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hcv藥物篩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抗病毒藥物篩選領域,具體地,涉及在2a型嵌合病毒J6/JFHl感染Huh7.5.1細胞產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這一HCV細胞培養體系(HCVcellculture,HCVcc)基礎上,以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為陽性對照,建立抗HCV藥物的MTT細胞毒性檢測及體外抗HCV藥效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Chiron在長期大量的研究后,1989年將輸血后非A非B型肝炎定義為丙型肝炎(h印atitisC),并分離和確認其病原體為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CV)屬于黃病毒科,肝炎病毒屬,為有包膜的單股正鏈RNA病毒,全長約9.6kb。在過去的20年中,在世界范圍內,約有1.7億人感染HCV。感染HCV的約80%的病例特點是持久性和慢性肝病疾病,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最終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在工業化國家,丙型肝炎病毒相關的終末期肝病現在主要采取肝移植方法。在臨床治療中,干擾素(interferon,IFN)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開始用單劑IFN進行慢性丙型肝炎治療,在10%的病人中產生持續病毒學應答(sustainedvirologicresponse,SVR)。而經過近年用聚乙二醇(PEG)改良的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與利巴韋林(ribavirin)聯合治療,病毒學持續應答提高到50%,但是治療效果仍不理想,利巴韋林在紅血球中積累,會伴有溶血性貧血等不良反應,并且1型HCV感染患者SVR率仍然偏低。因此,發展新的高效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在干擾素治療發展的同時,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是在基礎研究上建立的支持自主HCVRNA復制的細胞培養系統的發展。1999年,Lohman等人首次報道建立了能在Huh7中自主復制的亞基因組HCVRNA復制子系統,這個復制子系統的不僅應用于針對結構蛋白作為藥物靶點的的篩選,同樣還用于研究HCVRNA的復制機理。在此基礎上,一些學者使用不同的HCV病毒株(H,N,Conl和0)建立了全基因組長度的HCVRNA復制系統。這些復制子系統促進了HCV的研究及抗HCV藥物的篩選,但是其不能產生完全的病毒顆粒,所以存在缺陷。在泡疹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HIV或鼠白血病病毒(mouseleukemiavirus,MLV)的基礎上與HCVEl和E2蛋白嵌合得到的病毒假病毒系統(HCVpseudotyp印articles,HCV卯),廣泛應用于篩選以包膜蛋白為耙點的抗HCV化合物和免疫研究。但是由于HCVpp本身的結構和來源,HCVpp只能用于HCV感染性的研究而無法研究HCV的復制。復制子系統發展成為一個研究HCV復制和抗病毒藥物篩選的重要工具,但是在藥物篩選過程有局限性,所以2005年細胞培養系統的出現,無疑是一項突破性的進展。這是從一名爆發性丙型肝炎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2a型病毒株JFH1株,不需要適應性突變就能進行自主復制,并感染Huh7人肝癌細胞后,其RNA能在細胞中復制,重組病毒顆粒能分泌至培養液中,且分泌的病毒顆粒對Huh7細胞和黑猩猩具有感染性。其后Brett等人利用J6病毒株的結構蛋白區與JFH1株的非結構蛋白區嵌合產生的病毒J6/JFH1感染由Huh7.5衍生而來的對HCV更易感的Huh7.5.1的體系,對抗HCV藥物進行了藥效評價。HCV細胞培3養體系的建立是近年來HCV研究中的重大突破,是今后了解HCV完整增殖周期、研究抗HCV治療方法和開發丙型肝炎疫苗的強有力技術平臺。迄今,現有技術中未見有在2a型嵌合病毒J6/JFH1感染Huh7.5.1細胞產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這一HCV細胞培養體系(HCVcellculture,HCVcc)基礎上,以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為陽性對照,建立抗HCV藥物的MTT細胞毒性檢測及體外抗HCV藥效評價方法。
發明內容本發明目的是提供在2a型嵌合病毒J6/JFH1感染Huh7.5.1細胞產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這一HCV細胞培養體系(HCVcellculture,HCVcc)基礎上,以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為陽性對照,建立抗HCV藥物的MTT細胞毒性檢測及體外抗HCV藥效評價方法。利用HCV細胞培養系統對抗HCV藥物進行TMTT法細胞毒性檢測及體外抗HCV藥效評價。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抗HCV藥物篩選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細胞生長曲線制作,確定最適Huh7.5.1細胞濃度;(2)確定最適感染復數MOI;(3)以IFNE及RBV為陽性對照,建立HCV藥物篩選方法(3-1)最佳干擾素(IFN)和利巴韋林(RBV)給藥方式選擇;(3-2)MTT法檢測IFNE及RBV細胞毒性,通過細胞生長抑制率,以Gr即hpadPrism5計算IQ值。(1(:5。半數抑制濃度,將細胞生長抑制50%所需的濃度);(3-3)HCVPCR熒光定量法檢測RNA載量,通過IFN、RBV對HCV復制抑制率,以GraphpadPrism5計算ECs。值。(EC50:半數效應濃度,引起受試對象50%個體產生一種特定效應的藥物劑量)(3-4)IFN、RBV抗HCV藥效評價,以藥物對細胞毒性IC5。和半數致死濃度EC5。,通過計算兩者比值得到該藥物的治療指數TI。用MTT法測定細胞生長曲線,確定最佳實驗細胞密度。確定最適感染復數MOI是用病毒基因組載量與細胞數量之比計算最適感染復數MOI。對于體外抗HCV藥物的篩選,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藥物的藥效評價藥物細胞毒性、抗病毒效果。以MTT法檢測藥物對細胞的毒性得到IC5。,HCVT叫man探針的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檢測HCV病毒載量得到EC5。,最后計算TI=IC5。/EC5。,進行抗病毒藥效評價。對抗HCV藥物陽性對照IFN和RBV采用不同給藥方式,以達到藥物抗HCV的最佳效果,得出結論IFN以先預處理細胞18h后加入病毒、RBV和病毒同時加入可達到最佳抗病毒效果。本發明依靠HCV細胞培養系統,利用2a型嵌合病毒株J6/JFH1感染Huh7.5.1產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這一特點上,對藥物進行MTT細胞毒性檢測及抗HCV藥效評價。下面結合附圖,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來限定本發明。圖1為Huh7.5.1細胞生長曲線圖;圖2為感染復數確定圖;圖3為利巴韋林細胞毒性圖;圖4為IFNa-lb給藥方式圖;圖5為利巴韋林給藥方式圖;圖6為IFNa-lb抗HCV活性圖;圖7為利巴韋林抗HCV活性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1、細胞及病毒人肝癌細胞株Huh7.5.1用含15%新生牛血清的DMEM(Dulbecco'smodifiedEagle,smedium,DMEM)于37。C5%0)2培養箱中培養。病毒J6/JFH1由Huh7.5.1細胞培養培養后,保存于-80°C。2、Huh7.5.1細胞生長曲線采用MTT法測定細胞生長曲線。MTT全稱為3-(4,5_二甲基噻唑_2)_2,5_二苯基四氮唑溴鹽,以PBS配制,過濾除菌保存。MTT法是一種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但不能測定細胞絕對數。其原理為活細胞線粒體中琥珀酸脫氫酶能夠代謝還原MTT,同時在細胞色素C的作用下,生成藍色(或藍紫色)不溶于水的甲臜(Formazan),并沉積在細胞中,而死細胞無此功能。以二甲基亞砜(DMSO)溶解細胞中的甲瓚,用酶聯免疫檢測儀在490nm波長處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1)取對數生長期的Huh7.5.1細胞,O.25%胰酶消化,800-1000rpm/mim離心3min,血球計數板計數后,調整細胞濃度為9X10Wls/ml,鋪于96孔板(lOOiU/well)。(2)補加培養基至終體積為200iil/well,將培養板置于37°C5%C02培養,每三天補充50-1001新鮮培養基。設3個重復孔,同時設空白調零組。(3)每天于實驗孔加入20ii15mg/mlMTT溶液,37°C5%C02培養箱孵育4h后,吸棄上清,加入1501DMSO,震蕩溶解10min,用酶標儀測各孔0D49。值。從圖可知從3-7天細胞處于指數生長期,并在第3天細胞占板底約80-90%,為藥物篩選的最佳密度,因此選擇為實驗最佳細胞密度。3、最適感染復數(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感染復數為感染病毒與細胞數量的比值,可用病毒顆粒(viralparticles,v.p.)或基因組載量(vectorgenome,v.g.)來表示病毒數量。本發明采用病毒基因組載量與細胞數量之比(v.g.number/cell)計算MOI。(1)取對數生長期的Huh7.5.1細胞,O.25X胰酶消化,800-1000rpm/mim離心3min,血球計數板計數后,調整細胞濃度為5X10、ells/ml,鋪于24孔板(lml/well)于37°C5%C02培養,貼壁5h。(2)加入感染復數分別為0.5、1、1.5的病毒,感染5小時。(3)用PBS(pH7.4)洗去未吸附的病毒,加入新鮮培養基。(4)于ld、3d、5d、7d、9d分別收集上清,以3000rpm/min離心10min,取澄清上清進行HCVPCR熒光定量檢測RNA載量。從圖2得出在三個感染復數中,感染復數為1時病毒感染性載量較高,因此選擇MOIl為最適感染復數。4、以IFN和RBV為陽性對照,建立抗HCV藥物篩選方法利用IFNa-lb與RBV進行陽性對照的選擇,主要對兩種藥物采用MTT法檢測細胞毒性與抗HCV藥效評價,同時為體外抗HCV藥物篩選建立方法。4.1MTT法檢測IFNa-lb及利巴韋林細胞毒性(1)取對數生長期的Huh7.5.1細胞,O.25%胰酶消化,800-1000rpm/mim離心3min,血球計數板計數后,調整細胞濃度為9X10、ells/ml,鋪于96孔板(lOOiU/well)于37°C5%C02培養,貼壁5h。(2)加入用無血清培養基梯度稀釋的藥物,8個稀釋度,每個梯度設三個重復孔,同時設置空白對照(只含培養基)、細胞對照及藥物顏色對照,使培養基至終體積為200iil/well,將培養板置于37°C5%C02培養箱進行培養。(3)第三天于實驗孔加入20ill的5mg/mlMTT溶液,37°C5%C02孵育4小時后,棄去上清,加入150ii1/well的DMSO,振蕩溶解lOmin后,于酶標儀上測定0D49。的值,并計算細胞生長抑制率及藥物IC5。(IC5。半數抑制濃度,將細胞生長抑制50%所需的濃度)的細胞生長抑制率(%)=a-S,,)xioo對照孔OD值4.2IFNa-lb與RBV給藥方式(1)取對數生長期的Huh7.5.1細胞,O.25%胰酶消化,800-1000rpm/mim離心3min,血球計數板計數后,調整細胞濃度為9X10、ells/ml,鋪于96孔板(lOOiU/well)于37°C5%C02培養,貼壁5h。(2)加入用無血清培養基梯度稀釋的藥物,3個稀釋度,每個梯度設三個重復孔。對IFNa-lb和RBV兩種藥各采取三種給藥方式加病毒5h時后加入藥物、病毒和藥物同時加入、藥物預處理18h后加入病毒。同時設正常病毒對照組和細胞對照組,使培養基至終體積為200iil/well,將培養板置于37°C5%C02培養箱進行培養。(3)3d后收集上清3000rpm/min離心10min,取澄清上清進行HCVPCR熒光定量檢測RNA載量。計算HCV復制抑制率,并對三種給藥方式進行比較。i^復制抑制率(%)=(1_,CV腿S)xlO。對照孔HCVRNA載量4.3IFNa-lb與RBV抗HCV藥效評價(1)取對數生長期的Huh7.5.1細胞,O.25%胰酶消化,800-1000rpm/mim離心3min,血球計數板計數后,調整細胞濃度為9X10、ells/ml,鋪于96孔板(lOOiU/well)于37°C5%C02培養,貼壁5h。(2)加入用無血清培養基梯度稀釋的藥物,8個稀釋度,每個梯度設三個重復孔。對IFNa-lb和RBV兩種藥采取選定給藥方式,同時設正常病毒對照組和細胞對照組,使培養基至終體積為200iil/well,將培養板置于37°C5%C02培養箱進行培養。(3)3d后收集上清3000rpm/min離心10min,取澄清上清進行HCVPCR熒光定量檢測RNA載量。計算HCV復制抑制率及EC5。(EC5。半數效應濃度,引起受試對象50%個體產生一種特定效應的藥物劑量)。表1表示IFNa-lb與利巴韋林抗HCV藥效評價數據。表1:IFNa-lb與利巴韋林抗HCV藥效評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抗HCV藥物篩選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細胞生長曲線制作,確定最適Huh7.5.1細胞濃度;(2)確定最適感染復數MOI;(3)以IFNE及RBV為陽性對照,建立HCV藥物篩選方法(3-1)選擇最佳干擾素IFN和利巴韋林RBV給藥方式;(3-2)MTT法檢測IFNE及RBV細胞毒性,通過細胞生長抑制率,以GraphpadPrism5計算IC50值;(3-3)HCVPCR熒光定量法檢測RNA載量,通過IFN、RBV對HCV復制抑制率,以GraphpadPrism5計算EC50值;(3-4)IFN、RBV抗HCV藥效評價,以藥物對細胞毒性IC50和半數致死濃度EC50,通過計算兩者比值得到該藥物的治療指數TI。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病毒基因組載量與細胞數量之比確定最適感染復數MOI。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MTT法測定細胞生長曲線。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為陽性對照,利用2a型嵌合病毒J6/JFH1轉染Huh7.5.1細胞產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這一HCV細胞培養體系(HCVcellculture,HCVcc)進行體外抗HCV藥物篩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確定最適Huh7.5.1細胞濃度、最適感染復數以及最佳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給藥方式;在此基礎上分別計算藥物對細胞毒性(IC50)和半數致死濃度(EC50),通過計算兩者比值得到該藥物的治療指數(TI)。該方法的建立可以準確、快速、便捷的在體外進行抗HCV藥物的篩選,為我國天然藥物,化學合成藥物等提供了體外抗HCV藥物篩選的良好技術平臺。文檔編號C12Q1/68GK101748219SQ20091016325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9日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9日發明者馮悅,劉麗,唐穎蕾,夏雪山,魏大巧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