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涉及干茶提香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消費理念的成熟,茶葉產品的提香后處理作業日益重要,已成為茶農和生產企業加工流程的關鍵工序之一。傳統提香作業就提香方式而言主要包括烘干、炒干等,加熱措施則包括電加熱、燃氣加熱、柴油加熱等。然而傳統提香作業均僅考慮提香微域環境的溫度條件,如提香溫度、茶葉葉溫等,而沒有考慮環境的濕度條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提香裝置箱體內部設計由主箱體、塑料連接管、超聲波霧化裝置、不銹鋼空心管道、溫濕度探頭、發熱片(發熱管)和控制器組成,不銹鋼空心管上設有小孔,并位于主箱體的兩側,不銹鋼空心管通過塑料連接管連接超聲波霧化裝置,控制器、發熱片(發熱管)和溫濕度探頭位于主箱體上方;
(2)濕度調控
在提香過程中,由溫濕度探頭實時檢測環境濕度條件,并將濕度值反饋給控制器,濕度值一旦低于控制器中的設置數值,則控制器啟動超聲波霧化裝置,超聲波霧化器中形成的水霧氣隨即通過塑料連接管分別輸入到不銹鋼空心管道,隨后從小孔中溢出,形成一定的相對濕度,使整個提香作業在相對穩定的濕度條件下進行。以電力為能源的提香裝置提香作業時的濕度值控制范圍在50-80%之間,以燃氣、 柴油為能源的提香裝置提香作業時的濕度值控制范圍在30-60%之間。本發明的有益之處是突破傳統提香作業僅調控環境溫度的固有思路,使提香作業環境始終處于穩定的溫度、濕度綜合條件下,有效提升提香后產品的外觀品質,使其潤澤、鮮活,且香氣、滋味等內質風味也絲毫不遜于傳統提香作業。本發明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提香加熱方式,如傳統金屬管加熱、遠紅外發射管、電加熱遠紅外發射板、燃氣型遠紅外發射板或柴油型遠紅外發射板等。
圖I為提香裝置箱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
(I)參見圖1,設計一種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的提香裝置的箱體由主箱體7、塑料連接管6、超聲波霧化裝置5、不銹鋼空心管道4、溫濕度探頭3、發熱片 (或發熱管)2和控制器I構成,不銹鋼空心管4上設有小孔,不銹鋼空心管4位于提香裝置主箱體7的兩側,并通過塑料連接管6連接超聲波霧化裝置5,控制器I、發熱片(或發熱管) 2和溫濕度探頭3位于主箱體7上方。超聲波霧化裝置5選用東莞市潤洋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B01D24型超聲波加濕霧化器,不銹鋼空心管道4選用從市場所購買直徑為4cm的不銹鋼管,人工打直徑為1_的小孔,溫濕度探頭3選用廣州市微卓測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羅卓尼克HC2-P05型溫濕度探頭,控制器I選用揚州市中瑞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ZR1048E型溫濕度控制器。(2)濕度調控
現有提香裝置的提香原理是發熱片(或發熱管)2產生熱量,加熱空氣,使成品茶再次受熱增香。本發明在提香裝置提香過程中,同樣由發熱片(或發熱管)2產生熱量,加熱空氣, 由溫濕度探頭3實時檢測環境濕度條件,并將濕度值反饋給控制器1,濕度值一旦低于控制器I中的設置數值,則控制器I啟動超聲波霧化裝置5,超聲波霧化器5中形成的水霧氣隨即通過塑料連接管6分別輸入到不銹鋼空心管道4,隨后從小孔中溢出,形成一定的相對濕度,使整個提香作業在相對穩定的濕度條件下進行。以電力為能源的提香裝置提香作業時微域環境(主箱體7)的濕度值控制范圍在50-80%之間,以燃氣、柴油為能源的提香裝置提香作業時微域環境(主箱體7)的濕度值控制范圍在30-60%之間。實施例2
使用實施例I方法設計后的提香裝置提香,在提香作業時,開啟控制器I將濕度參數設定在60%,隨后將超聲波霧化裝置5的開關通電,同樣由發熱片(或發熱管)2產生熱量,加熱空氣,當溫濕度探頭3檢測到提香微域環境的濕度低于設定范圍即觸動超聲波霧化器裝置的啟動裝置,霧化裝置5開始運作,霧氣通過塑料連接管6分別輸入到不銹鋼空心管道4并從小孔溢出,在提香空間(主箱體7)內形成一定的濕度條件,直到探頭檢測到濕度值達到設定值為止。使用的提香裝置選用電力為能源的提香裝置,如電熱烘干機、名茶烘干機、電熱遠紅外提香機等。實施例3
使用實施例I方法設計后的提香裝置提香,在提香作業時,開啟控制器I將濕度參數設定在40%,隨后將超聲波霧化裝置5的開關通電,同樣由發熱片(或發熱管)2產生熱量,加熱空氣,當溫濕度探頭3檢測到提香微域環境的濕度低于設定范圍即觸動超聲波霧化器裝置的啟動裝置,霧化裝置5開始運作,霧氣通過塑料連接管6分別輸入到不銹鋼空心管道4并從小孔溢出,在提香空間(主箱體7)內形成一定的濕度條件,直到探頭檢測到濕度值達到設定值為止。使用的提香裝置選用燃氣為能源的提香裝置,如燃氣型名茶烘干機、燃氣型茶葉提香機等。實施例4
使用實施例I方法設計后的提香裝置提香,在提香作業時,開啟控制器I將濕度參數設定在40%,隨后將超聲波霧化裝置5的開關通電,同樣由發熱片(或發熱管)2產生熱量,加熱空氣,當溫濕度探頭3檢測到提香微域環境的濕度低于設定范圍即觸動超聲波霧化器裝置的啟動裝置,霧化裝置5開始運作,霧氣通過塑料連接管6分別輸入到不銹鋼空心管道4并從小孔溢出,在提香空間(主箱體7)內形成一定的濕度條件,直到探頭檢測到濕度值達到設定值為止。使用的提香裝置選用柴油為能源的提香裝置,如燃油型茶葉烘干機。實施例5
茶樣經不同提香裝置提香處理后比較,結果參見表I。
表I不同提香處理荼樣感官審評結巢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1)提香裝置箱體由主箱體(7)、塑料連接管(6)、超聲波霧化裝置(5)、不銹鋼空心管(4)、溫濕度探頭(3)、發熱片或發熱管(2)和控制器(I)組成,不銹鋼空心管(4)上設有小孔,并位于主箱體(7 )的兩側,不銹鋼空心管(4 )通過塑料連接管(6 )連接超聲波霧化裝置 (5 ),控制器(I)、發熱片或發熱管(2 )和溫濕度探頭(3 )位于主箱體(7 )上方;(2)濕度調控在提香過程中,由發熱片或發熱管(2)產生熱量,加熱空氣,溫濕度探頭(3)實時檢測主箱體(7)濕度條件,并將濕度值反饋給控制器(1),濕度值一旦低于控制器(I)中的設定數值,控制器(I)即啟動超聲波霧化裝置(5),超聲波霧化器(5)中形成的水霧氣隨即通過塑料連接管(6)分別輸入到不銹鋼空心管(4),隨后從小孔中溢出,形成一定的相對濕度,使整個提香作業在相對穩定的濕度條件下進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電力為能源的提香裝置提香作業時的濕度值設定范圍為50-80%,以燃氣、柴油為能源的提香裝置提香作業時的濕度值設定范圍為30-6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茶葉提香作業的微域環境濕度調控方法,設計提香裝置箱體由主箱體、塑料連接管、超聲波霧化裝置、不銹鋼空心管道、溫濕度探頭、發熱片(發熱管)和控制器組成,不銹鋼空心管道上設有小孔,并位于主箱體的兩側,并通過塑料連接管連接超聲波霧化裝置,控制器、發熱片(發熱管)和探頭位于主箱體上方;提香時由溫濕度探頭實時檢測環境濕度條件,當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啟動超聲波霧化裝置,水霧氣通過不銹鋼空心管道4的小孔溢出,調控濕度。本發明改變傳統提香環境溫濕度調控的單一性,保持穩定的溫濕度,有效提升提香后產品的外觀品質和內質風味。本發明適用于不同的提香加熱方式。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599274SQ20121004967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
發明者尹軍峰, 汪芳, 袁海波, 許勇泉, 鄧余良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