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魚品加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品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魚類宰殺加工的生產流水線,只有一道輸送帶用于傳送待加工魚類,在該輸送帶的兩側設置有宰殺加工工作臺,工作人員站在工作臺旁側進行加工生產,而后將宰殺好的魚類放在工作人員旁側的水桶里,而將魚肚等廢料放到工作人員另一旁側的水桶里, 最后再由該工作人員提到相應的下一道工序處,這樣不僅加工效率低,而且勞動量大,不利生產企業的發展壯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品加工裝置,該裝置不僅機械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提高魚品的加工效率,可實現魚品的半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種魚品加工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自上而下分別設置有半成品魚輸送帶、待加工魚輸送帶和魚廢料輸送帶,所述待加工魚輸送帶的兩旁側的機架上設置有魚品加工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間隔開設有用于向魚廢料輸送帶的排料的通孔,所述半成品魚輸送帶和待加工魚輸送帶之間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以向工作臺上方水龍頭供水的供水管路。為了使工作臺上的魚品廢料順利排向魚廢料輸送帶上,上述通孔下方設置有導料斜槽。由于魚品在宰殺處理和清洗后,存在大量的廢水,因此,所述魚廢料輸送帶上的傳送皮帶為篩網,所述魚廢料輸送帶下方的機架上斜設有接水導槽。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一是該魚品加工裝置的機械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減少加工工廠或企業的資金投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加工效率和質量高,加工處理方便,可實現魚品的半自動化流水線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構造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圖中1 一機架;2—半成品魚輸送帶;3—待加工魚輸送帶;4一魚廢料輸送帶;5— 工作臺;6—通孔;7—供水管路;8—導料斜槽;9一接水導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魚品加工裝置做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魚品加工裝置,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自上而下分別設置有半成品魚輸送帶2、待加工魚輸送帶3和魚廢料輸送帶4,所述待加工魚輸送帶3的兩旁側的機架1上設置有魚品加工工作臺5,所述工作臺5上間隔開設有用于向魚廢料輸送帶4的排料的通孔6,所述半成品魚輸送帶2和待加工魚輸送帶3之間的機架1上設置有用以向工作臺5上方水龍頭供水的供水管路7。為了使工作臺5上的魚品廢料順利排向魚廢料輸送帶4上,上述通孔6下方設置有導料斜槽8。由于魚品在宰殺處理和清洗后,存在較多的廢水,因此,所述魚廢料輸送帶4上的傳送皮帶為篩網,所述魚廢料輸送帶下方的機架1上斜設有接水導槽9。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魚品加工裝置。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魚品加工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自上而下分別設置有半成品魚輸送帶、待加工魚輸送帶和魚廢料輸送帶,所述待加工魚輸送帶的兩旁側的機架上設置有魚品加工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間隔開設有用于向魚廢料輸送帶的排料的通孔,所述半成品魚輸送帶和待加工魚輸送帶之間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以向工作臺上方水龍頭供水的供水管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品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下方設置有導料斜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品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魚廢料輸送帶上的傳送皮帶為篩網,所述魚廢料輸送帶下方的機架上斜設有接水導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品加工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自上而下分別設置有半成品魚輸送帶、待加工魚輸送帶和魚廢料輸送帶,所述待加工魚輸送帶的兩旁側的機架上設置有魚品加工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間隔開設有用于向魚廢料輸送帶的排料的通孔,所述半成品魚輸送帶和待加工魚輸送帶之間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以向工作臺上方水龍頭供水的供水管路,該裝置不僅機械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提高魚品的加工效率,可實現魚品的半自動化流水線生產。
文檔編號A22C25/08GK202035427SQ2011200634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1日
發明者黃揖勇 申請人:福州東水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