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苦菊菜咀嚼片及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一種苦菊菜咀嚼片,屬于保健食品加工行業,特別是提供一種苦菊菜咀嚼片及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苦菊(Cichorium endivia L.)為菊科菊苣屬植物蔬菜,學名菊苣。我國自歐美地區引進苦菊菜的營養價值極高,爽口清甜,備受中國百姓的喜愛,現已在各地普遍種植,成為百姓餐桌常備菜肴,苦菊不僅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相當豐富,尚含有總黃酮、鈣、磷、鐵、鋅、錳、鉀等有機和無機營養元素物質,經現代研究(陳超杰.等,苦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與藥品,2011,03 :93-96)證實,苦菊中含有有效的抗氧化活性成份,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對人體氧化應激損傷相關疾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對食品保鮮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針對苦菊具有豐富的營養和保健功效,制備一種供人們休閑食用的即食性保健食品,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喜愛,通過對咀嚼片的食用,既達到飲食的需要,又保障了蔬菜營養的補充,同時又起到保健作用,以苦菊菜為主要原料制備的咀嚼片將會有很好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苦菊菜為主要原料的苦菊菜咀嚼片及生產工藝。本發明提供的苦菊菜咀嚼片,具有純天然綠色植物蔬菜色、香、味的獨特風味,一是滿足人們對蔬菜的營養需求,同時又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苦菊菜咀嚼片,以苦菊菜粉、蔗糖粉和糯米粉為原料制成,其特征是原料重量百分比為苦菊菜粉60-85%、蔗糖粉5-10%、糯米粉10-30%。上述苦菊菜咀嚼片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1、苦菊菜粉的制備(1)將新鮮苦菊菜挑選后用清水沖洗干凈;(2)殺青洗凈后的苦菊菜進行殺青護色處理,即用90-95°C熱水翻燙1_2分鐘,撈出迅速用涼水冷卻至常溫,浸沒于含有0.05% (重量比)L-抗壞血酸和0.05% (重量比)的檸檬酸水溶液中,置陰涼處浸漬15-25分鐘;(3)攤晾將殺青護色處理后的苦菊菜撈出,置陽光充足、通風好、干燥潔凈的地方,攤于竹(或木)簾上晾曬10-20小時,每小時翻動一次,待其物料萎縮,水份散失至重量減少1/2-1/3時停止;(4)烘干將晾曬后的苦菊菜,放入烤箱內脫水烘干,烤箱溫度為65_75°C,烘干后的苦菊菜含水量<8% ;(5)粉碎將烘干后的苦菊菜用萬能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篩得120-150目細粉;
2、糯米粉的制備稱取糯米1份加入1-2份的水,常溫浸泡5-8小時,加熱蒸熟,取出置烘箱烘干,烘箱溫度為45-65°C,烘干后的含水量< 10%,粉碎、過篩得100-120目細粉;3、稱取步驟2糯米粉加入1-2倍的水,混合均勻后,燒開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按比例加入步驟1制備的苦菊菜粉和步驟2制備的糯米粉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本發明咀嚼片直接咀嚼食用。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1)通過對咀嚼片的食用,既達到休閑的樂趣,又得到苦菊菜的營養補充;(2)本發明的咀嚼片,含有有效的抗氧化成份,能有效清除人體自由基,具有很好的防曬、防輻射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3)苦菊菜中其抗氧化活性成份,對咀嚼片具有防腐保鮮作用,可使產品保存期延長;(4)咀嚼片攜帶食用方便,特別適宜野外勘探、旅行、放牧、長途差旅者的食用,既可食用充饑,又可達到上述所述的有效保健功能;(5)本發明為苦菊菜在集營養、保健、即食型食品中開發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6)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簡單可行、制備成本低廉,適宜大眾化消費。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以下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作以說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的前提下,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實現的任何改動或改變都將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實施例1苦菊菜挑選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用95°C熱水翻燙2分鐘,撈出迅速用涼水冷卻至常溫,浸沒于含有0. 05 % L-抗壞血酸和0. 05 %的檸檬酸水溶液中,置陰涼處浸漬20分鐘;攤晾,將經殺青護色處理后的苦菊菜撈出,置陽光充足、通風好、干燥潔凈的地方,攤竹簾上晾曬12小時,每小時翻動一次,待其物料萎縮、水份散失至重量減少至1/2時停止;烘干,將晾曬后的苦菊菜,放入烤箱,調烤箱溫度為65°C,進行烘干,使水份小于8% ;粉碎,將烘干后的苦菊菜用萬能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篩得150目細粉備用。實施例2(1)將糯米30公斤加入45公斤水,常溫浸泡7小時,加熱蒸熟,取出于溫度65°C烘干,粉碎成100-120目細粉備用。(2)稱取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5公斤加入30公斤水,混合攪拌均勻后燒開加熱或用鍋爐蒸氣沖沸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將實施例1制備的苦菊菜粉60公斤和步驟(1)制備的糯米粉15公斤與蔗糖粉10公斤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劑。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
實施例3(1)將糯米32公斤加入35公斤水,常溫浸泡6小時,加熱蒸熟,取出于溫度60°C烘干,粉碎成100-120細粉備用。(2)稱取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5公斤加入25公斤水,混合攪拌均勻后燒開加熱或用鍋爐蒸氣沖沸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將實施例1制備的苦菊菜粉60公斤和步驟(1)制備的糯米粉15公斤與蔗糖粉10公斤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劑。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實施例4(1)將糯米25公斤加入30公斤水,常溫浸泡5小時,加熱蒸熟,取出于溫度55°C烘干,粉碎成100-120目細粉備用。(2)稱取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0公斤,加水1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燒開加熱或用鍋爐蒸氣沖沸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將實施例1制備的苦菊菜粉70公斤和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5公斤與蔗糖粉5公斤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劑。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實施例5(1)將糯米20公斤加水30公斤,常溫浸泡5小時,加熱蒸熟,取出于溫度50°C烘干,粉碎成100-120目細粉備用。(2)稱取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0公斤,加水2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燒開加熱或用鍋爐蒸氣沖沸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將實施例1制備的苦菊菜粉75公斤和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0公斤與蔗糖粉5公斤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劑。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實施例6(1)將糯米15公斤加水30公斤,常溫浸泡5小時,加熱蒸熟,取出于溫度45°C烘干,粉碎成100-120目細粉備用。(2)稱取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5公斤,加水1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燒開加熱或用鍋爐蒸氣沖沸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將實施例1制備的苦菊菜粉80公斤和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10公斤與蔗糖粉5公斤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劑。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實施例7(1)將糯米10公斤加水20公斤,常溫浸泡5小時,加熱蒸熟,取出于溫度45°C烘干,粉碎成100-120目細粉備用。(2)稱取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5公斤,加水10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燒開加熱或用鍋爐蒸氣沖沸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室溫,將實施例1制備的苦菊菜粉85公斤和步驟(1)制備的糯米細粉5公斤與蔗糖粉5公斤導入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劑。
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苦菊菜咀嚼片,其特征是以苦菊粉、蔗糖粉和糯米粉為原料制成,其原料重量百分比為苦菊菜粉60-85 %、蔗糖粉5-10 %、糯米粉10-30 %。所述苦菊菜粉是由下述方法制備的(1)將新鮮苦菊菜挑選后用清水沖洗干凈;(2)殺青洗凈后的苦菊菜進行殺青護色處理,即用90-95°C熱水翻燙1-2分鐘,撈出迅速用涼水冷卻至常溫,浸沒于含有0.05% (重量比)L-抗壞血酸和0.05% (重量比)的檸檬酸水溶液中,置陰涼處浸漬15-25分鐘;C3)攤晾將殺青護色處理后的苦菊菜撈出,置陽光充足、通風好、干燥潔凈的地方,攤于竹(或木)簾上晾曬10-20小時,每小時翻動一次,待其物料萎縮,水份散失至重量減少1/2-1/3時停止;(4)烘干將晾曬后的苦菊菜,放入烤箱內脫水烘干,烤箱溫度為65-75°C,烘干后的苦菊菜含水量< 8% ; 粉碎將烘干后的苦菊菜用萬能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篩得120-150目細粉;所述的糯米粉是由下述方法制備的稱取糯米1份加入1-2份的水,常溫浸泡5-8小時,加熱蒸熟,取出置烘箱烘干,烘箱溫度為45-65°C,烘干后的含水量< 10 %,粉碎、過篩得100-120目細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苦菊菜咀嚼片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1)苦菊菜粉的制備;(2)糯米粉的制備;(3)稱取步驟( 糯米粉加1-2倍的水,混合均勻后,燒開加熱制成漿液,冷卻至常溫,按比例加入步驟(1)制備的苦菊菜粉和步驟(2)制備的糯米粉導入步驟(3)漿液中攪拌均勻,制粒,打片,制成苦菊菜咀嚼片;其它項目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片劑項目有關要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苦菊菜咀嚼片及生產工藝,由苦菊菜粉、蔗糖粉及糯米粉組成,具有純天然綠色植物蔬菜色、香、味的獨特風味,一是滿足人們對蔬菜的營養需求,同時又對人體起到保健作用,本發明的苦菊菜咀嚼片,含有有效的抗氧化成份,能有效清除人體自由基,具有很好的防曬、防輻射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苦菊菜咀嚼片可直接咀嚼食用,攜帶食用方便,特別適宜野外勘探、旅行、放牧、長途差旅者的食用,既可食用充饑,又可達到有效的保健功能。
文檔編號A23L1/212GK102366038SQ201110270150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7日
發明者張奎昌 申請人:張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