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玉米餃子粉及其生產方法

文檔序號:504829閱讀:333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玉米餃子粉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玉米粉及其生產方法,特別是一種專用于制作餃子的玉米粉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其中含有的粗纖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大米、小麥所不及的,人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玉米的高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希望能夠經常食用玉米食品,因此多種玉米食品應運而生,玉米餃子粉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截至目前,市售的玉米餃子粉做成的餃子皮一直存在著不耐煮、容易糊湯,煮熟的餃子皮不筋道、口感粗糙、不滑溜等不足,而且現有玉米餃子粉中的玉米成分一般僅占30%左右,玉米的含量較少,缺乏玉米香味。這些因素阻礙了人們對玉米餃子粉的消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玉米餃子粉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玉米含量高的玉米餃子粉及其生產方法,該玉米餃子粉做出的餃子皮耐煮,煮熟后爽滑且有明顯的玉米香味。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玉米餃子粉,其特征在于,它由玉米超細熟粉、玉米超細生粉、小麥面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組成,所述各種物料的配比按重量份數計為玉米超細熟粉30-50,玉米超細生粉30-50,小麥面粉10-20,大豆蛋白粉2-4。上述玉米超細熟粉的細度為200目以上;玉米超細生粉的細度為150目。上述物料配比的優選方案按重量份數計為玉米超細熟粉35-45,玉米超細生粉 35-45,小麥面粉15-20,大豆蛋白粉2. 5-3. 5。本發明玉米餃子粉的生產方法是按下述步驟完成的(1)選用高蛋白玉米,依次進行清選、脫皮、去胚芽;(2)將玉米粉碎,過150目篩,成為玉米超細生粉;(3)玉米超細生粉中加入30% (W/W)的水,和勻后用擠壓熟化機將其擠壓熟化并使其成為直徑Φ = 1. 2-1. 5毫米的粉條,晾曬干或烘干;(4)將干燥的玉米粉條用超微粉碎機粉碎,使其細度達到200目以上,即成為玉米超細熟粉。(5)按上述玉米餃子粉物料重量份數配比,將各物料摻合一起,充分混勻后按計量包裝。上述步驟⑵和(4)中,粉碎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在低于38°C。所述步驟(3)中,熟化的溫度控制在110°C -120°C ;烘干溫度為32°C -38°C。本發明玉米餃子粉中玉米粉占有約80%,其中玉米超細熟粉加水后具有較強的粘合力,它能將其它配合粉料較好地粘合在一起,制作的餃子皮呈金黃色,耐煮、不糊湯,煮熟后有濃郁的玉米香味,勁道、口感滑爽且營養豐富。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1)選用高蛋白玉米,將其篩選去雜、淋水后浙干,送入脫皮機中脫去玉米表皮和胚芽,再破碎成大顆粒的玉米粒子,然后把玉米粒子放在25°C左右的水中浸泡22小時,撈出玉米進行脫水,使玉米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20%,再將其粉碎,過150目篩,成為玉米超細生粉。粉碎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在低于38°C。(2)取定量玉米超細生粉,按其重量加入30%的水,和勻后用雙筒擠壓熟化機將其擠壓并熟化成Φ = 1. 2-1. 5毫米的粉條形,擠壓熟化的溫度控制在110°C -120°C,然后晾曬干或在32-38°C環境中烘干。(3)將干燥的玉米粉條用超微粉碎機粉碎,使其細度達到200目以上。粉碎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在低于38°C。(4)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0目以上的玉米超細熟粉50份,150目的玉米超細生粉 30份,小麥面粉16份,大豆蛋白粉4份,將所述各物料摻合在一起,混勻即可,也可以按計量封裝成袋。實施例2玉米超細生粉和玉米超細熟粉按照實施例1所述(1)-03)步驟完成,然后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0目以上的玉米超細熟粉40份,150目的玉米超細生粉40份,市售小麥面粉 17份,大豆蛋白粉3份,將所述各物料摻合混勻即可。實施例3玉米超細生粉和玉米超細熟粉按照實施例1所述(1)-03)步驟完成,然后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0目以上的玉米超細熟粉30份,150目的玉米超細生粉50份,市售小麥面粉 18份,大豆蛋白粉2份,將所述各物料摻合混勻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餃子粉,其特征在于它由玉米超細熟粉、玉米超細生粉、小麥面粉和大豆蛋白粉混合組成,所述各種物料的配比按重量份數計為玉米超細熟粉30-50,玉米超細生粉30-50,小麥面粉10-20,大豆蛋白粉2-4。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餃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超細熟粉的細度為200 目以上;玉米超細生粉的細度為150目。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餃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配比按重量份數計為玉米超細熟粉35-45,玉米超細生粉35-45,小麥面粉15-20,大豆蛋白粉2. 5-3. 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玉米餃子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驟完成的(1)選用高蛋白玉米,依次進行清選、脫皮、去胚芽;(2)將玉米粉碎,過150目篩,成為玉米超細生粉;(3)玉米超細生粉中加入30%(W/W)的水,和勻后用擠壓熟化機將其擠壓熟化并使其成為直徑Φ = 1. 2-1. 5毫米的粉條,晾曬干或烘干;(4)將干燥的玉米粉條用超微粉碎機粉碎,使其細度達到200目以上,即成為玉米超細熟粉;(5)按權利要求1所述玉米餃子粉物料重量份數配比,將各物料摻合一起,充分混勻后按計量包裝。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玉米餃子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和(4)中, 粉碎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在低于38°C。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玉米餃子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熟化的溫度控制在110°C -120°C ;烘干溫度為32°C _38°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玉米餃子粉及其生產方法,玉米餃子粉的物料配比按重量份數計由30-50份玉米超細熟粉,30-50份玉米超細生粉,10-20份小麥面粉和2-4份大豆蛋白粉混合組成。餃子粉的生產方法按下述步驟完成(1)將玉米進行清選、脫皮、去胚芽;(2)粉碎,過150目篩成為玉米超細生粉;(3)生粉中加入30%(W/W)的水,和勻后擠壓熟化成粉條形;(4)將干燥的玉米粉條粉碎成細度200目以上成為玉米超細熟粉;(5)按所述配比稱取各物料,充分混勻即可。本發明玉米餃子粉中玉米粉占有約80%,制作的餃子皮呈金黃色,煮熟后有濃郁的玉米香味,營養豐富,餃子皮耐煮、不糊湯,勁道、口感滑爽。
文檔編號A23L1/10GK102308947SQ20111005067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5日
發明者周耀英 申請人:周耀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