]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中的鏈鎖和反向鏈輪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1]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中的支架與種植槽安裝結構示意圖。
[0032]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33]圖中:1、1型支架,2、種植槽,3、支撐軸,4、排水管,5、翼型鏈條,6、齒輪,7、翼片,8、 安裝孔,9、環形連接件,10、滾輪,11、第一軸承,12、第二軸承,13、第三軸承,14、濾水隔板, 15、穩定輪,16、第四軸承,17、倒L型支架,18、鏈鎖,19、鏈輪,20、鋼絲繩,21、反向鏈輪,22、 弧形卡槽,23、鏈輪槽,24、倒U型支架,25、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 27、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9、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1、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2、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3、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4、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5、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7、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8、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9、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0、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1、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2、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3、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4、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具體實施方式】 [〇〇34] 實施例1
[0035]本系統由循環運輸支架和種植機構構成,如圖1、圖2所示,循環運輸支架為采用C 型槽鋼制成,由結構鏡像對稱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構成,第一支架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為I型支架1,該I型支架1由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7、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和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即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29和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構成,其中,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7的左右兩端分別與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的上端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的上端連接,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的左右兩端分別與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的下端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的下端連接,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29平行設置于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7下方且其左右兩端連接于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上,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平行設置于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上方且其左右兩端連接于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上。 運輸組件設置于由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7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所形成的0型循環運輸軌槽內。
[0036]運輸組件由運輸鏈和傳動輪構成,其中,傳動輪安裝于0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拐角處,運輸鏈位于〇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并安裝于傳動輪上。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用運輸鏈為翼型鏈條5,所用傳動輪為與翼型鏈條5相配合的齒輪6,其中,翼型鏈條5為在鏈條的外鏈板側面設有彎折角90°的翼片7,在翼片7上開設有安裝孔8。
[0037]種植機構架設安裝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0型循環運輸軌槽之間。種植機構主要由支撐軸3和設置于支撐軸3上的種植槽2構成,具體如圖4所示,支撐軸3通過第三軸承13 對種植槽2的兩端實現連接支撐,支撐軸3的兩端軸頭分別伸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0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如圖4,支撐軸3的軸頭伸入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7的槽口內,通過環形連接件9及第一軸承11連接于翼型鏈條5上,環形連接件9與翼型鏈條5上的安裝孔7 通過螺釘連接固定,第一軸承11設置于環形連接件9和支撐軸3的軸頭之間;滾輪10沿0型循環運輸軌槽的軌道運行,滾輪10與支撐軸3之間通過第二軸承12連接支撐。
[0038]另外如圖4,在種植槽2的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多功能輔助桿,其為具有中空內腔的排水管4,該多功能輔助桿的桿頭伸入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29的槽口內,穩定輪15設置于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29上,其沿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29、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6和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循環運行,穩定輪15與排水管4之間通過第四軸承16實現連接支撐。在種植槽2內部,還設有濾水隔板14,濾水隔板14以上的培養基質中多余水分經濾水隔板14下滲,然后經排水管4流出。
[0039]另外,可以按現有常規連接方式加裝驅動機構,驅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組件帶動翼型鏈條5沿0型循環運輸軌槽轉動。
[0040]實施例2
[0041]本系統由循環運輸支架和種植機構構成,循環運輸支架為采用C型槽鋼制成,由結構鏡像對稱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構成,第一支架的結構如圖5所示,其為倒L型支架17,該倒L型支架17由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相互獨立的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1和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2、相互獨立的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和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和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包括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和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構成,其中,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的左端分別連接于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的頂端、上段、中段和下段,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的右端分別連接于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1的頂端、上段、中段和底端,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 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的左端分別連接于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2的頂端和上段,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的右端分別連接于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2的中段和下段,且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與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與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與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間均相互平行設置。運輸組件設置于由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1、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2、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28所形成的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內。
[0042]運輸組件由運輸鏈和傳動輪構成,其中傳動輪安裝于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拐角處,運輸鏈位于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并安裝于傳動輪上。如圖7、8、9所示,本實施例中,傳動輪有兩種,分別為鏈輪19和反向鏈輪21,其中,鏈輪19設置于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陰角拐角處,反向鏈輪21設置于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陽角拐角處,運輸鏈為穿接有鏈鎖18 的鏈繩(即鋼絲繩20)。鏈鎖18具有相平行的上下表面及近似橢圓環形的側周面,在上表面開設有弧形卡槽22,在側周面開設有分別與弧形卡槽兩端連通的卡口和穿孔,且卡口和穿孔所在直線與鏈鎖18中心的垂直距離略大于設置在鏈鎖18中心的軸承安裝孔的半徑,另夕卜,在鏈鎖18的與鏈輪19相接觸的側周面(即與弧形卡槽相對)上,還設有兩個鏈輪槽23,兩個鏈輪槽23之間為導向隔板,導向隔板與穿接在鏈輪上的鋼絲繩20共面;鏈輪19具有工字形半剖面,與鏈輪槽23嚙合;反向鏈輪21 (見圖9)也具有工字形半剖面,與鏈鎖18接近弧形卡槽22側周面嚙合。
[0043]種植機構架設安裝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之間。種植機構主要由支撐軸3和設置于支撐軸3上的種植槽2構成,具體如圖10所示,支撐軸3通過第三軸承13對種植槽2的兩端實現連接支撐,支撐軸3的兩端軸頭分別伸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如圖10,支撐軸3的軸頭伸入到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的槽口內,通過第一軸承11安裝于運輸鏈的鏈鎖18的軸承安裝孔中,滾輪10沿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軌道運行,滾輪10與支撐軸3之間通過第二軸承12連接支撐。另外,在種植槽2的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多功能輔助桿,其為具有中空內腔的排水管4,該多功能輔助桿的桿頭伸入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的槽口內,穩定輪15設置于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 上,其沿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1、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2、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0、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25 循環運行,穩定輪15與排水管4之間通過第四軸承16實現連接支撐。
[0044]另外,可以按現有常規方式加裝灌溉機構。
[0045]另外,倒L型支架的結構也可以設計成如圖6所示的結構,即去除圖5所示倒L型支架中的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即可。
[0046]實施例3
[0047]本系統由循環運輸支架和種植機構構成,循環運輸支架為采用C型槽鋼制成,由結構鏡像對稱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構成,第一支架的結構如圖11所示,其為倒U型支架24, 該到U型支架24由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7、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8、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9、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0、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 34、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1、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2、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3、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 44構成,其中,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1、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3的左端連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7的頂端、上段、 中段和下段,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2、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4的右端連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9的頂端、上段、中段和下段,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連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0和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8的頂端和上段,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1、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3的右端連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0的中段和下段,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2、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4的左端連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8的中段和下段,且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與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間、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與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間、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1與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3間、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2與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4間均相互平行設置。運輸組件設置于由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7、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 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9、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2、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8、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34、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0、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1所形成的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內。
[0048]運輸組件由運輸鏈和傳動輪構成,其中傳動輪安裝于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拐角處,運輸鏈位于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并安裝于傳動輪上。如圖7、8、9所示,本實施例中,傳動輪有兩種,分別為鏈輪19和反向鏈輪21,其中,鏈輪19設置于倒L型循環運輸軌槽的陰角拐角處,反向鏈輪21設置于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的陽角拐角處,運輸鏈為穿接有鏈鎖18 的鏈繩(即鋼絲繩20)。鏈鎖18具有相平行的上下表面及近似橢圓環形的側周面,在上表面開設有弧形卡槽22,在側周面開設有分別與弧形卡槽兩端連通的卡口和穿孔,且卡口和穿孔所在直線與鏈鎖18中心的垂直距離略大于設置在鏈鎖18中心的軸承安裝孔的半徑,另夕卜,在鏈鎖18的與鏈輪19相接觸的側周面(即與弧形卡槽相對)上,還設有兩個鏈輪槽23,兩個鏈輪槽23之間為導向隔板,且導向隔板與穿接在鏈輪上的鋼絲繩20共面;鏈輪19具有工字形半剖面,與鏈輪槽23嚙合;反向鏈輪21(見圖9)也具有工字形半剖面,與鏈鎖18接近弧形卡槽22側周面嚙合。
[0049]種植機構架設安裝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之間。種植機構主要由支撐軸3和設置于支撐軸3上的種植槽2構成,具體如圖10所示,支撐軸3通過第三軸承13對種植槽2的兩端實現連接支撐,支撐軸3的兩端軸頭分別伸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支撐軸3的軸頭伸入到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33的槽口內,通過第一軸承11安裝于運輸鏈的鏈鎖18的軸承安裝孔中,滾輪10沿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的軌道運行,滾輪10與支撐軸3之間通過第二軸承12連接支撐。另外,在種植槽2的底部兩端,分別設置有多功能輔助桿,其為具有中空內腔的排水管4,該多功能輔助桿的桿頭伸入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的槽口內,穩定輪15設置于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上,其沿上層正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5、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9、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4、 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8、上層反向多功能輔助軌道槽36、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40、 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43、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37運行,穩定輪15與排水管4之間通過第四軸承16實現連接支撐。
[0050]進一步的,支撐軸3可以采用鋼管代替,并在鋼管上開設若干滴水孔,然后連接水源,使支撐軸3在起到支撐作用的同時,也起到灌溉的作用。
【主權項】
1.一種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包括有安裝于建筑物 墻壁上的循環運輸支架和若干安裝于循環運輸支架上的種植機構;所述循環運輸支架由鏡像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構成,所述種植機構架設安 裝于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所述第一支架由支架本體和設置于支架本體上的運輸組件構成;所述支架本體包括有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下行豎向運輸軌道 槽、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和多功能輔助軌道槽,所述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包括有上層多功能 輔助軌道槽和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其中,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橫向運輸 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構成循環運輸軌槽; 所述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平行設置于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下方,所述下層多功能輔 助軌道槽平行設置于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下方,且所述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和所述 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的軌槽均分別與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和所述下行豎向 運輸軌道槽的軌槽連接;所述運輸組件包括運輸鏈和若干與運輸鏈的運行相配合的傳動輪,所述傳動輪設置于 所述循環運輸軌槽的拐角處,所述運輸鏈設置于所述循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所述種植機構包括有支撐軸和設置于支撐軸上的種植槽,所述支撐軸與所述循環運輸 軌槽的軌道上運行的滾輪之間通過第二軸承實現連接支撐,所述支撐軸的軸頭伸入所述循 環運輸軌槽的槽口內并與所述運輸鏈之間通過第一軸承實現連接支撐,所述支撐軸與所述 種植槽之間通過第三軸承實現連接支撐;所述種植槽的底部設有多功能輔助桿,所述多功 能輔助桿的桿頭伸入到所述多功能輔助槽的槽口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還包 括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有動力輸出組件,所述動力輸出組件帶動所述運輸鏈沿 所述循環運輸軌槽循環轉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所述 運輸鏈為翼型鏈條,所述翼型鏈條為在鏈條的至少一側的外鏈板側面設有翼片,所述翼片 與所述外鏈板成一定彎折角,在所述翼片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傳動輪為與所述翼型鏈條 尺寸相配合的齒輪。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所述 運輸鏈為穿接有鏈鎖的鏈繩,所述鏈鎖具有相平行的上下表面以及環形的側周面;在所述 鏈鎖的上表面開設有弧形卡槽,在所述鏈鎖的側周面開設有分別與弧形卡槽兩端分別連通 的鏈繩穿孔或鏈繩卡口,且所述鏈繩穿孔或所述鏈繩卡口所在直線與所述鏈鎖中心的距離 略大于設置于所述鏈鎖中心的軸承安裝孔的半徑;所述傳動輪為與所述鏈鎖相接觸的側面 嚙合的鏈輪。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所述 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 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形成0型循環運輸軌槽。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所述 上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分為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和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豎向運輸 軌道槽分為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和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其中,由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反向運 輸軌道槽、所述下段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形成倒L型循環運輸 軌槽。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所述 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分為第一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行 豎向運輸軌道槽分為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和第二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橫向 運輸軌道槽分為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和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分 為第一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和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其中,由所述第一上行豎向運輸 軌道槽、所述上層正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一下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一下層橫向運輸 軌道槽、所述第二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所述上層反向運輸軌道槽、所述第二下行豎向運輸 軌道槽和所述第二下層橫向運輸軌道槽形成倒U型循環運輸軌槽。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所述 多功能輔助桿為具有中空內腔的排水管。9.根據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多功能輔助桿通過第四軸承安裝有穩定輪,所述穩定輪可沿所述上層多功能輔助軌道 槽的軌槽、所述下層多功能輔助軌道槽的軌槽、所述上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和所述下 行豎向運輸軌道槽的軌槽的軌道運行。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于城市建筑環境的循環式立體種植系統,其特征是,還 包括有灌溉機構。
【文檔編號】A01G9/02GK205623443SQ20162044779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7日
【發明人】彭保朝
【申請人】石家莊成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