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幽門螺桿菌多表位融合蛋白及其制備的多表位疫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融合蛋白及多表位疫苗,尤其涉及一種幽門螺桿菌多表位融合蛋白及其制備的多表位疫苗。
背景技術:
幽門螺桿菌是寄居在人胃粘膜的革蘭氏陰性菌,已被確定為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菌和胃癌的I類致病因子。全球50%以上人群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已超過6億。其中,約有30%的感染者發展為慢性胃炎,10%-20%的人可發展為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部分感染者可出現胃粘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 甚至胃癌。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抗生素聯用鉍劑和抗胃酸分泌藥來根除幽門螺桿菌,但隨著各種耐藥菌株的出現,加上多聯用藥病人依從性差等原因,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也愈加困難。一直以來,疫苗接種是抵抗和清除微生物感染的有效途徑。目前所研究的防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疫苗大多采用幽門螺桿菌全菌體成分(滅活菌體、全菌裂解物,全菌超聲物等)或單ー完整抗原蛋白,抗原蛋白包括尿素酶(UreA、UreB)、空泡毒素(VacA)、毒素相關蛋白(CagA)、粘附素(BabA、HpaA、NAP)和過氧化氫酶(KatA)等,并分別輔以不同佐劑,如霍亂毒素(CT),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LT),鋁鹽等,進行ロ服或皮下或腹腔內免疫接種,均有不同程度的預防和清除效果,但(見下表I)。表I防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疫苗研究現狀
權利要求
1.一種幽門螺桿菌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干,編碼該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2 所示。
3.權利要求I所述的融合蛋白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制劑中的應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疫苗。
5.一種預防和/或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多表位疫苗,其特征在于,包含權利要求I所述的融合蛋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還包含醫學上可接受的免疫佐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干,所述免疫佐劑為霍亂毒素B亞單位(CTB)、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B亞單位(LTB)、突變體LTKA63、CPG ODN 1826、DetoxifiedMonophosphoryl Lipid A(MPLA)、N-Glycolyl-MDP 或 AddaVax。
8.—種權利要求5所述預防和/或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多表位疫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驟 1)將編碼幽門螺桿菌膜表面蛋白抗原HpaA、CagA、UreB的T細胞表位的序列進行串聯,形成融合蛋白表達序列,然后與表達載體連接重組表達載體; 2)將步驟I)制得的重組表達載體轉入宿主菌表達該融合蛋白; 3)將步驟2)制得的融合蛋白與醫學上可接受的免疫佐劑混合,制得所述疫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步驟3)所述的免疫佐劑為霍亂毒素B亞單位(CTB)、大腸桿菌不耐熱腸毒素B亞單位(LTB)、突變體LTKA63、CPG ODN 1826、Detoxified Monophosphoryl Lipid A (MPLA)、N-Glycolyl-MDP 或 AddaVAx。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幽門螺桿菌多表位融合蛋白及其制備的多表位疫苗。所述幽門螺桿菌多表位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多表位疫苗中的融合蛋白可誘導胃組織中特異性sIgA的生成以及血清中高效價的特異性IgG的形成,并且能夠有效降低小鼠胃內幽門螺桿菌的定值量,具有顯著的保護效果。
文檔編號C12R1/01GK102838680SQ2012103306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明者吳超, 李海波, 鄒全明, 章金勇, 劉開云, 楊武晨, 陳立, 李濱, 趙 卓, 毛旭虎, 郭剛, 童文德, 魯東水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