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黑茶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刀具,尤其涉及一種使用在黑茶等這樣的緊壓茶、磚茶上的切取刀具。
背景技術:
緊壓茶、磚茶因其生產工藝的特殊性使得生產成品很致密厚硬,多呈塊狀結構,切取不易,如湖南安化的“黑茶”,云南的“普洱茶”以及西藏的“茶磚”都屬此類。而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理想的工具能夠科學省力的方便取茶,現有的方法是直接用菜刀剁、切或者用小刀摳挖,如第2006200195068號專利所公開的“一種茶刀”便在此列,第2006200548040號專利公開的“一種普洱茶用茶刀”也未能跳出此范疇,而這樣做的缺點十分明顯,既費力又不雅觀,并且取法或位置不對還容易傷到自己或者弄碎整塊茶餅,如相對較脆的普洱就很容易因為莽力或者位置不對而弄碎整體,對于女性、老人和小孩等力弱群體,切取就更殊為不便,尤其是切取致密的湖南安化“黑茶”時,同時目前上述的取茶方法也因取式粗野,與茶道講求雅致的精魂相左而為業內人士所詬病。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能方便、省力切取緊壓茶、磚茶的專用刀具。本專利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黑茶刀采用硬度HB200以上優質鋼材制成, 利用杠桿原理設有上、下刀體,刀體呈X形契合,整體沿軸向對稱,契合處可通過鉚釘活動連接,連接點亦為杠桿支點,支點前部為刀臂亦即杠桿的阻力臂,支點后部為刀把亦即杠桿的動力臂,由杠桿原理公式動力χ動力臂=阻力χ阻力臂,代數式表示為Fl · Ll = F2 · L2(式中,Fl表示動力,Ll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可知,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大,因此本專利設計為省力杠桿,Ll >L2,Fl <F2,亦即將刀臂設計得長于刀把, 最好在2倍以上。所述的上、下刀體以契合點為軸心,上、下刀把至契合點起沿著對稱軸向外弧張,上、下刀臂至契合點始,沿對稱軸,向外45度折彎,在四分之一處再向內折彎45度, 保持與對稱軸平行,所述上刀體刀臂前端設有主切刀,主切刀截面呈“V”型,刀口橫列,與上刀臂T型連接,且刀口略向內扣,弧形過渡至刀臂;下刀體刀臂前端設有副切刀,副切刀截面呈倒置的“V”形,與下刀臂T型連接,刀口向外揚,且副切刀向內面設有抓齒。所述主、副切刀刀口間留有間隙。其特征還在于為利于上、下刀體開合,所述上、下刀體優選為“之”形。其特征還在于所述刀臂與刀把優選長度比為1 3。其特征還在于所述主切刀內扣角度優選5-10度;副切刀外揚角度優選60-65度。采取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杠桿原理設計成省力杠桿,能在施加很小的力的情況下使刀口受力很大,使得切取更為容易;由于主切刀的“V”形和橫列結合刀口略向內扣,有弧形過度的設計,能將力很好的作用在茶上,使刀口切入更為容易,取茶更為方便,并能防止茶餅破碎;由于副切刀的倒“V”形形狀和向外揚的結構及其向內面設有抓齒的設計,能很好的配合主切刀施力,并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其中外揚的刀口在使用中能緊密的與茶餅貼合,使受力均勻,抓齒還起到防滑平衡的做用,這都保證了切取過程不易造成茶餅碎裂。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之主切刀、副切刀結構放大示意圖;圖中1、上刀體;11、上刀臂;12、上刀把;13、主切刀;2、下刀體;21、下刀臂;22、 下刀把;23、副切刀;24、抓齒;3、契合點;4、鉚釘。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2,如圖所示,本專利黑茶刀設有上、下刀體1、2,上、下刀體1、2呈X形契合,整體沿軸向對稱,契合點3通過鉚釘4活動連接,所述的上、下刀體1、2以契合點3為軸心,上、下刀把12、22至契合點3起沿著對稱軸向外弧張,上、下刀臂11、21至契合點3始,沿對稱軸,向外45度折彎,在四分之一處再向內折彎45度,保持與對稱軸平行,所述上刀臂1 前端設有主切刀13,主切刀截面呈“V”型,刀口橫列,與上刀臂IlT型連接,刀口略向內扣, 弧形過渡至上刀臂11 ;下刀臂2前端設有副切刀23,副切刀23截面呈倒置的“V”形,與下刀臂21T型連接,刀口略向外揚,且向內面設有抓齒24,所述主、副切刀13、23刀口間留有間隙。為了省力,利用杠桿原理,刀體設計為省力杠桿,上、下刀把12、22為動力臂,上、 下刀臂11、21為阻力臂,上、下刀把12、22與上、下刀臂11、21的長度比為3 1。通過上述設計,便能很好的解決現有技術問題,實現技術目的。顯然,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在相應的技術領域做出的變化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黑茶刀其特征在于利用杠桿原理設有上、下刀體,刀體呈X形契合,整體沿軸向對稱,契合處可通過鉚釘活動連接,連接點亦為杠桿支點,支點前部為上、下刀臂亦即杠桿的阻力臂,支點后部為上、下刀把亦即杠桿的動力臂,且刀臂長于刀把;所述的上、下刀體以契合點為軸心,上、下刀把至契合點起沿著對稱軸向外弧張,上、下刀臂至契合點始,沿對稱軸,向外45度折彎,在四分之一處再向內折彎45度,保持與對稱軸平行;所述上刀體刀臂前端設有主切刀,主切刀截面呈“V”型,刀口橫列,與上刀臂T型連接;所述的下刀體刀臂前端設有副切刀,副切刀截面呈倒置的“V”形,與下刀臂T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茶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切刀刀口略向內扣,內扣角度優選5-10度,弧形過渡至刀臂;所述的副切刀刀口向外揚,外揚角度優選60-65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茶刀,其特征還在于所述上、下刀臂與上、下刀把優選長度比為1 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茶刀,其特征還在于所述副切刀向內面設有抓齒。
5.根據上述任一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黑茶刀,其特征還在于采用硬度HB200以上鋼材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使用在黑茶等這樣的緊壓茶、磚茶上的切取刀具,它采用硬度HB200以上優質鋼材制成,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為省力杠桿,并在刀體刀臂前端設有主切刀,主切刀截面呈“V”型,刀口橫列,與上刀臂T型連接,且刀口略向內扣,弧形過渡至刀臂;下刀體刀臂前端設有副切刀,副切刀截面呈倒置的“V”形,與下刀臂T型連接,刀口向外揚,且副切刀向內面設有抓齒。所述主、副切刀刀口間留有間隙。采取本技術方案后便能很容易的切取茶,還能防止茶餅破碎。
文檔編號A23F3/12GK102187921SQ20101011814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4日
發明者田恒 申請人:田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