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林可霉素產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
技術領域: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提高林可霉素產量的方法。技術背景林可霉素(Lincomycin,簡稱LCM)又稱潔霉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好的作用,它沒有交叉耐藥性而且本身的毒性較低,所以被廣泛應用于由革蘭氏陽性菌引起的疾病,同時,對革蘭氏陰性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林可酰胺類抗生素已成為臨床應用上主要的抗生素之一。因此,對林可霉素的研究成為了一個熱點。但國內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種選育方面,而國外同行對其發酵過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可霉素合成途徑的研究上,對工藝改進方面的研究只有培養溫度對林可霉素產量的影響的報道,金屬離子對林可霉素產量的影響尚未見到報道。
發明內容本申請的發明人在研究提高林可霉素產量的過程中發現,向林肯鏈霉菌(5^e;towj;c"http://"co/"e"^;s)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能提高林可霉素的產量。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林可霉素產量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加入的金屬離子為單獨加入。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加入的金屬離子為復合加入。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通過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無論是加入單獨的金屬離子(例如Mg^、Fe"和Z^+),還是加入復合金屬離子(例如Mo"、Mg2+、Fe3lBZ^+組成的復合金屬離子),均能顯著提高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如《分子克隆實驗室手冊》(NewYork: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中所述的條件或生產廠商推薦的條件進行。在本發明的下述實施例中,使用的林肯鏈霉菌(&r印rowyc^//wco/"em^)已于2008年04月25日提交位于武漢大學的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號為CCTCCM208064。除特別說明外,以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均為重量比。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發酵培養基的配方為0.8%(NH4)2S04,0.8%NaN03,0.5%NaCl,0.02%K2HPO4,3%黃豆餅粉,0.2%玉米漿,0.8%CaCO3,5%葡萄糖,pH7.0。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林可霉素的效價采用杯碟法進行檢測,中國藥典2005版(二部)。實施例l、添加金屬離子對林可霉素產量的影響配制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并向林可霉素發酵培養基中分別添加Na2Mo04、CoCl2、MnCl2、MgCl2、FeCl3、FeCl2、ZnCl2、CuCl2,使它們在相應的培養基中的重量比濃度分別為0.001%0,0.005%。,0.01%。,0.02%0以及0.05%0,同時,以不添加金屬離子的林可霉素原始發酵培養基作為對照培養基,接入林肯鏈霉菌(5Yrepto/zy^"77'/7co7/7朋w'"發酵培養168小時后,取樣測定林可霉素的效價,結果如表l所示。表1、添加金屬離子對林可霉素產量的影響<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根據表l的結果,在培養基中添加上述金屬離子后,林可霉素的效價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添加0.0010.005%。的MgCb,0.010.05%。的FeCl3或0.0010.005%。的ZnCl2后,林可霉素的效價獲得提高明顯。實施例2、復合添加金屬離子對林可霉素產量的影響2.1、金屬離子正交試驗根據實施例1的結果,選擇Na2Mo04,MgCl2,FeCl3,ZnCl2進行復合金屬離子添加實驗,并分別以它們各自的最適添加濃度為中心點,按照實施例l的培養方法,作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考察各金屬離子的交互作用,同時,以不添加金屬離子的林可霉素原始發酵培養基作為對照培養基,培養并檢測最終培養物中的林可霉素的產量,結果如表2。表2、正交設計組合添加的水平試驗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根據表2的結果,復合添加金屬離子可以提高林可霉素的效價,且相比單一添加金屬離子,復合添加金屬離子的效果更佳,不同的金屬離子之間具有協同作用,其濃度范圍為Na2Mo040.0050.015%。,MgCI20.0010.005%。,FeCl30.010.03%o,ZnCl20.0010.005%。,即復合添加0.0050.015%oMo6+、0.0010.005%oMg2+、0.010.03%。Fe3+、0.0010.005o/ooZn2+。2.2、復合金屬離子的添加時間對林可霉素生物合成的影響配制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接入林肯鏈霉菌(5^^to/^CM//"CO/we"^f)發酵培養,分別于0、12、36、60、84、108、132小時,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分別加入Na2Mo04、MgCl2、FeCl3禾QZnCl2,使培養基中的Na2Mo04、MgCl2、FeCl3、ZnCl2的重量比濃度分別達到0.01%。、0.005°/oo、0.03%。、0.005%。,同時,以不添加金屬離子的林可霉素原始發酵培養基作為對照培養基,培養并檢測最終培養物中的林可霉素的產量,結果如表3所示。表3、復合金屬離子的添加時間對林可霉素產量的影響<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根據表3的結果,在發酵前期向發酵培養基中添加Na2Mo04(0.01%。),MgCl2(0.005%。),FeCl3(0.03%。),ZnCl2(0.005%。)可明顯提高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優選的添加時間為036小時。綜上所述,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無論是加入單獨的金屬離子(例如,單獨添加Mg2+、Fe"和Zn2+),還是加入復合金屬離子(例如,由Mo"、Mg2+、Fe"和Zr^+組成的復合金屬離子),發酵培養林可霉素,均能顯著提高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權利要求1.一種提高林可霉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通過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來實現。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的配方為0.8%(NH4)2SO4,0.8%NaNO3,0.5%NaCl,0.02%K2HPO4,3%黃豆餅粉,0.2%玉米漿,0.8%CaCO3,5%葡萄糖,pH7.0。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離子為Mg2、所述Mg^的濃度為0.0010.005%0。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離子為Fe",所述F^+的濃度為0.010.05%。。5、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離子為Zn2、所述Zi^+的濃度為0.0010.005%0。6、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離子為復合金屬離子。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金屬離子為Mo6+、Mg2+、Fe3+和Zn2+組成的復合金屬離子,其濃度分別為0.0050.015%oMo6+、0.0010.005%。Mg2+、0.010.03%oFe3+、0.0010.005%oZn2+。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金屬離子的加入時間為036小時。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林可霉素產量的方法,通過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來實現。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向林可霉素的發酵培養基中加入金屬離子,無論是加入單獨的金屬離子,例如,單獨添加Mg<sup>2+</sup>、Fe<sup>3+</sup>和Zn<sup>2+</sup>,還是加入復合金屬離子,例如,由Mo<sup>6+</sup>、Mg<sup>2+</sup>、Fe<sup>3+</sup>和Zn<sup>2+</sup>組成的復合金屬離子,發酵培養林可霉素,均能顯著提高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文檔編號C12P19/64GK101265491SQ200810037079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7日優先權日2008年5月7日發明者史婷婷,葉蕊芳,倩王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