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新品種、植物品種的鑒別方法以及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

文檔序號:505635閱讀:475來源:國知局
新品種、植物品種的鑒別方法以及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比原品種早熟的水稻新品種以及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本發明涉及品種權申請號為第25587號的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Koshihikari-kazusa6gou),選自由所述品種的個體及其后代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兩個個體雜交得到的后代個體,以及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稻個體的第3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720,064號堿基~第31,724,043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Habataki)的由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
【專利說明】新品種、植物品種的鑒別方法以及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非基因重組法培育的新品種、該新品種的鑒別方法、以及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將屬于同一生物種,但因遺傳結構不同而在某種性狀上與其他群體不同的群體稱為品種。也就是說,即使是同種的植物,根據品種不同,其栽培的難易性、抗病蟲害能力、產量、品質等也會不同。因此,對于農作物,特別是水稻、麥類等主要作物,為了得到更優良的品種,自古以來在不斷進行品種改良,近年來,不僅種苗公司,連國家、省等官方機構也在積極地進行品種改良。
[0003]隨著近年來核酸分析技術等的進步,擬南芥、水稻、小麥等各種植物的基因已被破解,公開了所得到的基因信息。利用這些公開的基因信息,廣泛進行了基于基因重組法的導入外源種的基因的品種改良。例如,公開了一種Hdl基因及導入Hdl基因的轉基因植物的選育方法等(例如,參考專利文獻I。),該Hdl基因是編碼具有增加植物感光性功能的源自植物的蛋白質。但是,基于基因重組法的品種改良,雖然具有能夠導入通常不可能雜交的遠緣種所具有的性狀的優點,但存在對于其安全性的驗證尚不夠充分的問題。
[0004]因此,以水稻為首的食用植物,大多為通過非基因重組法而進行培育的新品種。例如,專利文獻2已公開一種方法,其通過非基因重組法用源自外源的有用染色體片段置換的情況下,通過控制導入的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片段置換區,不改變原品種具有的優良性狀,選育出具有目標性狀的新品種。同樣地,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通過用于選育該新品種的方法,僅將含有哈巴達克的Hdl基因的區域導入越光的水稻品種越光H3號(A ^ b3)。
[0005]特別是在水稻中 ,可栽培地域更加廣闊的越光備受期待。越光的口味比其他品種更好,受到消費者的喜歡。因此種米農戶即使在不適合栽培越光的地域也愿意栽培越光。但是,在南部地域栽培越光的情況下,出穗期過早,無法期待得到充足的產量。而且,由于在出穗期持續高溫,導致口味下降。另一方面,在北部地域栽培越光的情況下,會晚熟,即使能夠出穗,也由于低溫而使得灌漿不佳,無法收獲稻米。
[0006]現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3660967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4409610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1]根據本發明人等的研究結果可知,越光大致僅適合栽培在從日本北緯35.5度至38.5度的范圍內。如果是可在北緯38.5度更北的地域栽培的越光,那么在例如北海道等以往不能栽培的地域也能夠收獲越光。
[0012]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北部地域也能夠栽培的水稻新品種,以及提供一種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
[0013]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0014]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將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第3染色體上存在的特定區域的染色體片段和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第6染色體上存在的特定區域的染色體片段置換到水稻品種越光上,即使在以往的區域以北的區域進行栽培可充分地使其早熟,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0015]即,本發明提供下述內容:
[0016](I)品種權申請號為第25587號的水稻品種越光籽(力U ) 6號(Oryza sativaL.cultivar Koshihikari_kazusa6gou);
[0017](2)—種后代個體,其是選自由上述(I)所述的品種的個體及上述(I)所述品種的個體的后代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兩個個體雜交得到的;
[0018](3)—種水稻品種的鑒別方法,該方法用于鑒別某種水稻個體是否為特定品種,其特征在于,
[0019]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1,521,442號SNP(單核苷酸多態性)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作為DNA標記Ml ;
[0020]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1,689,690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2 ;
[0021]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2,208, 924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作為DNA標記M3 ;
[0022]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2,298,686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G,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作為DNA標記M4;
[0023]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2,363,157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5 ;
[0024]通過該水稻個體的基因組分析,將選自由上述DNA標記Ml?M5所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的DNA標記進行分型;
[0025]當得到的分型結果與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kazusa6gou)或水稻品種越光 H5 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eich5gou)的結果一致時,鑒定該水稻個體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越光H5號;
[0026](4) 一種水稻品種的鑒別方法,該方法用于鑒別某種水稻個體是否為特定品種,其特征在于,
[0027]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8,757,818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l ;
[0028]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8,940, 503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作為DNA標記M2 ;
[0029]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9,325,062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作為DNA標記M3 ;[0030]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9,533,057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G,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作為DNA標記M4;
[0031]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9,777,196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5 ;
[0032]通過該水稻個體的基因組分析,將選自由上述DNA標記Ml?M5所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的DNA標記進行分型;
[0033]當得到的分型結果與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kazusa6gou)或水稻品種越光 H3 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eich3gou)的結果一致時,鑒定該水稻個體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越光H3號;
[0034](5) 一種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稻個體的第3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720,064號堿基?第31,724,043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
[0035](6)根據上述(5)所述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換所述染色體片段,使該染色體片段的上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689,691號堿基?第31,720,064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并且該染色體片段的下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724,043號堿基?第32,298,685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
[0036](7) 一種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稻個體的第3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689,690號堿基?第32,298,686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
[0037](8)根據上述(7)所 述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換所述染色體片段,使該染色體片段的上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521,443號堿基?第31,689,690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并且該染色體片段的下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2,298,686號堿基?第32,363,156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
[0038](9) 一種水稻品種,該水稻品種是通過上述(5)?(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培育得到的;
[0039](10) 一種后代個體,其是選自由上述(9)所述品種的個體與上述(9)所述品種的個體的后代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兩個個體雜交得到的;
[0040](11) 一種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北緯38.5度以北,栽培選自由下述水稻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所述水稻個體為將水稻個體的第6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包含第8,940,503號堿基?第9,533,057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水稻品種越光H3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由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而成的水稻個體、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的水稻個體或水稻品種越光H3號的水稻個體。
[0041]發明效果
[0042]本發明的新品種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比越光更早熟,且能夠在北緯38.5度以北的地域栽培,并可收獲稻米。另外,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是一種品質、產量等收獲期以外的特性幾乎與水稻品種越光相同的新品種。
[0043]另外,通過本發明的水稻品種的鑒別方法,能夠鑒別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
[0044]另外,通過本發明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能夠使水稻個體比原品種更早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5]圖1是表示原品種的染色體G上的目標區域T、置換后的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片段L及DNA標記Ml?M5的圖。
[0046]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越光及越光H5號的基因組的圖。
[0047]圖3是表示在千葉縣調查越光及越光H5號的出穗期的結果的圖。
[0048]圖4是表示在北海道調查越光及越光H5號的出穗期的結果的圖。
[0049]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越光H3號的基因組的圖。
[0050]圖6是表示在千葉縣調查越光及越光H3號的出穗期的結果的圖。
[0051]圖7是表示在北海道調查越光及越光H3號的出穗期的結果的圖。
[0052]圖8是示意性地表示越光籽6號的基因組的圖。
[0053]圖9是同時表示在千葉縣調查越光籽6號的出穗期的結果和越光、越光H5號及越光H3號的結果的圖。
[0054]圖10是同時表示在北海道調查越光籽6號的出穗期的結果和越光、越光H5號及越光H3號的結果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5]本發明中,所謂染色體片段置換系是指僅將原品種染色體的一部分置換成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片段的體系。這里,外源品種為原品種以外的品種即可,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與原品種同種的植物品種,也可以是與原品種不同種的植物品種,還可以是動物等除植物以外的品種。這里,本發明中所謂品種是指,屬于同種植物,但由于基因結構不同而在某種性狀上明顯區別于同種內的其他品種的群體。
[0056]在本發明中,DNA標記只要能識別出源自原品種的染色體與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能檢測出染色體上的DNA序列差異即可,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在基因分析領域中常用的DNA標記。作為該DNA標記,例如可以是能檢測出SNP (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單核苷酸多態性)、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簡單重復序列)的不同重復數等的基因多態性的標記,也可以是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限制酶片段長度多態性)標記。這里,使用這些DNA標記對源自原品種的等位基因與源自外源品種的等位基因進行識別時,可以通過常規方法進行。例如,以從各個體中提取的DNA為模型,使用能與特定的SNP或SSR進行特異性雜交的弓I物等進行PCR,然后,使用電泳方法等檢測有無PCR產物,從而能夠識別各多態性。并且,將從各個體中提取的DNA經限制酶處理后,用電泳方法等檢測DNA片段的圖案,同樣能夠識別各多態性。這里,能與特定的SNP或SSR進行特異性雜交的引物等可以根據SNP或SSR的堿基序列,采用通用的引物設計工具等,以常規方法來設計。此外,可以使用在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任意方法合成設計出的引物等。
[0057]這些DNA標記可以適當使用公知的DNA標記。此外,也可以為新制備的DNA標記。作為公知的DNA標記,例如,關于水稻,可以使用國際公開第2003/070934號小冊子等中公開的 SNP 標記,由水稻基因組(Rice Genome Research Program) (RGP:http://rgp.dna.affrc.g0.jp/publicdata.Html)公開的 DNA 標記。
[0058]這里,各品種的基因彳目息等,例如可以在國際喊基序列數據庫NCBI (National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和 DDBJ (DNA Data Bank of Japan,日本 DNA數據庫)等中獲得。特別是水稻各品種的基因信息,可以在KOME (Knowledge-based OryzaMolecular biological Encyclopedia,水稻的生物分子數據庫,http://cdna01.dna.affrc.g0.jp/cDNA/)等中獲得。
[0059]本發明以及本申請說明書中的“水稻品種日本晴的染色體的第X號的堿基第Y號的堿基的區域”,是根據RGB中公開的水稻品種日本晴的基因組DNA的堿基序列(版本4 ;IRGSP-build4-06/04/21)而決定的區域。
[0060]此外,本發明以及本申請說明書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染色體的第X號堿基?第Y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是指水稻個體的染色體中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染色體中的該區域同源性高的區域,可以通過對水稻品種日本晴的公知的基因組DNA和該水稻個體的基因組DNA的堿基序列進行對位排列使同源性達到最高來確定。此外,水稻品種日本晴以外的水稻個體中的“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SNP的SNP”,是指在含有該SNP的區域中,在對水稻品種日本晴的公知的基因組DNA和該水稻個體的基因組DNA的喊基序列進打對位排列使同源性達到最高的情況下,位于與該SNP對應的位置上的堿基。
[0061]為了培育也能夠在比以往品種的培育地區更北的地域栽培的新品種,本發明的發明人首先關于出穗期,將水稻品種哈巴達克與水稻品種越光雜交,在分離群體中進行了 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數量性狀基因座)分析。結果表明,在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第3染色體長臂的QTS14區(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的第31,720,064號堿基?第31,724,043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上,存在提前出穗期,促使早熟的QTL。因此,本發明人培育了將越光的該區域所包含的基`因置換成源自哈巴達克的基因而成的新品種。可以推測該新品種是比原品種越光更加早熟的水稻。
[0062]在通過非基因重組法進行植物品種改良的情況下,被導入的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片段過大時,存在大量導入目標性狀基因以外的功能不明的其他基因的危險,也存在損害原品種具有的優良性狀的危險。因此,本發明人為了控制導入的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片段置換區域,不改變原品種具有的優良性狀,選育出具有目標性狀的新品種,通過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方法進行了新品種的培育。
[0063]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新品種的培育方法,具體如下所述。首先,根據公知的水稻基因信息,設定圖1所示位置關系的5種DNA標記。即,在包含目標區域T的上游側末端或其上游設定DNA標記M2,在DNA標記M2的上游設定DNA標記M1,在目標區域T的下游側末端或其下游設定DNA標記M4,在DNA標記M4的下游設定DNA標記M5,在目標區域T中設定DNA標記M3。接著,在越光染色體中,對僅包含目標區域T的一部分置換為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的染色體片段置換系進行回交,根據所述5種DNA標記Ml?M5,從所得的雜交群體中篩選令人滿意的個體。然后,對該個體進行適當自交或回交,同樣根據DNA標記Ml?M5篩選令人滿意的個體,如此適當地反復,從而能夠得到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所置換的區域的上游側末端位于DNA標記Ml與M2之間,該區域的下游側末端位于DNA標記M4與M5之間的后代個體。如圖1所示,該后代個體的DNA標記Ml和M5與原品種是相同類型,DNA標記M2、M3和M4與外源品種(在本發明中為哈巴達克)是相同類型。
[0064]這里,通過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新品種培育方法,若DNA標記Ml與M2之間的距離dl延長,則源自外源品種的染色體片段(本申請中,為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上游側末端可存在的范圍擴大,難以確定被導入的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長度。另一方面,若距離dl縮短,則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上游側末端可存在的范圍縮小,容易確定被導入的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長度。同樣地,若DNA標記M4與M5之間的距離d3延長,則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下游側末端可存在的范圍擴大,難以確定被導入的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長度,若距離d3縮短,則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下游側末端可存在的范圍縮小,容易確定被導入的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L的長度。
[0065]具體地,表I所示DNA標記Ml?M5組,即,將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的第31,521,442號SNP (單核苷酸多態性)相當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設定為DNA標記Ml (DNA標記Ml-Ac (QTS14)),將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的第31,689,690號SNP相當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設定為DNA標記M2 (DNA標記M2_Ct (QTS14)),將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的第32,208,924號SNP相當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設定為DNA標記M3 (DNA標記M3-Ag (QTS14)),將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的第32,298,686號SNP相當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G,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設定為DNA標記M4 (DNA標記M4-Gc (QTS14)),將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的第32,363,157號SNP相當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設定為DNA標記M5 (DNA標記M5_At(QTS14)),通過專利文獻2所述的培育方法選育出了新品種。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可以選育出將水稻個體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DNA標記M2-Ct (QTS14)至DNA標記M4_Gc (QTS14)的區域(即,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第31,689,690號堿基?第32,298,686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的區域置換為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片段的新品種。在該新品種中,源自哈巴達克的染色體 片段的上游端位于比DNA標記Ml-Ac (QTS14)更下游至DNA標記M2-Ct (QTS14)的區域(即,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521,443號堿基?第31,689,690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該染色體片段的下游端位于DNA標記M4-Gc(QTS14)至DNA標記M5-At (QTS14)更上游的區域(即,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2,298,686號堿基?第32,363,156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
[0066][表 I]
【權利要求】
1.水稻品種越光桿6 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 Koshihikar1-kaz usa6gou),其特征在于,其品種權申請號為第25587號。
2.一種后代個體,其特征在于,該后代個體是選自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品種的個體及權利要求1所述的品種的個體的后代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兩個個體雜交得到的。
3.—種水稻品種鑒別方法,該方法是鑒別某種水稻個體是否為特定品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1,521,442號SNP即單核苷酸多態性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作為DNA標記Ml ;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1,689,690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2 ;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2,208,924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作為DNA標記M3 ;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2,298,686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G,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作為DNA標記M4;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的第32,363,157號SNP的SNP(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5 ; 通過該水稻個體的基因組分析,對選自由上述DNA標記Ml?M5所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的DNA標記進行分型; 當得到的分型結果與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kazusa6gou)或水稻品種越光 H5 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eich5gou)的結果一致時,鑒定該水稻個體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越光H5號。
4.一種水稻品種鑒別方法,該方法是鑒別某種水稻個體是否為特定品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8,757,818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l ;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8,940,503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作為DNA標記M2 ;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9,325,062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C,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G)作為DNA標記M3 ;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9,533,057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G,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C)作為DNA標記M4; 將相當于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的第9,777,196號SNP的SNP (水稻品種越光中為A,水稻品種哈巴達克中為T)作為DNA標記M5 ; 通過該水稻個體的基因組分析,對選自由上述DNA標記Ml?M5所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的DNA標記進行分型; 當得到的分型結果與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kazusa6gou)或水稻品種越光 H3 號(Oryza sativa L.cultivarKoshihikar1-eich3gou)的結果一致時,鑒定該水稻個體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越光H3號。
5.一種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稻個體的第3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720,064號堿基?第31,724,043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由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換所述染色體片段,使該染色體片段的上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689,691號堿基?第31,720,064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并且使該染色體片段的下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724,043號堿基?第32,298,685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
7.一種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水稻個體的第3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689,690號堿基?第32,298,686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由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換所述染色體片段,使該染色體片段的上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1,521,443號堿基?第31,689,690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并且使該染色體片段的下游端位于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3染色體中包含第32,298,686號堿基?第32,363,156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
9.一種水稻品種,其特征在于,其是根據權利要求5?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使水稻個體早熟的方法培育得到的。
10.一種后代個體,其特征在于,其是選自由權利要求9所述品種的個體及權利要求9所述品種的個體的后代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兩個個體雜交得到的。
11.一種水稻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北緯38.5度以北,栽培選自由將水稻個體的第6染色體中的與水稻品種日本晴的第6染色體中包含第8,940, 503號堿基?第9,533,057號堿基的區域相當的區域置換為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水稻品種越光H3號或水稻品種哈巴達克的由該區域構成的染色體片段而成的水稻個體、水稻品種越光籽6號的水稻個體及水稻品種越光H3號的水稻個體所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的水稻個體。
【文檔編號】C12N15/09GK103429073SQ201180069335
【公開日】2013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8日
【發明者】林少揚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