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荊花籽油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油生產領域,具體為一種荊花籽油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荊條是馬鞭草科落葉灌木,圓錐花序,花籃紫色,核果;荊條在我國南北方地區分布廣泛,資源極其豐富,是一種優質飼料植物,還是我國四大名蜜之一荊條蜜的蜜源植物。 荊條花的果實稱為荊花籽,棕褐色,氣微弱,味淡,在我國傳統中醫學上,是一味具有祛風化痰、下氣、止痛功效的中藥,但是用量較少。荊花籽中含有15% -30%的油脂,可用于提取植物油,但目前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因為荊條目前主要為野生,荊花籽成熟后大多自行脫落, 造成資源浪費。從植物籽油中提取油脂的方法一般有機械壓榨法和有機溶劑浸出法以及超臨界萃取法,機械壓榨法工藝路線簡單,但是出油率低,油渣殘油量高;有機溶劑浸出法出油率較高,但在提取過程中溶劑使用量大,增加了生產成本。超臨界萃取法對設備要求較高,需要購置造價高昂的生產設備,不適于生產荊花籽油這類附加值較低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變廢為寶,提供一種荊花籽油,并對傳統植物油提取工藝進行改進,提供一種有機溶劑用量少、出油率高的生產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荊花籽油,以荊花籽為原料,含有以下質量分數的組分油酸 60% -70%,亞油酸8% -19%,亞麻酸2% -5%,維生素E0. 12% -O. 14%,其余為飽和脂肪酸和無機離子。其中由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組成的不飽和脂肪酸質量分數達78% -85%。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荊花籽油的生產方法,包含如下工藝步驟(I)精選粉碎精選荊花籽,粉碎至20目-30目;(2)軋胚將粉碎后的荊花籽軋成5cm厚的胚;(3)蒸炒對花籽胚進行水浸,使含水量達到15% -20%,然后在70°C _115°C下蒸炒10-30分鐘,最終使胚中水分為6% -10% ;(4)壓榨將經過蒸炒的物料送入榨油機壓榨,得毛油和油餅;(5)毛油精煉加工為成品油;(6)將油餅浸提得到浸出油,浸出油進一步精煉加工得到成品油。本發明加工工序中,毛油精加工成精制油和油餅經浸提后精加工成精制油的工藝為常規工藝。本發明荊花籽油中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這三種不飽和脂肪酸總量達78%以上, 尤其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不僅是衡量植物油營養價值的主要指標, 同時可降低血脂濃度,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維生素 E是人體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具有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的功能。本發明與其他植物油成分對比表
表I荊花籽油與其他植物油成分對比表
權利要求
1.一種荊花籽油,其特征是,以荊花籽為原料,含有以下質量分數的組分油酸 60% -70%,亞油酸 8% -19%,亞麻酸 2% -5%,維生素 E O. 12% -O. 14%。
2.—種權利要求I所述荊花籽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含如下工藝步驟(1)精選粉碎精選荊花籽,粉碎至20目-30目;(2)軋胚將粉碎后的荊花籽軋成5cm厚的胚;(3)蒸炒對花籽胚進行水浸,使含水量達到15%-20%,然后在70°C _115°C下蒸炒 10-30分鐘,最終使胚中水分為6% -10% ;(4)壓榨將經過蒸炒的物料送入榨油機壓榨,得毛油和油餅;(5)毛油精煉加工為成品油;(6)將油餅浸提得到浸出油,浸出油進一步精煉加工得到成品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植物油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荊花籽油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以荒廢的荊花籽為原料,通過物理壓榨和有機溶劑浸出工藝,充分提取荊花籽中的油脂成分,制得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荊花籽油。荊花籽油原料豐富,成本低廉,色清味純,可用于食品、醫藥和工業領域,尤其可作為保健食用油。
文檔編號A23D9/02GK102599265SQ20121006153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孫永武 申請人:孫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