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具體是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以艾蒿嫩葉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葉,不但富含特有的中藥成分、具良好的保健作 用,且飲后無苦澀味,是良好的保健茶。但目前沒有一個科學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一、原料采收選擇新鮮嫩葉,采摘時防止葉受傷,采后立即放在低溫、陰暗處貯藏;二、殺酶將嫩葉放入連續預煮機中,用100°C熱燙30秒取出,用5°C的流動水迅速冷卻5分 鐘,使艾葉溫度降至6°C ;三、脫水揉制將冷卻后的艾葉用離心式脫水機脫水,脫水后放人工揉制機中,用40°C 60°C的 熱風處理20 40分鐘;四、干燥將艾葉放在不帶攪拌棒的臥式滾筒中,通入熱風進行于燥,于燥起始溫度為50°C, 緩慢升至80°C,使艾葉自身收縮,形成卷狀,直至制品的含水量達到7% 8%,即制得艾葉 保健茶。本發明的選擇未受傷的艾葉,以免艾葉汁溢出遇氧變黑,通過殺酶,使酶失去活 性,抑制變黑,并能除掉青草味,產生新鮮綠茶特有的清香味,增強柔韌性,利于揉制。本發 明制成的艾葉保健茶清香四溢,很受人們的歡迎。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一、原料采收選擇新鮮嫩葉,采摘時防止葉受傷,采后立即放在低溫、陰暗處貯藏;二、殺酶將嫩葉放入連續預煮機中,用100°C熱燙30秒取出,用5°C的流動水迅速冷卻5分 鐘,使艾葉溫度降至6°C ;三、脫水揉制將冷卻后的艾葉用離心式脫水機脫水,脫水后放人工揉制機中,用50°C的熱風處理30分鐘;四、干燥將艾葉放在不帶攪拌棒的臥式滾筒中,通入熱風進行于燥,于燥起始溫度為50°C, 緩慢升至80°C,使艾葉自身收縮,形成卷狀,直至制品的含水量達到7.5%,即制得艾葉保 健茶。
權利要求
1. 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一、原料采收選擇新鮮嫩葉,采摘時防止葉受傷,采后立即放在低溫、陰暗處貯藏;二、殺酶將嫩葉放入連續預煮機中,用100°C熱燙30秒取出,用5°C的流動水迅速冷卻5分鐘, 使艾葉溫度降至6°C ;三、脫水揉制將冷卻后的艾葉用離心式脫水機脫水,脫水后放人工揉制機中,用40°C 60°C的熱風 處理20 40分鐘;四、干燥將艾葉放在不帶攪拌棒的臥式滾筒中,通入熱風進行于燥,于燥起始溫度為50°C,緩慢 升至80°C,使艾葉自身收縮,形成卷狀,直至制品的含水量達到7% 8%,即制得艾葉保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艾葉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一、原料采收,選擇新鮮嫩葉,采摘時防止葉受傷,采后立即放在低溫、陰暗處貯藏;二、殺酶,將嫩葉放入連續預煮機中,用100℃熱燙30秒取出,用5℃的流動水迅速冷卻5分鐘,使艾葉溫度降至6℃;三、脫水揉制,將冷卻后的艾葉用離心式脫水機脫水,脫水后放人工揉制機中,用40℃~60℃的熱風處理20~40分鐘;四、干燥,即制得艾葉保健茶。本發明的選擇未受傷的艾葉,以免艾葉汁溢出遇氧變黑,通過殺酶,使酶失去活性,抑制變黑,并能除掉青草味,產生新鮮綠茶特有的清香味,增強柔韌性,利于揉制。本發明制成的艾葉保健茶清香四溢,很受人們的歡迎。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084919SQ20091021658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7日
發明者張懷莉, 柯玥珺, 毛旭華, 鄔春久, 閔志強, 馬宣毅, 黃薇 申請人:成都百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