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咂酒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咂酒的生產方法,屬于農副產品深度加工發酵制備釀造酒領域。
背景技術:
咂酒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所特有的一種飲品。傳統咂酒的釀造是以整粒青稞煮熟拌曲后直接裝壇固態發酵數天或更長時間,釀制成熟后在壇中插入中空竹管集體咂飲,同時漸次加入溫開水,吮吸至味淡為止。傳統咂酒工藝為固態發酵,所用曲藥為普通小曲,原料為整粒,導致發酵不充分,原料利用率不高,出酒率低。劉學文等報道了半固態發酵法釀制咂酒生產工藝[釀酒,2003,30 (3) :84 85]及固態發酵與半固態發酵對咂酒品質的影響研究[食品科技,2003 (7) 91 98],其主要內容為采用固態發酵和半固態工藝進行咂酒制作。其固態發酵與傳統咂酒工藝完全相同,半固態工藝是先將青稞粉碎后浸泡一蒸煮一冷卻一加曲加水發酵。但其原料粉碎后浸泡容易導致淀粉損失過大,其半固態工藝中加水量太大(5倍于原料),必然使曲藥稀釋而發酵力差,所得咂酒口味淡薄;其報道的成品酒酒精度為15 18%、總糖為3-5g/100ml,經與青稞淀粉含量53 65%對比計算,該酒精度和糖度是通過外加物質勾兌實現的(文章中也有“將散酒勾兌化驗”的說法);王松報道了咂酒的生產工藝及開發前景[四川食品與發酵,2008,44(1) :11 13],其主要內容是簡單概述傳統咂酒的發酵及開發前景,沒有具體工藝內容;上述文獻均未涉及到先固態糖化再加酒加水發酵以及原糧糖化液分段添加技術、改良雙套酒技術等工藝。當前市場上有少量商品咂酒出售,但其基本為傳統工藝生產,質量參差不齊,酒味均淡薄,不協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咂酒的生產方法。其特點是該方法采用酵母三投技術、改良雙套酒技術、原糧糖化液分段添加技術以及新型調配技術,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咂酒出酒率提高,咂酒產品質量優異。本發明的目的由以下技術措施實現,其中所述原料份數除特殊說明外,均為重量份數。咂酒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原料的處理原料采用青稞和大米混合發酵,青稞占6 8份,大米占4 2份;(1)青稞的處理a浸泡將青稞清洗后,用40 60°C的水保溫浸泡12 15h,水面高出15 20cm。b壓碎將浸泡后的青稞浙干水后,用釀造破碎機將青稞壓碎成裂而不散狀態。(2)大米的處理大米用自來水沖洗1 2次后,用16 的水浸泡12 15h,水面高出15 20cmo(3)原料蒸煮
將上述(1)和( 處理后的青稞和大米混合置于蒸煮器中,從圓氣后開始計時,蒸煮時間為30 50min。其間用40 60°C的溫水噴淋2 3次;2)糖化(1)加曲混合將上述蒸煮后的青稞和大米,淋水冷至溫度30 35°C,其中的70%部分加入原料重量0. 3 的根霉曲、5 15%的米曲和2 5%的濃度為1 3X108cfu/ml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另外的30 %部分只加入原料重量0. 3 1 %的根霉曲、5 15 %的米曲, 不加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⑵糖化第Id溫度控制為^ 30°C,第2 3d溫度控制在40 45°C ;(3)糖化結束后,吸取幻(1)中未加產香酵母酒母的發酵罐里面的糖化液,濃縮至原體積的60%后在溫度彡4°C條件下密閉冷貯;3)前發酵將2、中未取糖化液的發酵罐采用改良雙套酒技術進行前發酵加入濃度為1 3X108cfu/ml的釀酒酵母酒母,加入量為總醪液的7-10% ;同時加入0. 4 0. 6倍于原料的水和0. 4 0. 6倍于原料的咂酒,該咂酒由2) (3)吸取了糖化液的原料加水0. 7倍發酵而得,其酒精度為3 6%,總糖15 30g/L,酒精度以體積比計,總糖以葡萄糖計,下同;前發酵溫度控制在M 32°C,每天攪拌翻轉1 3次,每次1 ^iin ;在第3d加入由幻(3)冷貯的50 60%的預取糖化液進行原糧糖化液添加發酵,前發酵總時間控制為 5 6d ;4)后發酵將前發酵醪液溫度降至16 18°C進入后發酵,加入醪量0. 05 0. 1%。的釀酒活性干酵母,前5d內每天攪拌1 2次,在第5d加入由2) (3)冷貯的20 25%的預取糖化液和原料重量0. 1-0. 3%。的陳皮或干檸檬片于后發酵醪中并攪拌均勻,然后靜置發酵10 15d,讓酒醅自然成熟;5)主要質量指標測試與調整酒醅成熟前2天進行總糖及酒精度的測試。在測試結果的基礎上,用預取糖化液及適量糟燒酒對酒醅進行調整,使總糖為40 80g/L、酒精度12 16% ;6)壓榨與澄清將上述成熟后的酒醅用200目壓濾機進行初濾,初濾液在10 15°C下澄清16 24h ;然后割除酒腳,上清液用5 μ m過濾機過濾;7)色度調整與精濾用食用焦糖色調整色度,然后在10 15°C下澄清4- ,上清液用0. 45 μ m過濾機精濾;8)主要質量指標再測試與微調再次測試精濾后酒液的總糖、酒精度及總酸。總酸以乳酸計,下同;用適量糟燒酒、 預取糖化液以及酸度不同的其它批次原酒進行成分微調,使咂酒的總糖為40 80g/L、酒精度12 16%、總酸5-9g/L;9) 二次精濾、滅菌與裝瓶
用0. 22 μ m過濾機對酒液進行二次精濾,然后加熱滅菌,滅菌溫度70 80°C,時間 15 20min ;滅菌后的咂酒貯于無菌容器,自然澄清2_3d后割除酒腳,然后無菌灌裝,貼標包裝成成品咂酒。根霉曲為大米和Q303、C-24、AS3. 85UAS3. 866或AS3. 867根霉菌制取。米曲為大米和AS3. 800或蘇16米曲霉制取。釀酒酵母為SZ-ESJf 2號、501號酵母或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中的任一種。產香酵母為LII1_1、AS2. 300或安琪牌生香酵母中的任一種。后發酵初期加入的釀酒活性干酵母為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
根霉曲、米曲、酒母的制備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熟知的現有技術。性能測試本發明所產咂酒的出酒率為200% 230%,其中出酒率=成品酒/原料;衛生要求符合發酵酒衛生標準即GB 2758的規定。采用黃酒國家標準即GB/T13662-2008和紹興酒國家標準即GB 17946-2000中所示方法與福林酚試劑法對本發明所產咂酒進行性能測試,共檢測了總糖、酒精度、總酸、PH、 揮發酯、氨基酸態氮與總酚等指標,其總糖為40 80g/L、酒精度12 16%、總酸5 9g/ L、pH3. 5 4. 6、揮發酯 0. 18 0. 26g/L、氨基酸態氮 0. 31 0. 52g/L、總酚 130 200ug/ ml ο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1、采用先糖化后發酵工藝,酒曲用量少,原料發酵充分,出酒率高。2、采用原糧糖化液分段添加技術、改良雙套酒技術和新型調配技術等創新性生產工藝技術,所產咂酒質量較傳統咂酒和當前市售咂酒大為提高酸甜爽口、甘潤醇厚、酯香怡人,略帶果香。咂酒中除食用焦糖色外,無任何非自身發酵物質,是綠色健康飲品。3、采用酵母三投技術原料固態糖化時初投產香酵母,較常規的液態時添加更利于產酯生香;釀酒酵母主投于前發酵醪液,利于產酒;后發酵初期再投入少量釀酒活性干酵母,可以防止醪液酸敗及增強后發酵力。4、壓榨過濾程序設計合理,所得酒液色澤琥珀,清澈明亮,經10 13個月自然放置無沉淀與渾濁現象,具有較高的外觀品質。5、本發明還具有生產周期短、方法容易掌握、設備選型容易及原料成本低等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可以根據上述本發明的內容對本發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實施例1一原料的處理原料采用青稞和大米混合發酵,青稞占7份,大米占3份;1青稞的處理(1)浸泡將青稞清洗后,用60°C的水保溫浸泡12h,水面高出20cm ;(2)壓碎將浸泡后的青稞浙干水后,用釀造破碎機將青稞壓碎成裂而不散狀態;
6
2大米的處理大米用自來水沖洗1次后,用的水浸泡12h,水面高出20cm ;3原料蒸煮將上述1和2處理后的青稞和大米混合置于蒸煮器中,從圓氣后開始計時,蒸煮時間為45min。其間噴淋60°C水3次;二糖化1加曲混合將上述蒸煮后的青稞和大米,淋水冷至溫度35°C,其中的70%部分加入原料重量 1 %的Q303根霉曲、15 %的蘇16米曲和5%的濃度為2. 8 X 108cfu/ml的LI11-1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另外的30%部分只加入原料重量的Q303根霉曲、15%的蘇16米曲, 不加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2 糖化第Id溫度控制為30°C,第2 3d溫度控制在40°C ;3糖化結束后,吸取未加產香酵母酒母的發酵罐里面的糖化液,50°C水浴濃縮至原體積的60%后于4°C密閉冷貯;三前發酵將未取糖化液的發酵罐的原料采用改良雙套酒技術進行前發酵加入濃度為 2. 8X 108CfU/ml的由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制取的酒母,加入量為總醪液的10% ;同時加入0. 4倍于原料的水和0. 6倍于原料的咂酒,該咂酒由二 3吸取了糖化液的原料加水0. 7 倍發酵而得,其酒精度為4. 7%,總糖^g/L。發酵溫度控制在27°C,每天攪拌翻轉3次,每次 2min ;在第3d加入冷貯的60%的預取糖化液進行原糧糖化液添加發酵,前發酵總時間控制為5d。四后發酵將前發酵醪液溫度降至16°C進入后發酵,加入醪量0. 1%。的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前5d內每天攪拌2次,在第5d加入冷貯的25 %的預取原糧糖化液和原料重量0. 1%0 的干檸檬片于后發酵醪中并攪拌均勻,然后靜置發酵12d,讓酒醅自然成熟;五主要質量指標測試與調
酒醅成熟前2天進行總糖及酒精度的測試。結果總糖為73g/L、酒精度14. 2%;用預取糖化液及適量糟燒酒對酒醅進行調整,使總糖為82g/L、酒精度16. 5%。六壓榨與澄清將上述成熟后的酒醅用200目壓濾機進行初濾,初濾液在13°C下澄清M小時;然后割除酒腳,上清液用5 μ m過濾機過濾;七色度調整與精濾用食用焦糖色調整色度,然后在12°C下澄清6小時,上清液用0. 45 μ m過濾機精濾;八主要質量指標再測試與微調再次測定精濾后酒液的總糖、酒精度及總酸。結果總糖為78g/L、酒精度15. 6%, 總酸7. 2g/L。用適量糟燒酒、預取原糧糖化液及高酸度原酒進行成分微調,使咂酒的總糖為
782g/L、酒精度 16.5%、總酸 8. Og/L;
九二次精濾、滅菌與裝瓶用0. 22 μ m過濾機對酒液進行二次精濾,然后加熱滅菌,滅菌溫度75°C,時間為 20min ;滅菌后的咂酒貯于無菌容器,自然澄清3d后割除酒腳,然后無菌灌裝,貼標包裝成成品咂酒。成品咂酒性能指標出酒率為2 %,衛生要求符合發酵酒衛生標準即GB 2758的規定,總糖為79g/L、 酒精度16%、總酸8. 0g/L、pH3. 9、揮發酯0. 21g/L、氨基酸態氮0. 45g/L、總酚166ug/ml。實施例2一原料的處理原料采用青稞和大米混合發酵,青稞占8份,大米占2份;1青稞的處理(1)浸泡將青稞清洗后,用60°C的水保溫浸泡12h,水面高出20cm。(2)壓碎將浸泡后的青稞浙干水后,用釀造破碎機將青稞壓碎成裂而不散狀態。2大米的處理大米用自來水沖洗2次后,用20°C的水浸泡12h,水面高出15cm。3原料蒸煮將上述1和2處理后的青稞和大米混合置于蒸煮器中,從圓氣后開始計時,蒸煮時間為40min。其間噴淋50°C水2次;二糖化1加曲混合將上述蒸煮后青稞和大米,淋水冷至溫度32°C,其中的70%部分加入原料重量 0. 3 %的C-24根霉曲、5 %的AS3. 800米曲和2 %的濃度為1. 3 X 108cfu/ml的AS2. 300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另外的30 %部分只加入原料重量0. 3 %的C-M根霉曲、5 %的 AS3. 800米曲,不加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2 糖化第Id溫度控制為30°C,第2 3d溫度控制在40°C ;3糖化結束后,吸取未加產香酵母酒母的發酵罐里面的糖化液,65°C水浴濃縮至原體積的60%后于4°C密閉冷貯;三前發酵將未取糖化液的發酵罐的原料采用改良雙套酒技術進行前發酵加入濃度為 2. 2X108cfu/ml的由釀酒酵母SZ-E8制取的酒母,加入量為總醪液的7% ;同時加入0. 6倍于原料的水和0. 4倍于原料的咂酒,該咂酒由二 3吸取了糖化液的原料加水0. 7倍發酵而得,其酒精度為3. 8 %,總糖20g/L ;發酵溫度控制在30°C,每天攪拌翻轉1次,每次Imin ;在第3d加入冷貯的50%的預取糖化液進行原糧糖化液添加發酵,前發酵總時間控制為6d ;四后發酵將前發酵醪液溫度降至18°C進入后發酵,加入醪量0.05%。的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前5d內每天攪拌1次;在第5d加入冷貯的25%的預取糖化液和原料重量0. 3%。的陳皮于后發酵醪中并攪拌均勻,然后靜置發酵15d,讓酒醅自然成熟;五主要質量指標測試與調整酒醅成熟前2天進行總糖及酒精度的測試,結果總糖為43g/L、酒精度10. 8% ;用預取糖化液及適量糟燒酒對酒醅進行調整,使總糖為50g/L、酒精度13. 0% ;六壓榨與澄清將上述成熟后的酒醅用200目壓濾機進行初濾,初濾液在15°C下澄清18小時;然后割除酒腳,上清液用5 μ m過濾機過濾;七色度調整與精濾用食用焦糖色調整色度,然后在15°C下澄清5小時,上清液用0. 45 μ m過濾機精濾;八主要質量指標再測試與微調再次測試精濾后酒液的總糖、酒精度及總酸,結果總糖為47g/L、酒精度12.3%、 總酸8. 8g/L ;用適量糟燒酒、預取糖化液及低酸度原酒進行成分微調,使咂酒的總糖為 50g/L、酒精度 13.0%、總酸 8. 5g/L;九二次精濾、滅菌與裝瓶用0.22 μ m過濾機對酒液進行二次精濾,然后加熱滅菌,滅菌溫度80°C,時間 15min ;滅菌后的咂酒貯于無菌容器,自然澄清2d后割除酒腳,然后無菌灌裝,貼標包裝成成品咂酒。成品咂酒性能指標出酒率為213%,衛生要求符合發酵酒衛生標準即GB 2758的規定,總糖為45g/L、 酒精度12. 2%、總酸8. 5g/L、pH3. 7、揮發酯0. 24g/L、氨基酸態氮0. 48g/L、總酚187ug/ml。實施例3一原料的處理原料采用青稞和大米混合發酵,青稞占6份,大米占4份;1青稞的處理(1)浸泡青稞清洗后,用50°C的水保溫浸泡14h,水面高出15cm ;(2)壓碎將浸泡后的青稞浙干水后,用釀造破碎機將青稞壓碎成裂而不散狀態;2大米的處理大米用自來水沖洗2次后,用23°C的水浸泡15h,水面高出17cm ;3原料蒸煮將上述1和2處理后的青稞和大米混合置于蒸煮器中,從圓氣后開始計時,蒸煮時間為50min。其間噴淋55°C水2次;二糖化1加曲混合將上述蒸煮后的青稞和大米,淋水冷至溫度33°C,其中的70%部分加入原料重量 0.7%的3. 867根霉曲、10%的蘇16米曲和4%的濃度為2. 1 X 108cfu/ml的安琪牌生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另外的30%部分只加入原料重量0. 7%的3. 867根霉曲、10%的蘇16 米曲,不加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2 糖化
第Id溫度控制為30°C,第2 3d溫度控制在42°C ;3糖化結束后,吸取未加產香酵母酒母的發酵罐里面的糖化液,60°C水浴濃縮至原體積的60%后于4°C密閉冷貯;三前發酵將未取糖化液的發酵罐的原料采用改良雙套酒技術進行前發酵加入濃度為 1. 2X 108Cfu/ml的由釀酒酵母醇2號制取的酒母,加入量為總醪液的8% ;同時加入0. 5倍于原料的水和0. 5倍于原料的咂酒,該咂酒由二 3吸取了糖化液的原料加水0. 7倍發酵而得,其酒精度為3. 2 %,總糖20g/L ;前發酵溫度控制在^°C,每天攪拌翻轉2次,每次1. 5min ;在第3d加入冷貯的 50%的預取糖化液進行原糧糖化液添加發酵,前發酵總時間控制為6d ;四后發酵將前發酵醪液溫度降至16°C進入后發酵,加入醪量0.08%。的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前5d內每天攪拌2次,在第5d加入冷貯的20%的預取糖化液和原料重量0. 2%。的干檸檬片于后發酵醪中并攪拌均勻,然后靜置發酵15d,讓酒醅自然成熟;五主要質量指標測試與調整酒醅成熟前2天進行總糖及酒精度的測試,結果總糖為61g/L、酒精度13. 6% ;用預取糖化液、糟燒酒對酒醅進行調整,使總糖為65g/L、酒精度14. 5% ;六壓榨與澄清將上述成熟后的酒醅用200目壓濾機進行初濾,初濾液在15°C下澄清M小時;然后割除酒腳,上清液用5 μ m過濾機過濾;七色度調整與精濾用食用焦糖色調整色度,然后在12°C下澄清6小時,上清液用0. 45 μ m過濾機精
濾ο八主要質量指標再測試與微調再次測試精濾后酒液的總糖、酒精度及總酸,結果總糖為62g/L、酒精度13.4%、 總酸6. 7g/L ;用糟燒酒和預取糖化液、低酸度原酒進行成分微調,使咂酒的總糖為65g/L、 酒精度14.5%、總酸為6. 5g/L;九二次精濾、滅菌與裝瓶用0.22 μ m過濾機對酒液進行二次精濾,然后加熱滅菌,滅菌溫度70°C,時間 20min ;滅菌后的咂酒貯于無菌容器,自然澄清3d后割除酒腳,然后無菌灌裝,貼標包裝成成品咂酒。成品咂酒性能指標出酒率為220%,衛生要求符合發酵酒衛生標準即GB 2758的規定,總糖為61g/L、 酒精度13. 2%、總酸6. 4g/L、pH4. 2、揮發酯0. 19g/L、氨基酸態氮0. 32g/L、總酚143ug/mL·注:Q303由貴州輕工研究所提供;C-24.LII1-UI 2號、SZ_E8、501號酵母由四川省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提供;AS2. 300、AS3. 800、AS3. 85UAS3. 866和AS3. 867由中國科學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蘇16由蘇州東吳酒廠提供;安琪牌釀酒高活性干酵母和安琪牌生香酵母由湖北安琪酵母公司提供。
權利要求
1. 一種咂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按重量份計為1)原料的處理原料采用青稞和大米混合發酵,青稞占6 8份,大米占4 2份;(1)青稞的處理a浸泡將青稞清洗后,用40 60°C的水保溫浸泡12 15h,水面高出15 20cm ;b壓碎將浸泡后的青稞浙干水后,用釀造破碎機將青稞壓碎成裂而不散狀態;(2)大米的處理大米用自來水沖洗1 2次后,用16 28°C的水浸泡12 15h,水面高出15 20cm ;(3)原料蒸煮將上述(1)和(2)處理后的青稞和大米混勻,置于蒸煮器中,從圓氣后開始計時,蒸煮時間為30 50min。其間用40 60°C的溫水噴淋2 3次;2)糖化(1)加曲混合將上述蒸煮后的青稞和大米,淋水冷至溫度30 35°C,其中的70%部分加入原料重量 0. 3 的根霉曲、5 15%的米曲和2 5%的濃度為1 3X 108cfu/ml的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另外的30%部分只加入原料重量0. 3 的根霉曲和5 15%的米曲,不加產香酵母酒母,混勻,裝罐;(2)糖化第Id溫度控制為28 30°C,第2 3d溫度控制在40 45°C ;(3)糖化結束后,吸取2)(1)中未加產香酵母酒母的發酵罐里面的糖化液,濃縮至原體積的60%后在溫度彡4°C條件下密閉冷貯;3)前發酵將未取糖化液的發酵罐采用改良雙套酒技術進行前發酵加入濃度為1 3X IO8Cfu/ ml的釀酒酵母酒母,加入量為總醪液的7-10% ;同時加入0. 4 0. 6倍于原料的水和0. 4 0. 6倍于原料的咂酒,該咂酒由2) (3)吸取了糖化液的原料加水0. 7倍發酵而得,其酒精度為3 6%,總糖15 30g/L,酒精度以體積比計,總糖以葡萄糖計,下同;前發酵溫度控制在24 32°C,每天攪拌翻轉1 3次,每次1 2min ;在第3d加入由 2) (3)冷貯的50 60%的預取糖化液進行原糧糖化液添加發酵,前發酵總時間控制為5 6d ;4)后發酵將前發酵醪液溫度降至16 18°C進入后發酵,加入醪量0. 05 0. 1%。的釀酒活性干酵母,前5d內每天攪拌1 2次,在第5d加入由2) (3)冷貯的20 25%的預取糖化液和原料重量0. 1-0. 3%。的陳皮或干檸檬片于后發酵醪中并攪拌均勻,然后靜置發酵10 15d, 讓酒醅自然成熟;5)主要質量指標測試與調整酒醅成熟前2天進行總糖及酒精度的測試。在測試結果的基礎上,用預取糖化液及適量糟燒酒對酒醅進行調整,使總糖為40 80g/L、酒精度12 16% ;6)壓榨與澄清將上述成熟后的酒醅用200目壓濾機進行初濾,初濾液在10 15°C下澄清16 24h ;然后割除酒腳,上清液用5 μ m過濾機過濾;7)色度調整與精濾用食用焦糖色調整色度,然后在10 15°C下澄清4-6h,上清液用0. 45 μ m過濾機精濾;8)主要質量指標再測試與微調再次測試精濾后酒液的總糖、酒精度及總酸。總酸以乳酸計,下同;用適量糟燒酒、預取糖化液以及酸度不同的其它批次原酒進行成分微調,使咂酒的總糖為40 80g/L、酒精度 12 16%、總酸 5-9g/L ;9)二次精濾、滅菌與裝瓶用0. 22 μ m過濾機對酒液進行二次精濾,然后加熱滅菌,滅菌溫度70 80°C,時間 15 20min ;滅菌后的咂酒貯于無菌容器,自然澄清2_3d后割除酒腳,然后無菌灌裝,貼標包裝成成品咂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咂酒的生產方法,其特點是采用酵母三投技術、改良雙套酒技術、原糧糖化液分段添加技術以及新型調配技術,將原料青稞6~8份、大米4~2份進行蒸煮、加曲混合、糖化、前發酵、后發酵、壓榨澄清、色度調整及精濾、指標調配和殺菌灌裝等步驟,制得成品咂酒。其性能指標為總糖為40~80g/L、酒精度12~16%、總酸5~9g/L、pH3.5~4.6、揮發酯0.18~0.26g/L、氨基酸態氮0.31~0.52g/L、總酚130~200ug/ml;咂酒出酒率為200%~230%,衛生要求符合發酵酒衛生標準即GB 2758的規定;酒液色澤琥珀,清澈明亮,經10~13個月自然放置無沉淀與渾濁現象,咂酒質量優異。
文檔編號C12R1/865GK102424779SQ20111044335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何培武, 張文學, 張楷正, 王蓉, 鄧楷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