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及制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超細粉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超細桑葉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桑葉為桑樹的葉子,主要用做單食性昆蟲——桑蠶的飼料,用途單一。隨著種桑養蠶事業的不斷發展,廢棄桑葉資源日益增多在早春需要對桑樹整枝,剪下的桑枝上有著大量的嫩桑葉;晚秋飼養蠶結束后,桑樹上還有數量可觀的桑葉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加快對豐富的桑葉資源的綜合利用研究的步伐,化廢為寶,充分利用桑葉含有的豐富的營養成份和生物活性物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桑葉不僅能用以養蠶,而且還具有極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桑葉在祖國醫學中被列為中藥,我國古代藥學家李時珍的傳世之作《本草綱目》中記載“桑葉可計煎代茗,常服可令人聰明,膚色光澤,變白,輕年不老、養顏健胃、安魂鎮神,稱之為神仙葉”。桑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多種特有生物活性物質,實驗檢測表明,桑葉中有17種氨基酸,每100克干桑葉中含有蛋白質15~30克,纖維素8~15克,脂溶性葉綠素8~15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C、E、A、B1、B2、B5、B11、K、β-胡蘿卜素、葉酸,此外還含有鋅、銅、硼、錳、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桑葉含有多種生物功能活性物質,桑葉的1-脫氧野尻霉素(1-dexynojirimycin,DNJ)對降低血糖效果明顯,有延緩糖尿病的發作和惡化的功效,其含量約為100~200mg/kg,桑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含有該生物活性物質的植物葉子;桑葉中有特殊的氨基酸如γ-氨基丁酸(GABA)存在以及含有較豐富蘆丁、蕓香甙、懈皮素、懈皮素甙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循環降低血壓作用,這些活性物質還能抑制脂質氧化作用,可預防動脈硬化;桑葉中的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能有效抑制腸道對膽固醇吸收,具有降低血酯的功能;桑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含量較高的黃酮類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都有消除體內自由基的功能,對防止腫瘤、增強肌體免疫力抗衰老均有明顯作用。總之,桑葉有著極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可以作為保健食品優質的營養資源;同時,桑葉中含有的大量的葉綠素,是食品中最安全的天然色素。
目前,對桑葉加工利用的主要工藝,是先將桑葉采用電加熱烘干,烘干溫度通常在100℃以上,再用機械粉碎機進行粉碎,獲得桑葉粉顆粒,經高溫滅菌后,添加到食品或飼料中去。然而,高溫電加熱干燥與滅菌會使桑葉原有的營養成分和葉綠素受到破壞,獲得的桑葉粉顆粒色澤由綠色變為黃綠色;用機械粉碎的桑葉粉顆粒直徑為40~80目,由于桑葉粉顆粒直徑較大,其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不能被人體最有效充分吸收;同時用普通工藝生產桑葉粉中往往鉛、砷、汞、有害雜質含量超過食品添加劑許可值,達不到食品添加劑要求。
由于桑葉有豐富的營養作用和多種功能性成分,可作為功能性食品的理想原材料,隨著科技經濟發展,人們的消費質量和消費水平將不斷提高,保健意識也逐步增強,桑葉保健制品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而,如果能提供一種新的加工工藝,解決上述問題,桑葉粉作為新型食品添加劑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超細桑葉粉及其制備方法,既能較好地保留桑葉中的營養成分及葉綠素,又能獲得較細的顆粒,使之易于被人體吸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的制備方法,以桑葉為原料,包括下列步驟(1)去除桑葉中的雜質后,將桑葉用清水浸漬,漂洗干凈;(2)對桑葉進行微波干燥,干燥時控制溫度在70~80℃之間,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3)對干燥的桑葉進行機械粗粉碎;(4)用氣流超細粉碎方法進一步粉碎,振蕩篩的篩孔孔徑小于等于12微米;(5)對獲得的超細桑葉粉進行放射線輻照滅菌,獲得所需產品。
本發明同時要求保護上述方法所獲得的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發明在處理前用清水對桑葉進行了浸漬處理,除去了桑葉表面殘留的有害物質,檢測表明,獲得的超細桑葉粉中,汞、砷、鉛等有毒物質的含量均符合食品添加劑的要求;2.本發明對食用桑葉粉的干燥、滅菌改變了目前常用的電加熱的方法,而是采用微波干燥和放射線輻照殺菌的新技術,可以控制干燥時的溫度,為保持桑葉中原有營養成分和葉綠素色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質不發生變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證;3.本發明采用機械粗粉碎和氣流超細粉碎兩步粉碎法,獲得的桑葉粉其顆粒直徑為5~10微米,由于其表面驟增一萬倍以上,因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桑葉的各種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能被人體最有效、充分吸收。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一種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的制備方法,以桑葉為原料,包括下列步驟(1)去除桑葉中的雜質后,將桑葉用清水浸漬,漂洗干凈;(2)對桑葉進行微波干燥,干燥時控制溫度在70~80℃之間,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3)對干燥的桑葉進行機械粗粉碎;(4)用氣流超細粉碎方法進一步粉碎,振蕩篩的篩孔孔徑小于等于12微米;(5)對獲得的超細桑葉粉進行放射線輻照滅菌,獲得所需的超細桑葉粉。
對本實施例的超細桑葉粉進行粒徑分布檢測,所得粒徑累積分布如下表所示
獲得的超細桑葉粉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37.4%。
檢測結果為蘇氨酸4.86%,纈氨酸5.62%,異亮氨酸4.84%,亮氨酸9.15%,苯丙氨酸5.82%,賴氨酸7.10%,組氨酸2.13%,精氨酸5.88%。
獲得用于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理化性能及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參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的制備方法,以桑葉為原料,包括下列步驟(1)去除桑葉中的雜質后,將桑葉用清水浸漬,漂洗干凈;(2)對桑葉進行微波干燥,干燥時控制溫度在70~80℃之間,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3)對干燥的桑葉進行機械粗粉碎;(4)用氣流超細粉碎方法進一步粉碎,振蕩篩的篩孔孔徑小于等于12微米;(5)對獲得的超細桑葉粉進行放射線輻照滅菌,獲得所需產品。
2.權利要求1所獲得的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作食品添加劑的超細桑葉粉的制備方法,以桑葉為原料,包括下列步驟(1)去除桑葉中的雜質后,將桑葉用清水浸漬,漂洗干凈;(2)對桑葉進行微波干燥;(3)對干燥的桑葉進行機械粗粉碎;(4)用氣流超細粉碎方法進一步粉碎,篩孔孔徑小于等于12微米;(5)對獲得的超細桑葉粉進行放射線輻照滅菌,獲得所需產品。本發明除去了桑葉表面殘留的有害物質,汞、砷、鉛等有毒物質的含量均符合食品添加劑的要求;同時能保持桑葉中原有營養成分和葉綠素色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質;最大限度地保證桑葉的各種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能被人體最有效、充分吸收。
文檔編號A23L1/03GK101015351SQ200710019759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9日
發明者盛家鏞, 李兵 申請人: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